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的功效和禁忌_五指毛桃的營養價值

  五指毛桃屬桑科植物,並不是桃,果實成熟時像毛桃而得名。五指毛桃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就由小編為大家介紹下五指毛桃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五指毛桃的基本介紹

  五指毛桃屬桑科植物,並不是桃,廣泛分佈在廣東龍門至萬綠湖區的山上,自然生長於深山幽谷中,“五指”、“五爪”者,均因其葉形而名;“毛桃”者狀其果;“牛奶”者謂其果汁。以根入藥,全年均可採收,洗淨,切片,晒乾。

  灌木或小喬木,高1~2米,全株具貼伏短硬毛和白色乳汁。根淺黃色,皮柔韌,有香氣。莖直立,很少分枝。葉互生,紙質,長橢圓披針形或廣卵形。夏季花序託球形,成對腋生。花序托熟時由紅變黑。

  五指毛桃的營養價值

  其成份含有機酸、氨基酸、三萜、生物鹼、香豆精等。

  食用時先取小部分用清水洗淨,用冷水再浸十五分鐘,即可以與豬排骨或豬骨頭,以及其它肉類等一齊煲湯,使用明火,效果更佳,宜濃宜淡,不論春夏秋冬,男女老少皆可食用,其獨特風味深受各界人士喜愛。

  五指毛桃的功效和作用

  提高免疫力

  補骨脂素為五指毛桃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凝血、抑制腫瘤、免疫調節等作用。

  五指毛桃能顯著提高環磷醯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碳粒廓清指數,胸腺、脾臟重量指數及血清溶血素水平,提示五指毛桃對免疫功能具有調節作用,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

  健脾補肺

  五指毛桃味甘能補,有健脾補肺的功效,能夠健脾化溼、益氣固表,可以用來治療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食少無力等症狀以及治療肺虛咳嗽、哮喘、咳痰等症狀。

  止咳

  五指毛桃根煎劑、乙醇提取物、乙醇迴流後殘渣的水提取物,分別給小鼠灌服對氨水噴霧引起的咳嗽均有明顯的止咳作用。

  舒經活絡

  五指毛桃能夠化溼行氣,舒經通絡,可以用來治療風溼痺痛、風溼性關節炎、腰腿疼痛、肋間神經痛、跌打損傷、骨折等病症。

  五指毛桃的食用方法

  1.五指毛桃煲雞湯

  材料:五指毛桃根45--60克、光雞1只、瘦肉200克、生薑3片。

  做法:

  ①將老母雞去除內臟,內外徹底清洗乾淨後,切成大塊。瘦肉洗淨後,也切成大塊。

  ②鍋中倒入清水,大火加熱煮沸後,先放入瘦肉焯燙,撇去浮沫後繼續煮3分鐘後撈出。再將雞塊放入鍋中焯燙3分鐘後撈出,用清水衝淨表面的浮沫。

  ③把五指毛桃沖洗一下後,用清水浸泡10分鐘,再洗淨表面的雜質。

  ④將焯燙好的雞塊和瘦肉放入鍋中,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撇去有可能再次產生的浮沫後,再放入蜜棗,枸杞和五指毛桃,蓋上蓋子,轉小火煲煮2小時。食用前加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胃、祛溼困、舒筋絡。

  2.五指毛桃排骨湯

  材料:五指毛桃200克、排骨兩條、姜兩片。

  做法:五指毛桃洗乾淨,放水裡泡十五分鐘。排骨洗乾淨過熱水。材料放瓦煲裡,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煲兩小時,放鹽調味即可。

  功效:益氣補虛、行氣解鬱、壯筋活絡、健脾化溼、止咳化痰,對支氣管炎、氣虛、食慾不振、貧血、胃痛、慢性胃炎及產後少乳等病症都有一定的作用。

  3.五指毛桃龍骨湯

  材料:500g龍骨、200g五指毛桃

  做法:

  ①準備好五指毛桃和龍骨;

  ②把五指毛桃和龍骨放進內膽,加水;

  ③把內膽放進電壓力鍋裡;

  ④50分鐘後,等氣排完,開啟蓋子,香噴噴的五指毛桃龍骨湯就煲好了。

  4.五指毛桃海底椰竹蓀雞湯

  材料:五指毛桃30克、海底椰15克、竹蓀8克、沙蔘10克、老母雞半隻、甜玉米1--2根、薑片少許、鹽適量、清水2升。

  做法:

  ①雞洗淨,剁掉雞pp***可保留雞胗、雞肝和雞心***,剁成塊。然後入涼水鍋中煮開,取出衝淨瀝乾;

  ②五指毛桃、沙蔘、海底椰用清水浸泡5分鐘,然後洗淨瀝乾;

  ③將五指毛桃、沙蔘、海底椰、雞塊和薑片一同放入砂鍋中,注入清水2升。大火煮開後轉小火慢煲40分鐘左右;

  ④40分鐘後將洗淨的甜玉米切段兒放入,繼續煲20分鐘;

  ⑤竹蓀用溫的淡鹽水泡發10分鐘,然後將竹筍根部,即封閉的那一段和頂部的網狀物都剪掉不要,只保留白色菇體部分,再剪成2--3cm長的小段兒;

  ⑥加入玉米煲20分鐘後放入處理好的竹蓀,再煲15分鐘即可。之後加少許鹽調味。

  功效:潤肺止咳、養陰清熱、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美容瘦身、增強體質。

  5.五指毛桃豬骨湯

  材料: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鹽適量

  做法:

  ①五指毛桃、土茯苓洗淨,浸泡十五分鐘;

  ②豬脊骨斬塊,洗淨,氽水撈起;

  ③煮沸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20分鐘,轉文火煲一個半小時,下鹽調味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祛溼、清肝潤肺。

  五指毛桃的食用禁忌

  1.少吃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2.無溼邪無火熱者少用五指毛桃。

  3.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避免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