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術語彙總大全

現在居民購房可選擇的餘地非常大,對於不同的房屋來說,其建築結構也有所差別。因此,作為現代城市居民,尤其是想要購房的居民,懂一些房地產術語還是很有益處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開間:住宅設計中,作宅的寬度是指一間房屋內一面牆皮到另一面牆皮之間的實際距離。

2、進深:指一間獨立的房屋或一幢居住建築從前牆皮到後牆壁之間的實際長度。

3、套內面積:俗稱“地磚面積”,是在實用面積的基礎上扣除了柱體、牆體等佔用空間的建築物後的一個內容空間的概念。

4、竣工面積:指竣工的各幢房屋建築面積之和。

6、輔助面積:指住宅建築各層中不直接供住戶生活的室內淨面積。

7、共有建築面積:係指各產權主共同佔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築面積。

8、共有建築面積分攤係數:整幢建築物的共有建築面積與整幢建築物的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的比值。

9、銷售面積:指商品房按“套”或“單元”出售,其銷售面積為購房者所購買的套內或單元內建築面積與應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之和。

10、建築密度:指在居民區用地內各類建築的基底總面積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11、綠化率:指專案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化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

12、綠地率:描述的是居住區用地範圍內各類綠地的總和與居住區用地的比率。

13、層高:指住宅高度以“層”為單位計量,每一層的高度國家在設計上有要求,這個高度就叫層高。

14、淨高:指層高減去樓板厚度的淨剩值。

15、公用建築面積分攤係數:公用建築面積與套內建築面積之和的比。

16、實用率:套內建築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

17、標準層:指平面佈置相同的住宅樓層。

18、陽臺: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晾晒衣物等的空間。

19、平臺:供居住者進行室外活動的上屋面或由住宅底層地面伸出室外的部分。

20、走廊:指住宅套外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間。

21、地下室:房屋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淨高的 1/2 者。

22、半地下室:指房間地面低於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過該房間淨高的 1/3,且不超過 1/2 者。

23、居住區用地:指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綠地等四項用地的總稱。

24、住宅用地:指住宅建築基底佔地及其四周合理間距內的用地的總稱。

25、其他用地:指規劃範圍內除居住區用地以外的各種用地。

26、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一般稱公共用地,與居住人口規模相當應配建的、為居民服務和使用的各類設施的用地。

27、道路用地:指居住區道路、小區路、組團路及非公建配建的居民小汽車、單位通勤車等停放場地。

28、公共綠地:指滿足規定的日照要求,適合於安排遊憩活動設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遊憩綠地。

29、道路紅線:指城市道路用地的規劃控制線。

30、建築線:一般稱建築控制線,是建築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線。

31、公用建築面積:整棟建築物的面積扣除整棟建築物各套套內建築面積之和,並扣除已作為獨立使用空間銷售或出租的地下室、車棚及人防工程等建築面積。

32、玄關:登堂入室第一步所在的位置,它是一個緩衝過渡的地段。

33、隔斷:指專門作為分隔室內空間的不到頂的半截立面。

34、使用率:住宅套內淨面積即使用面積和住宅面積的比為使用率,一般高層塔樓在 72至 75之間,板樓在 78至 80之間。

35、實用率:套內建築面積和住宅面積之比,大於使用率。

36、怎樣計算得房使用率:從一般情況來看,高層塔樓的真實使用率方面較多住宅略差,主要是因為高層要求有防火樓梯,電梯間面積也較大,一梯多戶設計也加大了通道的面積,每戶平均分攤的面積也多。

37、建築面積還包括各單元應分攤的配套用房共用建築面積,如鍋爐房、配電室、高壓水泵房等。

38、建築容積率:是指專案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附屬建築物也計算在內,但應註明不計算面積的附屬建築物除外。

39、建築密度:即建築覆蓋率,指專案用地範圍內所有基底面積之和與規劃建設用地之比。

40、綠化率:指規劃建設用地範圍內的綠地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