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關於安全教育常識

  現如今大學校園充滿著一些負面能量,面對嚴峻的社會形勢,高校要針對自身的發展,採取一些積極而有效的治理方法,防止安全問題的發生。

  

  一、前言 大學生活對於每一位學子來說都是一段美好又難忘的時光。而這一切開始的時候,不易被同學們重視的往往是安全問題。安全是什麼?安全是一個大學生完成學業的重要保證,是每一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

  針對當前普遍存在的大學生財產安全意識薄弱、輕信他人、財物保護觀念差的現象,更要加強大學生安全意識教育,提高大學生自我防範意識和能力。安全涉及到每個人的學習及日常生活,包括:人身安全、財產安全、防火安全、生活安全、交通安全等等。

  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學問;先學會保護自己,才能夠保護他人;先學會保全自己,才能夠貢獻社會。

  二、注意防火火災是威脅人類安全的重要災害。大學校園裡,也是威脅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因素;校園火災的發生,不僅給許多家庭帶來不幸,使大量的社會財富化為灰燼,而且還會嚴重影響學校教學、科研的正常執行。因此,做好校園消防工作,為更好的保護國有財產和廣大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特別是遏制惡性火災事故的發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注意防盜

  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當代大學生手中的零用錢越來越多,手機、數碼相機、mp3等一應俱全。這就使社會上不法分子把目光盯住高校,有的搶劫、盜竊團伙專“吃”高校。一些師生又不按規定保管公、私財物,使犯罪分子作案易於得手。預防和打擊校園盜竊是每個在校學生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增強防盜意識,瞭解校園內盜竊犯罪的基本情況、規律和特點,掌握防盜的基本常識,是做好防盜、保證安全的基礎。

  1.大學校園中發生的盜竊方式有哪幾種?

  ***1***順手牽羊:作案分子趁無人或同學不備將放在桌、床等處的錢物信手拈來佔為已有。

  ***2***窗外釣魚:作案人用竹竿等工具在窗外將室內他人的物品鉤走。

  ***3***翻窗入室:作案人翻越沒有牢固防範設施的窗戶、氣窗等入室行竊。

  ***4***以推銷物品的形式踩點,然後進行偷竊。

  ***5***以認老鄉形式或困難求助為名竊去銀行卡或飯卡密碼,取走銀行的存款或飯卡的錢。

  2.基本的防盜方法有哪幾種?

  ***1***貴重物品不用時最好鎖在抽屜、櫃子***箱子***裡或寄存它處。

  ***2***飯卡要隨身攜帶,不要存太多的錢,丟失後要立即掛失。

  ***3***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鑰匙,不要輕易借給他人,防止鑰匙失控。

  ***4***最後離開宿舍的同學,要關好窗戶鎖好門,千萬不能怕麻煩。

  ***5***對形跡可疑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留心觀察,必要時可打電話給校保衛科。

  ***6***晚上休息或假期不在宿舍時,一定要關好門窗,不將貴重物品放於靠窗前的桌上。

  四、注意防騙

  一些大學生雖然文化知識高,但因踏入社會較晚,社會經驗不足,缺乏安全防範意識,法制觀念淡薄,從而導致一些案件的發生。據統計表明:發生在大學生中上當受騙案件佔學生中發生治安案件的75%以上。而這些案件絕大多數是由於大學生自身安全防範意識淡薄,思想麻痺、財物保管不當,輕信他人,交友不慎等發生的案件,有些造成學生的財產損失,有些甚至危及學生的生命安全。

  1、針對大學生有哪些常見騙術?

  ***1***通過上網聊天交友,取得信任後,編造謊言進行***;

  ***2***假稱自己發生意外,利用同學的同情心理伺機進行***;

  ***3***以戀愛為名進行***;

  ***4***編造學生在學校受到意外傷害,對學生家長及親屬實施***;

  ***5***冒充學校工作人員***學生;

  ***6***利用手機發簡訊息中獎***。

  2、預防***的措施有哪些?

  ***1***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防範教育活動,多知道、多瞭解、多掌握一些防範知識,這對於自己有百利而無一害。

  ***2***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要提高警惕性,不能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發現可疑人員要及時報告;上當受騙後更要及時報案、大膽揭發,使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

  ***3***交友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對於熟人或朋友介紹的人,要學會“聽其言,查其色,辨其行”。

  ***4***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有些同學習慣於把個人之間的交往看作是個人隱私,一旦上當受騙後,無法查處。有些交往關係,在自己認為適合的範圍內適當透露或公開,這也是安全的需要。

  五、市內交通應注意哪些問題?

