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克氣墊鞋無氣墊涉嫌虛假宣傳

  ,拒絕退一賠三已被立案調查。下面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閱讀了解。

   拒絕退一賠三已被立案調查

  昨天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央電視臺3·15晚會伴隨消費者走過了27年,這27年,我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改變,我們的消費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但不管怎樣的變化,經濟社會永遠都不能缺少的,就是“誠信”。在如今消費已然成為經濟增長、百姓幸福的重要動力的時刻,誠信遠比財富更重要。誠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會執行的基準和市場經濟的基石。但許多時候,誠信會受到利益的誘惑,會受到財富的侵蝕,會受到金錢的衝擊。在商品消費中,製假售假、商業欺詐等現象屢有發生,誠信缺失已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瓶頸。昨晚,3.15晚會就播出了一個國際知名品牌欺詐消費者的案例。

  氣墊鞋無氣墊!耐克公司公然欺詐中國消費者

  2016年4月,耐克籃球官方微博釋出了一條訊息,NBA球星科比布萊恩特,2008年北京奧運會奪冠時所穿的一雙耐克籃球鞋復刻版,將限量發售。南京的郎先生成為了這次銷售中幸運的中籤者,以每雙1499元的價格,搶到了兩雙。

  消費者郎先生:相對來說是算價錢比較高的,也是被譽為耐克最好一雙籃球鞋。

  耐克在中文官網上宣稱,這款鞋後跟帶有耐克擁有專利的zoom air氣墊。然而,郎先生穿上這雙鞋,上了球場,就覺得有點不對勁。

  郎先生:真的很硬。打球的時候,我落地的時候,就是明顯感覺到腳痠,帶有zoom air氣墊的鞋,怎麼會硬呢。一直愛穿耐克籃球鞋的郎先生,覺得有些奇怪,於是,他在鞋的後跟位置切開了一個小口。

  郎先生:發現裡面是沒有氣墊的。

  郎先生上網搜尋,發現有很多消費者也發現了同樣的問題。有人甚至把剛買的這款鞋和此前同款的復刻鞋切開,進行了對比,左邊這雙鞋的後跟帶有zoom air氣墊,而新買的這雙鞋後跟只有實心橡膠底。

 
  60多個消費者,自發組建了維權微信群,推舉郎先生作為代表,與耐克進行協商。隨後,朗先生撥打了官網上的耐克售後服務電話。客服說需要與生產部門進行核實。十天後,耐克的客服人員承認,這款鞋後跟確實沒有氣墊。
 
  郎先生:你要是當時官網上面不寫這個帶氣墊,我就不買了。

  耐克售後客服人員:告知過您了,我們有承認我們的錯誤。

  耐克中國的售後服務人員也給出瞭解決方案,可以全額退款。隨後,郎先生髮現耐克中文官網上這款鞋的介紹被關掉,再也打不開了。郎先生和群裡的其他成員,認為根據新修訂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效能、用途、有效期限等資訊,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2017年2月,郎先生來到當初購買該款籃球鞋的上海耐克淮海中路體驗店。一位自稱經理的人接待了他。

  上海市耐克淮海中路體驗店經理:這個解釋的話可能是由官方去給,我們店鋪裡面是給不了一個解釋的。

 
  對於為什麼沒有氣墊,這位經理說店鋪不負責解釋,至於解決方案,耐克官方已經給了明確的指示,可以全額退款,並給予另外一件產品75折優惠。

  經理:我們店鋪能收到的一個訊息的話,這個東西只要顧客有來,關於這雙鞋子,我們不管你有沒有穿過,你都穿成什麼樣了我們都OK,都能夠全額退。

  這位經理表示,對於消費者提出的三倍賠償要求,他們無權解決,郎先生可以直接找耐克中國總部交涉。於是,郎先生來到了位於上海江灣城的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一位自稱叫Peter Zhang的售後服務經理接待了郎先生。Peter Zhang承認這款鞋確實沒有氣墊,只是在產品說明上出現了錯誤。

