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殖泥鰍泥鰍的生活習性
泥鰍生活在湖池,是營養價值很高的一種魚,養殖泥鰍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泥鰍的養殖方法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泥鰍的養殖方法
池塘養鰍,一般選用水泥池或三合土池,池深70~100釐米,水深50~60釐米,池底鋪15~20釐米厚的肥泥,池的面積可大可小,以2~3畝為好。池塘應排灌方便,進出水口均用鐵絲網防逃。放養前應進行清塘消毒,其方法和用量與魚苗池相同。如無生石灰,也可用漂白粉消毒,每畝用量4~5千克。有條件的話,可在池中央和排水口附近設定集魚坑,便於日後捕撈。泥鰍苗入池前,也應施肥以促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待施肥後2~5天,鰍種即可下塘。每畝放養30~50公斤,有豐富水源條件的可增加放養量。要根據池塘水質情況,經常投施一些有機和無機肥料,以培肥水質。另外,每日還要投喂一定數量的人工餌料。投喂的餌料種類有蠅蛆、魚粉、豬血粉、蠶蛹粉、米糠、麥麩、菜餅等。投喂量可根據不同季節而不同。5~6月為鰍體重的4%~5%;7~8月為8%~10%;9~10月為5%~6%。池塘內要搭設餌料臺,餌料要投到食臺上,每池可根據大小設3~4個餌料臺。投餌前應檢查吃食情況,如發現未吃完,應減少其投量。一般以投餌後2~4小時吃完為度,還要每隔3~5天清洗一次餌料臺,以防疾病發生。池塘要經常注入新水,以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池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為6.5~7.2***,並每隔一定時間***15~30天***用1~2ppm的漂白粉消毒一下,以達到滅菌防病目的。
1、鰍种放養
每畝投放規格整齊、體表光滑、無病無畸形、300尾/公斤的泥鰍苗種280~300公斤,放養前用3%~4%的食鹽水,在水溫10~15℃時,浸泡消毒15~25分鐘。
2、水質管理
池水水色以黃綠色為宜,透明度20~25釐米,酸鹼度為中性或弱酸性,溶解氧2毫克/升以上,並適時用田螺、微生物製劑改良水體。
3、飼料投喂
要求配合飼料蛋白質含量在30%左右,粒徑2.3毫米以內,水溫15℃時,投喂量為在池泥鰍總體重的2%,水溫20~28℃時,投喂量為在池泥鰍總體重的3%~4%。每天投喂3次,投喂飼料時遵循“四定”投喂原則。
4、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檢查,觀察水質變化以及泥鰍的攝食、活動情況,並做好防逃工作。
5、疾病預防
每公斤飼料新增抗生素2克、三黃粉5克、維生素C 2克,拌勻投喂,每月1次,每次連喂5天,並定期使用微生物製劑改良水質。預防泥鰍氣泡病時,做好對池中各種氣體飽和度的檢測,保證飼料供應充足,減少泥鰍吞食氣泡的機會。若泥鰍已經發生了氣泡病,可用5毫克/升的食鹽水全池潑灑,並排出一部分老水,新增新水。另外,每立方米水體用0.7克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溶水全池潑灑防治車輪蟲病和舌杯蟲病。
泥鰍的生活習性
小型底層魚類。生活在淤泥底的靜止或緩流水體內,適應性較強,可在含腐殖質很豐富的環境內生活。當水缺氧時,可進行腸呼吸,而在水體乾涸後,又可鑽入泥中潛伏。發各類小型動物為食。為批產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個體可長達300毫米,肉質優良,為出口水產品之一。
泥鰍喜歡棲息於靜水的底層,常出沒於湖泊、池塘、溝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對環境適應力強。生活水溫10~30℃,最適水溫為25~27℃,故應屬溫水魚類。當水溫升高至30℃時,泥鰍即潛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溫下降到5℃以下時,即鑽入泥中20~30cm深處越冬。
泥鰍不僅能用鰓和面板呼吸,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當天氣悶熱或池底淤泥、腐植質等物質腐爛,引起嚴重缺氧時,泥鰍也能躍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氣,而由腸壁輔助呼吸,當它轉頭緩緩下潛時,廢氣則由肛門排出。每逢此時,整個水體中的泥鰍都上升至水面吸氣,此起彼伏,故西歐人對它有“氣候魚”之稱。冬季寒冷,水體乾涸,泥鰍便鑽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面板不致乾燥,並全靠腸呼吸維持生命。待翌年水漲,又出外活動。
由於泥鰍忍耐低溶氧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魚類,故離水後存活時間較長。在乾燥的桶裡,全長4~5釐米的泥鰍幼魚能存活1小時,而全長12釐米的成魚可存活6小時,並且將它們放回水中仍能活動正常。泥鰍多在晚上出來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蟲、甲殼動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類等,有時亦攝取水底腐植質或泥渣。泥鰍2冬齡即發育成熟,每年4月開始繁殖***水溫18℃***,產卵在水深不足30釐米的淺水草叢中,產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沒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魚,常分散生活,並不結成群體。
泥鰍的形態特徵
須5對,最長口須後伸到達或稍超過眼後緣。無眼下刺。鱗小,埋於皮下。尾柄上皮褶稜低,與尾鰭相連。尾柄長大於尾柄高。尾鰭圓形。肛門靠近臀鰭。
泥鰍體較小而細長,前端呈亞圓筒形!腹部圓,後端側扁。體高與體長之比為 1.7:8。
泥鰍頭部較尖,吻部向前突出,傾斜角度大,吻長小於眼後頭長。口小,亞下位,呈馬蹄形。脣軟,有細皺紋和小突起。眼小,覆蓋皮膜,上側位視覺不發達。鰓裂止於胸鰭基部。
泥鰍的體表黏液豐富。體背及體側2/3以上部位呈灰黑色,布有黑色斑點,體側下半部灰白色或淺黃色。棲息在不同環境中的泥鰍體色略有不同。
泥鰍背鰭無硬刺,不分支鰭條為3根,分支鰭條為8根,共11根。背鰭與腹鰭相對,但起點在腹鰭之前,約在前鰓蓋骨的後緣和尾鰭基部的中點。胸鰭距腹鰭較遠,腹鰭短小,起點位於背鰭基部中後方,腹鰭不達臀鰭。尾鰭呈圓形。胸鰭、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尾鰭和背鰭具有黑色小斑點,尾鰭基部上方有顯著的黑色斑點。
泥鰍的生活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