陳式太極拳有哪些內在表現

  長期練習陳式太極拳會潛移默化的使我們的內在發生變化,陳式太極拳的好處是非常多的,適當的練習有利我們的身心健康。你想了解一下陳式太極拳內在表現嗎?以下是小編給你整理的陳式太極拳表現內容。

  陳式太極拳動作的內在表現

  虛領頂勁

  陳式太極拳虛領頂勁是身法要領之一,人們在打拳頂勁領起的時候就會感到精神百倍,氣質非凡,所以說練拳練功是非常重要的。

  虛領頂勁做的好,一是精神飽滿,二是活血通脈,三是身法拉長,四是靈活敏感,總之有利於練習太極拳鬆活彈抖的勁力。

  我們試看,在任何動物在搏鬥時,首先都是先把頭部抬起,表現出強壯好鬥的心態。太極拳所練者,氣也,神也,如頂勁不領起,毫無生機可言,則練功行拳無法做到“活潑潑毫無滯機”。頂勁領起虛靈不昧,則無遲重之虞。

  久練太極拳者,功夫到一定程度,頭頂上總有一種若隱若現若在若逝的上提感覺,頂門霧照,精神自足,丹田飽滿,下盤實而輕靈。甚至感到一股力量自頭頂貫下的感覺,這是虛領頂勁的一種程度。

  含胸塌腰

  想練好陳式太極拳就要掌握陳式太極拳最基本的知識和要領,動作要領是學好陳式太極拳的入門和根本,行拳練功明拳明理,練習規則嚴格遵守。

  含胸塌腰其主要的要領,表現為開胯屈膝的同時胸脯向內微微含住,使其胸部肌肉完全保持放鬆狀態,腰胯內斂,心氣下降,腰勁自然下塌。

  含胸與塌腰實質上是栩輔相承、同時進行的。只有含胸,腰勁才能自然下塌,周身血脈流暢無阻,要塌腰,必定含胸。兩者不能分開進行,而要互為前提,互為照應。

  練習太極拳,含胸是表明勁要合住,力能貫足,勁含的住,力才能不散,如果胸部外挺,必會引起氣擁胸表,呼吸不暢,致使身體上重下輕,腳跟浮而不穩,重心偏差。

  浮,重心不穩。含勁要四面包涵住,卻不是緊緊收閉,而要“胸虛如磐”。《拳論》說。“中間胸腹自天突穴至臍下陰交、氣海、石門、關元,如磐折如鞠躬形,是謂含住胸,是為合住勁,要虛。”

  “胸間鬆開,胸一鬆,全體舒暢,不可有心,亦不可無心。自華蓋至石門要虛、含住,不可令橫氣填於胸中。”“胸膈橫氣卸到腳底,即不能,亦當卸至丹田”。

  也就是說在氣未能貫注周身時,即使不可能下沉直達湧泉穴,也要沉入丹田。久而久之自能周身貫通。 那麼為什麼要在練習拳時講究塌腰呢?塌腰不可弓腰,弓腰成駝背,經脈、骨骼彎曲受壓,氣血不通,塌腰又不可軟,軟則失去靈勁活勁。

  《拳論》說:“腰為上下體樞紐轉關處,不可軟,亦不可硬,折其上方得***折其中的意思***”。塌腰時,“腰勁貴下去,貴堅實。”

  “腰以上氣往上行,腰以下氣往下行,似上下兩奪之勢,其實一氣貫通,並行不悖”。 含胸塌腰,有利於周身骨節放鬆開張,身體能夠保持重心下沉,穩固堅定,同時丹田內氣容易上下自如,上至百會穴,下沉丹田之氣也可順利達於湧泉。

  陳式太極拳的技術特點

  一、動作纏繞,式式相連

  就是運動如纏絲,在纏絲運動過程中不得斷勁。斷勁有了空隙,失機失勢是病。因此,在運動中一式結束,要用摺疊手法轉換接下一式,使動作之間沒有斷續處。

  二、剛柔相濟,快慢相間

  初學太極拳一定要求慢,動作慢了才有建立動力定型和糾正姿勢的機會,才能檢查出不順隨的地方。隨著動作的熟練,可以加快速度。

  練習陳式太極拳24式要掌握剛柔相濟、快慢相間特點,在實戰練習中,需做到剛中有柔,柔中有剛,穿插到快慢之間。

  轉關摺疊處要慢,體現出似鬆非鬆、將展未展、留戀繾綣,過了轉關處,就要加快速度,當運勁到落點時最快。快慢相間也是人的天然本能,既是保健的需要,也是技擊不可少的。

  三、對稱協調,姿勢圓滿

  做到這一點,要注意五個方面,一是意欲向下,必先寓下;二是意欲向左,必先右去;三是前進之中必有後撐;四是上下左右,相吸相系;五是對拉拔長,曲中求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