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營養食譜大全***3***

  一歲寶寶主食食譜:

  珍珠湯***俗稱的疙瘩湯***

  原料:麵粉40克,雞蛋1個,蝦仁10克,菠菜20克,高湯200克,香油2克,精鹽2克,味精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雞蛋磕破,取雞蛋清與麵粉和成稍硬的麵糰,揉勻,擀成薄皮,切成比黃豆粒小的丁,搓成小球。

  2、蝦仁洗淨,用水泡軟,切成小丁;菠菜擇洗乾淨,用開水燙一下,切末。

  3、將高湯放入鍋內,下入蝦仁丁,加入精鹽,燒開後下面珍珠疙瘩,煮熟,淋入雞蛋黃,加菠菜末,淋入香油,放味精,盛在小碗內,即可餵食。

  4、注意麵疙瘩一定要小,越小越好,有利消化吸收。

  此湯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鐵質,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及其他礦物質。菠菜有補血作用。嬰兒常食用此湯,能促進生長髮育,預防貧血。

  黃魚小餡餅

  原料:淨黃魚肉50克,雞蛋1個,牛奶50克,蔥頭25克,植物油、澱粉各適量,精鹽少許。

  製作方法:

  1、將黃魚肉洗淨,剁成泥;蔥頭去皮,洗淨切末。

  2、將魚泥放入碗內,加入蔥頭末、牛奶、精鹽、澱粉,攪成稠糊狀有粘性的魚肉餡,待用。

  3、將平鍋置火上,放入油,把魚肉餡製成8個小圓餅入鍋內,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即可食用。

  4、注意魚餅中要加些穀物***小米麵、玉米麵***,否則煎時易碎。

  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脂肪、鈣、磷、鐵、鋅及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和尼克酸等多種營養素,是嬰兒可口的營養佳品,適合一歲寶寶食用。

  魚肉水餃

  原料:鮮淨魚肉50克,麵粉50克,肥豬肉7克,韭菜15克,香油、醬油、精鹽、味精、料酒各少許,雞湯25克。

  製作方法:

  1、將魚肉、肥肉洗淨,一同切碎,剁成末,加雞湯攪成糊狀,再加入精鹽、醬油、味精,繼續攪拌成糊狀時,加入韭菜***洗淨切碎***、香油、料酒,拌勻成餡。

  2、將麵粉用溫水和勻,揉成麵糰,揪成10個小面劑,擀成小圓皮,加入餡包成小餃子。

  3、鍋置火上,倒入清水,開後下入餃子,邊下邊用勺在鍋內慢慢推轉,待水餃浮起後,見皮鼓起,撈出即成。

  4、魚肉一定要剔淨魚刺,麵皮要薄,餡要剁爛,水餃多煮一會兒,以利消化。

  水餃營養豐富,含有嬰兒生長所必需的優質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及鈣、磷、鐵、碘等營養素,嬰兒常食可促進生長髮育,適宜9個月以上嬰兒食用。

  一歲寶寶輔食食譜:

  雞肉土豆泥:雞肉末1小匙、雞湯2小匙、牛奶1大匙。把雞肉末和雞湯一起放入鍋內煮半成熟後放容器內研碎,再放入鍋內加少量牛奶,繼續煮至粘稠狀。

  豬肝泥:豬肝50克,香油1克,醬油、精鹽各少許。將豬肝冼淨,橫剖開,去掉膜和脂肪,放在菜板上,用刀輕輕剁成泥狀。將肝泥放入碗內,加入香油、醬油及精鹽調勻,上鍋蒸20~30分鐘即成。***一定要去掉豬肝上的筋和脂肪。這些東西嬰兒是無法消化的***。

  雞肝糊:雞肝15克,雞骨湯15克,醬油、蜂蜜各少許。將雞肝放入水中煮,除去血後再換水煮10分鐘,取出剝去雞肝外皮,將肝放入碗內研碎。將雞架湯放入鍋內,加入研碎的雞肝,煮成糊狀,加入少許醬油和蜂蜜,

  1.紅白豆腐

  營養分析:紅白豆腐內含優質蛋白質。

  製作方法:

  1、把紅白豆腐洗淨分別切成1.5釐米大的塊,稍燙後撈出待用。

  2、炒鍋燒熱後,放入50克豬油,燒熱後加入白豆腐,煎黃後出鍋待用。

  3、炒鍋重新置於火上,放入另50克油,燒熱時投入蔥、姜、蒜,煸黃後加入紅豆腐,再煸炒幾下。

  4、倒進白豆腐,稍炒後放醬油、白糖、味精、精鹽和半手勺水,翻炒數下後,淋水澱粉勾芡即成。

  2.翡翠餃子

  營養分析:皮碧綠,餡兒深綠,富含維生素、鈣、鐵、蛋白質。

  製作方法:

  1、 菠菜洗淨,剁碎擠汁,汁待用。

  2、 把菠菜與炒熟的雞蛋、水發蝦仁或鮮蝦仁以及適量的蔥、姜、鹽拌成餡兒。

  3、 再用菠菜汁加少量水和麵擀皮,包成餃子。

  12至24個月寶寶食譜,以及製作方法

  1—2歲之間是一個關鍵期,是逐漸向成人化飲食模式轉變的交替時期。此階段繼續做好三餐三點的飲食模式。食物的種類和稠度要不斷增加。原先不能吃的東西也要逐漸加入進來,由最初吃的粥、軟飯、爛麵條逐漸變成一些乾飯,另外也可嘗試小餛飩、餃子、饅頭,薄餅等。

  1.番茄牛肉

  原料:番茄,牛肉,姜、蔥適量

  做法:

  ·將牛肉在淡鹽水中浸泡半小時後切成1cm見方的小塊;番茄切小塊。

  ·將牛肉放入電飯煲中加水燉30分鐘。

  ·鍋內加少許油,油熱後加蔥、姜爆香,放進番茄翻炒一下,倒入牛肉和湯,放鹽再煮20分鐘左右,至肉爛湯濃即可。 功效: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A。

  2.香乾肉絲

  軟豆乾,精肉,小蔥,韭黃,薑絲、糖、雞精少許,濃溼澱粉、稀溼澱粉各1小勺

  做法:

  ·將精肉切成細絲,拌入少許糖和精鹽,加入溼澱粉攪粘。

  ·將豆乾切成細絲;小蔥、韭黃切寸段。

  ·起油鍋,放入薑絲爆香,放入肉絲滑散,變色,放入豆乾、蔥段和韭黃段,適量加鹽和雞精炒熟,淋入稀薄的溼澱粉稍炒即可。 功效:補充蛋白質和鈣質。

  3.炒三丁

  原料:雞蛋,豆腐,黃瓜,澱粉少許,蔥、姜適量

  做法

  ·將雞蛋黃放入碗內調勻,倒入抹油的盤內,上籠蒸熟,取出切成小丁。

  ·將豆腐、黃瓜切成丁。

  ·熱鍋入油,蔥姜爆香,再放入蛋黃丁、豆腐丁、黃瓜丁、加適量水及細鹽,燒透入味,水澱粉勾汁即成。

  功效:補充蛋白質,可以除熱、解毒。可治療咽喉腫痛。

  4.鵪鶉燉枸杞

  原料:鵪鶉,枸杞

  做法:

  ·將鵪鶉洗淨,與枸杞一同放入燉盅內,加少許鹽隔水蒸兩個小時即可。

  功效:補脾益氣,養血明目。

  5.黃瓜蜜條

  原料:黃瓜,蜂蜜適量

  做法:

  ·將黃瓜切成條狀,放鍋內煮沸後去掉湯汁乘熱加入蜂蜜,再次煮沸即可。

  功效:黃瓜清熱止渴,利水消腫,蜂蜜潤燥解毒。

  6.絲瓜木耳

  原料:絲瓜,木耳,蒜,水澱粉適量

  做法:

  ·絲瓜刨皮切片;木耳洗淨;蒜切細末。

  ·油入鍋燒熱,投入絲瓜和木耳煸炒,將熟時放入蒜和鹽,淋入稀薄的水澱粉,翻炒片刻即可。

  功效:清暑解毒,通便化痰。木耳是補血佳品。

  7.香酥腰果

  原料:腰果

  做法:

  ·腰果洗淨置於微波爐中加熱1.5分鐘晾涼即可食用。

  功效:補充營養素和不飽和脂肪酸,健腦益智。

  8.琥珀桃仁

  原料:核桃仁,熟芝麻,糖半碗

  做法:

  ·油入鍋燒熱,倒入核桃仁中火炒至白色的桃仁肉泛黃,撈出控油。

  ·去掉鍋內的油,倒入2勺開水,放入白糖,攪至熔化,倒入核桃不斷翻炒至糖漿變成焦黃,全部裹在核桃上,再撒入芝麻,翻炒片刻即成。

  功效:補充營養素和不飽和脂肪酸。

  9.四色炒蛋

  原料:雞蛋,青椒,黑木耳,蔥、姜、水澱粉適量

  做法:

  ·將雞蛋的蛋清和蛋黃分別打在兩個碗內,並分別加入少許鹽攪打均勻。

  ·青椒和木耳分別切菱形塊。

  ·油入鍋燒熱,分別煸炒蛋清和蛋黃,盛出。

  ·再起油鍋,放入蔥姜爆香,投入青椒和黑木耳,炒到快熟時,加入少許鹽,再倒入炒好的蛋清和蛋黃,水澱粉勾芡,即可。 功效:補充蛋白質和維生素等。

  10.嫩菱炒雞丁

  原料:嫩菱角,雞胸肉,雞蛋,紅椒,姜、蔥、水澱粉各適量

  做法:

  ·雞胸肉切成丁後加入鹽、雞蛋清和水澱粉抓勻待用。

  ·嫩菱角去殼後切成丁,入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紅椒切成丁。

  ·油鍋稍熱,入雞胸肉滑散,加入蔥、姜炒一下,再加入紅椒煸炒片刻,後加入菱角翻炒,同時加入少許鹽,灑上水澱粉,片刻即可。

  功效:菱角有消暑解渴的功效。

  11.清炒南瓜

  原料:嫩南瓜,姜、蒜少許

  做法:

  ·嫩南瓜切片或切絲,入姜爆油鍋炒熟,加入蒜末、鹽翻炒片刻即可。

  功效:降糖降脂,保護肝腎。補充多種營養素。

  12.番茄炒蛋

  原料:番茄,雞蛋,蔥、蒜適量

  做法:

  ·雞蛋切塊;雞蛋打到碗裡攪打均勻,油鍋入雞蛋炒散,盛出。

  ·起油鍋,入番茄翻炒,加入糖,稍燜一下,再加入鹽,翻炒片刻,加入雞蛋,撒上蔥、蒜末,翻炒片刻即可。

  功效:補充蛋白質和胡蘿蔔素等。

  13.滷豬肝

  原料:豬肝,蔥段、薑片適量,香料包1個***內有花椒、八角、丁香、小茴香、桂皮、陳皮、草果各適量***

  做法:

  ·將豬肝反覆清洗後用淡鹽水浸泡30分鐘,除去激素。

  ·清水燒沸,加入蔥、姜,放入豬肝煮3分鐘,撇去浮末,加入其他調料,小火慢煮20分鐘,食時切片即可。

  功效:補鐵補血,更補維生素A,預防夜盲症,還可預防軟骨病。

  14.青椒土豆絲

  原料:土豆,青椒

  做法:

  ·土豆刨好絲後入淡鹽水中浸泡,以防止變色,保持脆爽。

  ·油鍋燒熱,放入青椒絲煸炒片刻,倒入土豆絲炒熟,加少許鹽翻炒片刻即可。

  15.紅燒鯔魚

  原料:鯔魚,蔥、蒜、姜適量

  做法:

  ·鯔魚洗淨,在魚身兩側切斜刀,均勻的抹上少許鹽。

  ·起油鍋,待油五成熱時,放入鯔魚煎炸,至兩面呈金黃色時,放入蔥、蒜、姜爆香,淋入少許料酒醬油和糖,稍煎片刻,倒入一大碗開水。

  ·用中火燉15分鐘左右,至湯汁濃稠即可。

  功效:鯔魚味甘性平,開胃健脾。對消化不良、小兒疳積、貧血有一定輔助療效。

  16.冬瓜荷葉湯

  原料:冬瓜,嫩荷葉

  做法:

  ·冬瓜洗淨連皮切塊,荷葉剪碎煎湯,煮沸後去掉荷葉,加入冬瓜塊和鹽繼續煮熟即可。

  功效:冬瓜消腫利尿,荷葉生津止渴,清熱消暑。

  17.苦瓜豆腐瘦肉湯

  原料:苦瓜,豆腐,精肉

  做法:

  ·將苦瓜洗淨切塊,豬肉切片用精鹽、料酒拌稍醃。

  ·豆腐稍煎加水煮沸,水開後入苦瓜,稍煮片刻,入醃好的瘦肉片。

  功效:清熱解暑,對暑癤和痱子有輔助治療作用。

  18.絲瓜香菇湯

  原料:絲瓜,香菇,蔥、姜適量

  做法:

  ·絲瓜洗淨刨皮切片,絲瓜泡軟後切絲;蔥、姜切細末。

  ·油鍋稍熱後將香菇炒一下,加清水煮沸後,加入絲瓜和調料煮熟即可。

  功效:絲瓜清熱消暑,香菇解毒。

  19.淮山鴨子湯

  原料:山藥、鴨子,枸杞,幹百合,姜,大蔥

  做法:

  ·鴨子切塊,開水燙一下,除去雜質;姜拍碎;蔥切段。

  ·將鴨子放入砂鍋加適量清水和姜、蔥、料酒一起大火煮開,轉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左右。

  ·山藥切塊放入鴨子湯內,再慢燉30分鐘即可。

  功效:鴨肉共食可消除油膩,還可滋陰補肺。

  原料:蘋果粒、梨子粒、芒果粒、木瓜粒、獼猴桃粒、哈密瓜粒、黑莓或桑葚、草莓,甜味沙拉、甜味乳酪適量

  做法:

  ·所有原料一起入大碗中攪拌均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