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人立夏吃什麼
無錫立夏有吃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的飲食習慣,無錫人飲食四季分明,入夏之後飲食偏於清淡,這種飲食習慣既遵從自然規律,也有利於健康。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詳細的看看吧。
關於夏季特色飲食,無錫人能說出許多,如端午吃粽子、夏至吃餛飩、平時喝綠豆湯等,不過立夏吃什麼,很多無錫人說不上來。“立夏”相當於夏季的起點,雖然眼下氣候方面人們還沒有夏天的感覺,但在飲食方面,市民已經能看到一些夏令食物陸續上市。無錫市商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徐橋猛說,老早,無錫人在立夏有稱體重等習慣。飲食方面,老無錫人會做一種類似腐乳的黴豆腐食物,用荷葉包著,但現在這種黴豆腐已鮮有人做了。所謂立夏吃的三鮮分為三種。地三鮮有蠶豆、莧菜、黃瓜或蠶豆、莧菜、蒜苗。水三鮮有河豚、鰣魚、子鱭魚,也有一說是鰣魚、銀魚、子鱭魚。樹三鮮有櫻桃、枇杷、杏子或梅子。“老早有說法,新女婿上門看丈母孃必須要帶枇杷,可見枇杷在無錫人心目中還是比較重要的。”徐先生說,這些食物通過春季的發芽或生長,在立夏時食用是最新鮮的。他認為,天氣變熱後,人們的飲食心理也會發生變化,看到濃油赤醬的食物食慾要差一點,因此在做菜時,無錫本幫菜的做法隨時令也會有變化。如什錦麵筋,在冬天會加重醬色,而夏天則是不著色的清淡狀;如紅燒肉夏季烹飪用的糖和醬油也只有冬季的三分之二。所以,人們在夏季飲食最好能尊重自然規律,食用當季食材,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方式。
所謂無錫立夏食用“三鮮”的習慣是尊重自然規律的說法,都大明認為,這裡面有飲食健康的道理所在。如無錫人立夏吃蠶豆的量在江南一帶可稱得上是第一。春季無錫人大量吃春筍,而春筍在民間有“耗心血”之說,而蠶豆恰恰是補心血的。無錫人燒製的蠶豆會放大量糖,具有無錫本幫菜“鹹出頭、甜收口”的典型特色。無錫人心目中以本地蠶豆為上佳,不過近年無錫本地蠶豆種植大量縮減,而原先無錫凡有桑田、水稻之處都種有蠶豆。地三鮮中的莧菜這段時間正是瘋長的時候,莧菜長起來常常是一茬一茬地長,現在正是吃紅莧菜的時候。紅莧菜中有豐富的葉綠素和植物蛋白。蒜苗立夏之後也是無錫人家庭餐桌上常見的蔬菜,蒜苗口味適中,沒有蒜頭的重氣味,比普通蔬菜又多了一層香氣,可以和葷菜、蠶豆一起拌炒。蒜苗是去體內毒素和去溼的佳品。都教授認為的水三鮮分為淡水三鮮和海三鮮,淡水三鮮中有螺螄、籽蝦、鰣魚,海三鮮中有海螄、黃魚、鯧魚。在《舌尖2》 第三集介紹夏季江南人飲食中也提到了螺螄和籽蝦,其實無錫人立夏前後也是常吃這幾樣水產品的。立夏時節,上海的海產品也紛紛上市,每年這個時候會專門大批量運送到無錫,所以這個時候無錫人常常會吃到新鮮的黃魚和鯧魚。
雖說無錫現在天氣還未真正入夏,但都教授建議,立夏這個節氣已經告訴我們,要慢慢遠離那些冬季滋補及火氣大的食物,特別是紅色食物如赤豆、紅棗之類夏季要少碰。“從現在開始,飲食要趨於平和。無錫老話中,夏季有疰夏的說法,意思是容易身倦肢軟,漸見消瘦,這也是苦夏的特點。在做菜方面,一些大葷的食物著色上也顯得淡。如蹄髈會做成白燉蹄髈,另外做份醬料供人蘸著吃,以給人體提供鹽分。”他稱,現在空調普及後,人們飲食季節分明沒有老法頭裡那麼明顯了,有不少人大夏天經常吃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時間一長就容易傷害脾胃,人體狀況四季不同,因此飲食上也要尊重四季時節規律。