  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售後服務工作人員Peter Zhang:我們就是有一些描述的錯誤,或者是一些比較嚴重的錯誤。

 
  郎先生:您的意思就是,不管是什麼原因,它都不可能是一個虛假宣傳。

  Peter Zhang:對。

  《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個是誰說的。

  Peter Zhang:這是我們法務說的。

  郎先生認為,虛假宣傳應該由工商部門來認定。依照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顧客可以要求三倍賠償。Peter Zhang表示現在只能按照耐克的政策來執行。

  Peter Zhang:我們沒有辦法說對部分消費者以另外一個補償,我們只能說統一的一個補償。

  記者:就是這樣了。

  Peter zhang:對。

  Peter Zhang還告訴我們,他們已對這款鞋做出了公開召回,並且在當地工商部門做了備案,並通知了各門店。

  上海耐克X158 直營店工作人員:這個召回通知呢,我們是在徐匯工商局做了這樣的一個備案。

  然而,央視財經記者不管是在店鋪,還是在中文官網上並沒有看到召回通知。那麼,耐克是否真的,像他們說的在當地工商部門備案了呢。記者來到上海市徐彙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科進行求證,得到的答覆是,他們從未接到過耐克公司的備案,或相關情況說明。

  郎先生髮現雖然耐克中文官網上關於這款鞋的介紹無法開啟,然而在美國的英文官網上,關於這款鞋有氣墊的介紹依然存在。耐克發生這樣的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早在2011年,消費者發現,在中國銷售的“Hyperdunk 2011”籃球鞋,前腳掌比美國同款缺少了氣墊。消費者據此向工商部門舉報耐克公司涉嫌虛假宣傳。耐克當時對此的解釋也是宣傳失誤,給出的解決方案同樣是全額退款。但北京市工商局經過調查後認為,耐克公司侵害了中國消費者權益,對其開出了487萬元的***。   兩天後,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再次來到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售後服務人員拒絕當面接待,他們會在一週內以郵件形式書面答覆消費者的要求。但是,一個月過去了,消費者郎先生並沒有接到耐克任何形式的答覆。而消費者與耐克公司的溝通,只能通過售後客服電話進行,而得到的答覆都是同樣的解決方案。
 
  耐克售後客服人員:最終結果都是一樣的,我們願意為您提供全額退款的一個服務。我這邊已經是最終的解決方案了,您後續再次來電,還是一樣的處理方案。

  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河山:你這個內部的這種規則根本就無力對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你說有氣墊,結果沒有,我不管你什麼故意過失,你失誤不失誤,消費者來說,就看沒有就構成欺詐,就是個虛假宣傳。

  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律師邱寶昌:不是說發生以後,你改了就不承擔加倍賠償的責任 以我在市場監管部門、消費者組織報備了,就認為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這是沒有任何法律依據的,這是對消費者維權的一種搪塞。

  面對虛假宣傳 耐克中國始終不肯正面迴應

  在業內人士的眼中,這一事件的核心並不是一雙運動鞋有沒有氣墊,而是耐克公司對消費者存在著明顯的欺詐行為。事實上,耐克公司絕非初犯,早在五年前,2011年6月耐克公司釋出了一款籃球鞋,同年8月5號,該款鞋登入中國市場。但是中國的消費者發現,在美國賣的同款鞋有兩個zoom氣墊,而大陸賣的卻只有一個氣墊。

  雖然耐克公司在工商部門立案後立即刊登宣告,說明中國的產品只有一個氣墊,並答應為已購買的消費者退貨,但是工商部門還是以耐克公司奉行“雙重標準”侵害中國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耐克公司處以了487萬元的***。我們不知道是487萬元人民幣的***對耐克公司來說無足輕重,還是耐克的管理者健忘得厲害,時隔5年之後,耐克公司又故伎重演,再次上演了類似的一幕。耐人尋味的是,這次面對消費者的質疑,耐克的回答與5年前如出一轍,他們拒不承認這是有預謀的欺詐行為,只是輕描淡寫的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錯誤,面對央視315的曝光,面對政府執法部門的質詢,耐克公司又是怎樣迴應的呢?

