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魚飼養的要點有哪些

  鱸魚的飼養應掌握一些飼養的要點,那麼你知道鱸魚飼養的要點嗎?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鱸魚飼養的要點。

  鱸魚飼養的要點

  鱸魚飼養的要點:投餌

  鱸魚屬肉食性魚類,投喂時就要以動物性飼料為主。由於鱸魚屬上層魚類,爭食凶,往往將飼料一投入池中就被搶劫一空,但不攝食沉至池底的飼料。因此,投飼應遵循四定投喂原則,即:

  定位

  指投喂的地點要相對固定,一般在水位較深、水質較好、便於操作的地方作為鱸魚的攝食區,多數設在出水口附近。可在攝食區底部設一網片,以方便每天檢查鱸魚的吃食和剩料情況。

  定時

  指每天的投喂時間要相對固定,一般是日投喂2次,分別在9~10時和17~18時。

  定質

  指飼料要新鮮適口。不能投喂腐爛變質的飼料。目前沿海養殖場所用的飼料主要是一些低值的海產小雜魚,主要有青鱗魚、***魚段***虎魚等,將小雜魚用切肉機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塊***以鱸魚能吞食為準***後投喂。而在一些遠離海邊的內地養殖區,通常將鱸魚馴食後投喂人工配合飼料。

 

  定量

  鱸魚的攝食量與水溫有關,水溫在10~28℃時,日投喂量可按魚體重的6%~8%計算;水溫在10℃以下時,鱸魚的攝食量下降,一般投喂都應控制在4%以下;水溫低於6℃時,鱸魚停止攝食;當水溫高於28℃時,鱸魚的攝食量也明顯下降,投喂量應控制在2%~4%。除水溫外,投喂量還應根據鱸魚的食慾、水質、天氣和魚的活動情況等隨時進行調整,以多吃多投、不食不投、魚能吃飽且不留殘餌為原則。

  另外,每次投喂前都應建立條件反射,如擊水等,使鱸魚聽到響聲後能迅速集中到攝食區取食,以保證鱸魚能吃食均勻,並可減少飼料的浪費,方便對鱸魚進行各種常規的觀察,瞭解鱸魚的生長、疾病等情況。

  鱸魚飼養的要點:加強巡塘

  在整個養殖過程中,要堅持每天巡塘,尤其是在6~9月份的高溫季節,早上巡塘看鱸魚有無浮頭髮生;中午巡塘檢查鱸魚的活動情況;晚上巡塘看鱸魚有無浮頭的徵兆。

  在正常情況下,鱸魚在池塘水下分佈,從表面很難看到魚的活動,若發現魚在水面無力遊動時,很可能是發病或是水中溶解氧含量低,這是浮頭的先兆,應及時開啟增氧機或對魚體做進一步的檢查,以便採取相應的措施;若發現池水水色變黑或變成深褐色時,多為有機汙染,應及時換水。同時還要根據天氣的變化情況,及時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鱸魚飼養的要點:防病防逃

  高密度集約化養殖鱸魚,由於投喂量大,魚的排洩物積累多,當遇到陰雨或悶熱天氣時,水質容易敗壞,或引起翻塘,或造成疾病流行。要注意做好水質管理和防病工作,如開機增氧,定期潑灑生石灰和定期沖水換水以調水質,定期潑灑三氯異氰脲酸、二氯異氰脲酸、二氧化氯等藥物進行水體消毒,具體用藥量參照說明書即可。每天都要經常檢查池塘的進出水口是否完好,以防逃魚,並檢查塘堤是否有漏洞,有無漏水逃魚隱患。

  鱸魚飼養的要點:做好記錄

  每張塘都應該有獨立的塘志,記錄每天的操作情況、所發現的各種問題、產品的銷售情況等,以利今後總結提高。

  當所飼養的鱸魚個體重量達到500克時,便可捕撈上市。在南方,每年5月份放入大規格魚種,經3~4個月的養殖,就有部分魚達到上市要求可捕撈上市。捕撈時可用飼料將魚群誘集到攝食區,再用網圍捕,挑選達到商品規格的個體上市,留下小的個體繼續飼養。捕撈時要注意操作要細緻,儘可能減少傷魚,每次捕撈後最好能用三氯異氰脲酸全池潑灑,以防細菌性疾病的發生和流行。