各個地區立夏吃什麼
蘇州地方有“立夏見三新”的諺語。“三新”指新熟的櫻桃、青梅和麥子。同時,蘇州立夏還要吃海螄、麵筋、白筍、薺菜、鹹鴨蛋、青蠶豆,各家酒店立夏這天對進店的老顧客奉送酒釀、燒酒,不取分文,因此也把立夏叫做“饋節”。
無錫民間歷來有“立夏嘗三鮮”的習俗。三鮮分地三鮮、樹三鮮、水三鮮。地三鮮即蠶豆、莧菜、黃瓜;樹三鮮即櫻桃、枇杷、杏子;水三鮮即海螄、河豚、鰣魚。
杭州在立夏日有吃“野夏飯”之俗。是日,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向鄰里各家乞取米、肉。然後到野地裡採掘野菜、竹筍,用石頭支起鍋灶,自燒白吃,稱為吃“野夏飯”或“立夏飯”。這種風俗就是自比乞丐,以為可以避災禍。
上海立夏日吃蛋。立夏當日,孩子們的脖子上總要掛上一個用紅色網套套著的蛋。上海也有“節交立夏記分明,吃罷攤菜試寶稱。”的習俗,立夏之日要吃芋頭和金花菜合成的煎餅,中午時無論男女老幼都要稱一下體重。
四川、巖坦山區家家要吃筍、槐豆。說吃了竹筍腳骨硬,好爬山。還吃青梅,燒青茶,以防“蛀夏”。也有吃豆腐的習俗,說吃了豆腐不怕雨淋,不怕赤蜂蜇。
南方有些地方有立夏吃軟菜***君踏菜***的習俗,說吃後夏天不會生痱子,面板會像軟菜一樣光滑。
在廣西等某些地方,用赤豆、黃豆、黑豆、青豆、綠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飯”,稱作立夏飯。
江蘇春節習俗之無錫
無錫舊俗,年初一早晨開門,要放3聲開門爆仗。早餐吃糕絲、圓子、麵條,取團圓、高升、長壽、長春之意。這天,只吃隔年除夕的剩飯,寓意“有餘”。吃飯時不能以湯澆飯,也不吃粥,怕出門遇雨。還忌向鄰居乞火、汲水,告誡不罵人,不發怒,不講不吉利的話,祈求全年平安吉祥。
春節期間,晚輩先向長輩拜年,然後至親友家賀年。親友第一次見面時,說些“恭賀新喜”、“恭喜發財”、“恭喜”等話,互相祝賀。新女婿到岳父母家拜年,一般選在年初三。老人自年滿60虛歲開始,每10年在春節期間設宴慶祝。
無錫除貼桃符、門補、春聯外,還有在新年掛鐘馗象,以避一年鬼祟。傳說鍾馗善於捉鬼。這個風俗大概始於唐代。無錫民間很多人家還有在門楣上張掛吉慶語句的紅單聯和剪紙門箋掛絡的習俗。無錫地區在元旦早晨盛行吃糕絲圓子,取團圓高升的意思。另還要吃麵,取長壽、長春之意。無錫風俗新年中小孩來到,主人就得拿茶點糖果招待饋贈。親友中有孩子前來拜年都要賞給壓歲錢。新女婿到岳母家去拜年,一般都選在年初三。初三稱為小年朝,也不能掃地、乞火、汲水、與元旦風俗相同。無錫還有一個風俗與別處略異,即凡有六十、七十、八十祝壽,都在春節舉行,而不是在生日祝賀。元旦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不能掃地的風俗,無錫也是這樣。認為一掃地要把財氣掃掉。年初二即使掃地,也不能把垃圾倒出門,而是堆在屋角邊,一直要到正月半,稱為"聚財"。歲朝風俗忌向人家乞火、汲水,也不動刀剪,又禁止傾倒汙水、糞便。元旦臨睡時,又要放二聲或三聲關門爆仗。無錫這一天晚上睡得都較早,如有孩童貪玩不肯睡時,父母常哄孩子說:"早些睡,今晚聽老蟲做親"。無錫舊俗對元旦這一天的氣候十分重視,常以這天的天氣占卜今後一年的收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