  315晚會結束之後,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

  上海楊浦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執法檢查,有一個消費投訴,剛剛已經跟你們對外事務部聯絡過。

  在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底樓大廳,執法人員等了一會兒後,公共事務部人員把大家帶到會議室後,匆匆離開。

  央視財經記者艾萍:我現在來到耐克辦公區域內,這裡有很多間會議室,我們下午五點半和上海市工商部門來到這裡,在半個小時前有兩名自稱是公共事務部和媒體部的人接待了大家,但是幾分鐘後她們說需要相關的業務部門來進行對接,就離開了現場。現在一個小時過去了我們依然沒有看到有相關的業務部門來到現場工商部門的人員還在這裡等待著。

  上海市工商局工作人員:你們人在哪裡?人也看不到 。

  記者:你是耐克什麼部門。

  耐克安保人員:安全部。

  記者:相關的人怎麼不能來嗎?

  耐克安保人員:相關的人前面不是來了以後,出去聯絡其他業務部門 。

  記者:那我們還要等多久?

  耐克安保人員:具體等多久我再幫你問下,應該很快吧。

  記者:因為我們都一個半小時了。

  耐克安保人員:我知道我知道。

  記者:現在是晚上的七點鐘,工商部門在會議室足足等了一個半小時,仍然沒有相關人員接待大家。於是大家決定前往耐克商業的辦公區域內去尋找相關部門給大家一個答覆。

  當執法人員來到辦公室底樓時,耐克公司的媒體部及相關人員不允許執法人員上樓。

  上海市工商局工作人員:去策劃部還有市場部。

  耐克媒體部工作人員:可能我需要看下他們在幾層樓?

  上海市工商局工作人員:到底在幾樓?你在這裡這麼長時間,連個策劃部在哪裡都不知道?

  耐克另一工作人員:你現在上去很多同事已經下班了,你們是要找相關的人。

  上海市工商局工作人員:我們講一句啊,這麼長時間始終還在找還在找。

  耐克公司員工阻擋記者採訪、拍攝,用手遮擋鏡頭畫面,在尋找市場部、策劃部相關人員未果的情況下,執法人員回到會議室,耐克法務部的人員做了這樣的解釋。

  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監唐亮 :我們發現這個事實之後,第一時間就和我們所能夠聯絡到的、所有的購買這款產品的消費者,進行了電話溝通 。每個消費者我們都打了三遍以上的電話,能夠確保每一個人接到我們的電話。那麼現在為止150個線上消費者,就是我們能夠聯絡到的消費者,他們留的電話,那麼,其中有兩個一直沒有打通。但是其他所有人我們都已經聯絡到了,而且絕大部分消費者都接受了我們的一個解決方案。我們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是,我們向他解釋了這款產品現在是符合國家所有安全標準的安全強制標準的,其次我們也向消費者告知這個產品有一個氣墊描述不符的情況,他可以選擇退款不退貨,當然也可以選擇保留這款產品 。因為是比較限量的產品那麼他可以保留這款產品。   截至目前,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認為他們宣傳失誤,向消費者道歉,但是對於消費者提出退一賠三的要求,辯稱要等工商部門的指導意見。

  2014年3月15日,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正式開始實施,修改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對網路購物、霸王條款、消費者個人資訊保護、懲罰性賠償等方面都有了更完善的規定。過去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有欺詐的,懲罰性賠償是一倍;而從2014年3月15日開始,新修改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有欺詐的,懲罰性賠償不是一倍,而是提高到三倍。

  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法務部總監唐亮:對於後跟有氣墊在中國沒有,我們的確承認就是一個錯誤,向廣大消費者賠禮道歉。

  面對中國消費者的不滿、面對3.15晚會曝光的事實,而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的相關人員用短短的34字做了迴應,耐克公司認為自己的行為僅僅只是一個錯誤,而並不是有預謀的商業欺詐或虛假廣告,而對於這種說辭,市場和消費者又是如何反應呢?