  市內乘車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文明禮貌,帶好現金,謹防扒手,避免與人發生糾紛。

  步行、騎自行車時,一定要養成朝兩邊看的習慣,千萬不可貿然橫衝,需穿過公路時要走斑馬線,走天橋,不要圖省時而橫穿馬路。

  六、網路問題***1***自覺遵守計算機網路管理和規定,不玩網路遊戲、不瀏覽色情資訊等。

  ***2***在網上慎交朋友,不要將個人資料外洩,更不要隨便答應“網友”外出。

  ***3***加強體育運動,要合理安排時間,講究科學用腦。電腦不能代替的是人的情感交流,多在現實生活中與同學和朋友直接交往、聊天。七、疫病防疫等公共衛生問題等平時應多注意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平時做到冷暖自知,自覺加減衣服,以防感冒。如發現身體不適及時去校醫室就診。若已經感冒,則及早休息,避免去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等諸多注意事項。安全工作重如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責。讓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去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共建和諧美好的校園!

  大學關於安全教育知識

  一、網路對大學生的危害

  1.網路受害

  由於目前網路管理還不成熟,以及大學生自身心理特點,某些大學生在這個“虛擬存在”的世界裡無奈地成了網路的受害者。根據調查,大學生網路受害主要有:①網路交易受害。出於網購的便利和對時尚的追求,絕大多數大學生喜歡通過網際網路購物。但由於缺乏網路安全意識和網購經驗,多數大學生很難識別網上虛假資訊,上當受騙。②網路交友受害。隨著網路交流軟體的豐富和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增多,網路交流逐漸變得平常、隨意。加之網路交流具有隱蔽性,部分大學生在網路交友的過程中受到嚴重的傷害。③遭受網路“高手”攻擊。作為近幾十年才興起的新事物,網際網路系統還處在逐步完善之中。大學生在使用網路的過程中遭受網路病毒的攻擊,導致系統崩潰及重要資料丟失屢見不鮮。

  2.網路上癮症

  近年來,出現了描述沉迷於網路的醫學新名詞———“網路上癮症”,可見網路成癮已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它主要表現為網路關係成癮、網路資訊成癮和遊戲成癮。患有“網路上癮症”的大學生,其共有特徵是與現實人存在溝通困難、人情淡薄、缺乏意識以及心情壓抑等。遊戲成癮更是大學生,特別是男生的普遍現象。首先,網路遊戲作為大學生的一種娛樂方式,對調節大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是可取的,但由於一些網路遊戲本身有持續性和無限性就使得學生們不得不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一些自控能力差的同學則容易陷進去,最終靠遊戲來宣洩對現實的不滿,遊戲成為他們唯一的精神寄託。

  3.網路犯罪

  網路是虛擬的,網路的隱蔽性和不真實性讓網路犯罪成為可能。大學生是高智商團體,對新事物接受快、思維敏捷、創造慾望強烈,但心理髮育不健全、社會責任感還不強、受刺激時容易隨心所欲在網路上發表言論,也許初衷並不壞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這種不負責的言論可能在不正確的引導下對國家和社會造成危害。

  二、影響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主客觀原因

  在充分享受網路便利的同時,網路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各種影響。其中,既有積極健康向上的影響,也存在著各種不利的影響,使我們大學生面臨較為嚴峻的挑戰。影響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因素有以下主要原因:

  1.大學生網路安全意識薄弱

  大學生自身心理弱點是大學生網路安全存在問題的主觀原因。由於安全意識薄弱,有些大學生使用網路容易受到影響,成為網路受害者。大學時期屬於人生觀念形成重要時期,由於大學生們缺乏生活經驗,容易陷入主觀境地,因此必須對他們進行規範指導,並讓其形成自覺的安全意識。

  2.對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隨著資訊社會的到來,網路成了大學生的生活必需品,因此網路安全教育也應該納入到學校的教學計劃中。但目前高校的教學計劃主要集中於網路的使用上,在網路安全教育上沒有教材和教學規劃,教學制度也不健全,在高校中沒有走向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在法律、道德和安全防範等方面缺乏教育,網路安全教育體系還沒有形成。

  3.大學生網路安全教育存在教學缺失

  雖然目前各高校都有對網路基礎知識的教育,但主要集中在網路使用、資訊獲取、資源共享等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沒用意識到網路安全遭到破壞所造成的後果,對大學生安全教育還遠遠落後於時代的需要。據研究發現,大學生普遍感覺缺乏網路安全知識,也有較強的接受網路安全教育的願望,但由於各方對於安全教育重視不夠,活動開展少,導致大學生普遍缺乏在網路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意識。

  4.對網路安全教育的針對性不強

  據調查,網路危險行為與學生的自身狀況及學校環境有關,所以在高校網路安全教育中必須具有針對性,但目前的高校網路教育強調的是計算機基礎知識的普及,沒有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需要,缺乏專門的網路安全教育。在調查中,62.78%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缺乏網路安全教育,81.01%的大學生認為網路安全教育是有必要的,但高校現在並沒有系統的網路安全教育,對網路安全知識的普及也做得不到位,只是抽象地介紹網路病毒的相關知識,沒有介紹病毒的防治和處理,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網路安全防範技能,沒有介紹網路安全相關法規和管理制度,沒有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網路安全意識並進而形成應對日益複雜的網路。

  作者:肖亞龍 劉新春 單位:湖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與法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