  鱸魚飼養技術

  1、池塘建造 池塘面積5~8畝,長方形,南北走向較好。要求池底平坦,沙泥底質,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埋設進排水管道,配備增氧機。放養前對池塘清淤消毒。施肥培養基礎餌料,使池水呈油綠色或茶褐色。

  2、苗種培育 從海區捕撈的鱸苗***體長1.5~2釐米***,經過淡化至鹽度4‰~7‰後投入暫養池***鹽度1‰***。暫養池放養密度控制在每畝1~2萬尾,經常對池塘沖水增氧。下池第二天開始投喂浮游動物、紅蟲等鮮活餌料,以後逐漸用魚漿、浮性顆粒配合餌料與鮮活餌料混合投喂,馴化至可投餵魚糜、浮性顆粒飼料為止。日投餌量為在池魚體重的15%,分3次投喂。在開始投餌前3天,每50公斤魚用土黴毒3克、維生素C1克,拌入飼料每天投喂一次,連喂3次。經過20多天,魚苗長至4~6釐米時分入大池飼養。

  3、飼養管理 將鱸魚過篩後按大小分池飼養,放養密度為每畝2500~3500尾,保持水深1.5米以上,池水肥度適宜,適明度30釐米,呈油綠色。每天投飼兩次,主要飼料為魚糜和浮性顆粒飼料,飼料中新增維生素B、C,日投餌量為在池魚體重的60%。每月用土黴素、維生素等拌餌料投喂2次,每次連喂3天。每天巡塘,在夜間或天氣悶熱、氣壓低時開機增氧,及時換水,保持池水清新。

  4、疾病防治 鱸魚在人工高密度養殖條件下容易發病,必須加強病害預防,定期對養殖池塘、食臺進行藥物消毒,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重點防治腸炎病、爛鰓病、出血病、水黴病和寄生蟲病。

  鱸魚的養殖技術

  ***1***池塘條件與準備工作

  池塘面積以3300m2-6600m2為宜,水深2m以上,水源充足、水質無汙染,有較好的進排水設施、交通方便。放養前需乾池清淤、平整護坡,每公頃用生石灰750kg-1050kg,保持池水10-20cm,浸漿潑灑。7天后加水至1m深,為使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可一次施用二銨75kg/hm2,兩天後池水變為油綠色即可放養。

  ***2***魚種暫養與放養

  鱸魚苗種目前多為海捕,春季海捕苗種約為2.5cm-4cm,經捕撈轉運操作魚體會有不同程度受傷,為提高養殖成活率,可先進行中間暫養。暫養方式以養殖池中架設40目網箱比較方便。每立方米水體暫養苗種2000-3000尾,用1×10-6-2×10-6氯黴素撥灑消毒,待攝食魚糜後呋喃唑酮。前10天投喂滷蟲幼體或海淡水技角類,橈足類,而後投喂新鮮魚糜。魚種培養至10cm左右,按1.5尾/m2投入養成池中。

  ***3***養成管理

  A、投喂

  餌料以低殖雜魚為主,輔以人工配料。鱸魚搶食快,含量大,定時定量投喂很重要。投喂時要掌握魚吃飽,又不浪費餌料。每次投喂先少投引魚上浮搶食時再加大投喂量,待魚下沉不搶食時中止投喂,日投餌次數和投餌量視季節而異。鱸魚快速生長的適溫季節、日投餌4-5次,投餌量為魚體重的10-30%,低溫的早春、晚秋,日投餌2-3次,佔魚體重的1-10%。

  B、巡塘檢查

  早晚巡塘觀察,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巡塘觀察內容包括魚體活動情況,池塘水色、氣味、透明度變化及池塘防逃設施和敵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