  3月16日上午,央視財經記者我們在北京街頭採訪了多名消費者,很多消費者對315晚會曝光的耐克公司涉嫌虛假廣告的行為感到不滿。消費者紛紛表示,耐克作為一個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市場出現這樣的問題,讓他們對這個品牌的信任度大打折扣。他們表示,耐克的這種行為不是所謂的“錯誤”而是屬於明顯的欺詐行為。他們希望有關部門能對這類行為依法嚴肅處理。

  央視財經記者來到了耐克公司北京分公司,想就我們315晚會曝光的問題,得到耐克公司的正面迴應。在這裡,前臺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需要等待媒體部門對我們迴應。記者在這裡等待了三個小時,耐克公司於3月16日中午給出了一位***作為回覆,這也是自315晚會播出以來,耐克公司第一次官方的正式迴應。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我身後的大樓就是耐克公司的北京分公司。經過一上午的等待,耐克公司並沒有接受採訪,而是給我們發了一封***作為迴應。郵件中寫道:2016年4月,耐克在中國共售出300餘雙錯誤描述其含有氣墊的Hyperdunk 2008 FTB 鞋類產品。在發現問題後,我們立刻主動聯絡消費者提供退貨退款以及其他解決方案,並對此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和不便深表歉意。耐克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我們將權利配合政府監管部門的調查工作。 這封郵件是耐克公司第一次對315晚會曝光問題的官方回覆。對於我們最關心的兩個問題。一是耐克公司是否存在虛假廣告的問題,二是耐克公司會否按照中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來為消費者提供三倍賠償,這份答覆中並沒有正面迴應。
 
  半小時觀察:耐克,缺少的不止是一個氣墊

  3.15晚會後,媒體和消費者都在密切關注耐克的迴應。然而,3月16號中午,記者拿到的這份耐克公司的官方宣告。在這份宣告中,耐克雖然稱“對此給消費者帶來的困擾和不便深表歉意”,但更多的篇幅卻是在描述自己在事件發生後如何“主動聯絡消費者”,“致力於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通篇下來是在以道歉之名行自我標榜之實。避實就虛,拒不承認耐克公司存在欺詐消費者的行為。

  耐克公司是世界知名的體育用品公司,氣墊技術是耐克公司的專利技術,但在五年之內、在同一個國家、在同一個問題上出現侵害消費者的事實,在耐克公司今天看來,依舊只是一個小小的“錯誤”!中國是耐克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2016年11月30號,耐克公佈的2017財年第二季度財務顯示,中國地區的銷售額同比上漲12%,如果剔除貨幣變化的影響,增幅將高達17%。

  消費者給足了耐克面子,在中國市場上,耐克也掙到了金山銀山,但隨著一紙不鹹不淡的道歉信,消費者看到的,是消法規定的退一賠三規定,耐克只退不賠。明擺著忽悠消費者,現在卻只承認是一個簡單的描述錯誤。在這些事實面前,中國消費者才知道自己在這家公司的心裡,已經被藐視得微不足道。任何人犯錯,就要按照法律法規來改,是小錯誤,還是欺詐消費者,法律法規究竟能不能管住這些害群之馬,我們期待國家主管部門最終的調查結論。

  最新!耐克中國公司涉嫌虛假宣傳,已被上海楊浦市場監管局立案調查

  今天下午,記者來到耐克商業***中國***有限公司瞭解到,今天上午上海楊浦市場監督管理局12名執法人員已調查取證一天。執法人員表示:目前已對耐克公司涉嫌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耐克已向執法人員提供涉案商品的文案出處、進銷存案的資料,後續將進一步核實資料,固定證據,進行調查處理。按照辦案程式,大概一個月之內出調查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