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飲食養生禁忌

  天氣寒冷,而在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吃一些熱呼呼的食物來保暖。那麼你知道冬季養生有哪些飲食禁忌嗎?一起和看看冬季飲食需要注意那些禁忌吧。

  冬季養生有哪些飲食禁忌

  體弱不宜盲目吃狗肉

  寒冷的冬天,很多人非常愛吃狗肉火鍋,狗肉不油膩,但產熱量大,增溫禦寒能力較強。因此,在嚴冬季節,多吃些狗肉是有好處的。

  但是,決不能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了狂犬肉,染上狂犬病。

  吃狗肉後不要喝茶,這是因為茶葉中的鞣酸與狗肉中的蛋白質結合,會生成一種叫鞣酸蛋白質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使腸蠕動減弱,大便裡的水分減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就會在腸內停留時間過長而極易被人體收。所以,吃完狗肉後不宜立即喝茶。

  不宜經常食用砂鍋菜

  使用砂鍋燉制的菜餚,由於加熱時間過長,動物性食用原料蛋白質降解,水的化能力減弱,凝膠液體大量析出,使其韌性增加,食用時口感差,不利於人體的消化吸收。且用砂鍋燉菜,原料中的礦物質、維生素損失率高。

  另外,由於密封較嚴,原料中異味物質也難逸出,部分戊酸及低脂肪還存於原料及湯汁中,在熱反應中生成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不要喝過熱的飲料

  飲用溫度過高的飲料,可造成廣泛的面板粘膜損傷,蛋白質在43℃開始變性,胃腸道粘液在達60℃時會產生不可逆的降解,在47℃以上時,血細胞、培養細胞和移植器官全部死亡,所以不要在冬季經常飲用過熱的飲料。

  忌吃有黑斑的紅薯

  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點的紅薯,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汙染。黑斑病菌排出的毒素,含有番薯酮和番薯酮醇,使番薯變硬,發苦,對人體的肝臟有害。這種毒素用水煮、蒸和火烤,其生物活性均不能破壞,故生吃或熟吃有黑斑病的紅薯均能引起中毒。

  不宜過多食用橘子

  橘子是含熱量較大的水果,一次性過多食用,不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導致“上火”,出現口舌乾燥、咽喉腫痛等症狀。因此,橘子不宜食用過多,若已“上火”,可用海帶50克,洗滌後切碎,煎水代茶飲,可“去火”。

  忌食未醃透的酸菜

  未醃透的酸菜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人體血液迴圈中,將正常的低鐵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使紅細胞失去攜氧功能。導致全身缺氧,出現胸悶、氣促、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狀。此外,亞硝酸胺類化合物還是致癌物。

  隨著氣溫一天天下降,雖然衣服在一件一件加厚,但似乎仍然難以抵擋寒冷的感覺。其實,衣服只能起到保暖的作用,要想讓身體增加熱能,還要依靠食物的功效。

  吃火鍋、飲酒並非人人皆宜

  傳統的禦寒方法包括吃火鍋、飲酒等。冬季吃火鍋的確可以增加溫暖的感覺,但火鍋取暖並非人人皆宜。這是因為冬季氣候相對乾燥,火鍋調料又偏於溫熱,有口乾舌燥、咽喉疼痛、大便乾結等陰虛燥熱症狀者應少吃或不吃。

  飲酒後人會感到全身熱乎乎的,於是很多人認為這是禦寒的好辦法,甚至有些冬泳的人特意在下水前喝點酒。其實,這種溫暖只是一種錯覺。喝酒後由於酒精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在短時間內釋放出較多的能量,所以全身感覺溫暖。但這溫暖非常短暫,隨著血管的擴張,熱量大量丟失後,人就會覺得更加寒冷。

  冬季飲食保健養生方法

  1、主食與副食

  通常我們所說的主食是指米、面、雜糧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

  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糧,這不符合養生之道。有人要減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結果卻適得其反,多餘的澱粉在體內會分解成葡萄糖,並轉化為脂肪儲藏起來。有人覺得主食沒有營養,不吃正餐,飲食無常,零食不斷。這些都不符合飲食養生的要求。

  2、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是4:6

  吃粗糧成了近年來的一種新時尚。很多人喜歡吃粗糧,認為它營養價值高、***感覺好,而且對牙齒、面部肌肉等都比較有益。

  可是,粗糧雖好,也不宜多吃。因為其中含有過多的食物纖維,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還會損害到人體的生殖能力。日常飲食,細糧與粗糧的比例控制在4:6最健康。

  3、酸性與鹼性

  事實上,食物的酸鹼性並不是由我們的味覺決定的,而是與它的礦物質含量有關。

  所以水果中通常吃起來酸酸的,如檸檬、楊桃,然而它卻是鹼性食物:又如米飯,面類並無顯著的味覺反應,可是為酸性食物。若以日常食物分類,大部份動物性食物,屬酸性食物,如魚類、肉類、貝類。此外,大多數穀類、部份堅果類亦屬於酸性食物。

  4、小火與大火

  多吃用小火***燜、燉、熱、煨***烹調的食物,少吃用大火***炸、爆、燒***做的食物。

  5、寒與熱

  食物有寒、熱、溫、涼四性之別。營養專家建議,寒者以熱補、熱者以寒補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壞了這種平衡必然傷身,維持這種平衡才能延年益壽。

  比如:夏天炎熱,喝碗清涼解暑的綠豆湯;冬天寒冷,就喝紅小豆湯;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薑末,吃完還要喝杯紅糖薑湯;冬天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涼性的白菜、豆腐、粉絲等。

  6、飢與飽

  不可過飢過飽,過飢則傷腸,過飽則傷胃。科學飲食,對保護臟器的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如果長期飢飽不均,不僅影響胃腸功能,日久還會得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此,若要身體安,三分飢與寒。

  7、葷與素

  葷與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讓人既飽口福,又不致於因吃動物性食物過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臟的負擔。我們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是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這樣的膳食結構比較利於長壽。

  8、干與稀

  每餐飲食都應該有幹有稀,有的人圖省事只吃幹食,不僅影響腸胃吸收效果,也易引起營養成分比例失調。當然餐餐吃稀的,也不是良好習慣。營養專家建議,胖人先稀後幹,瘦人先幹後稀。

  9、品種與數量

  每天進食的食物品種越多越好,但是數量上要適當控制

  10、酸甜與苦辣

  多吃苦辣食物,少吃酸甜食物。

  冬季日常養生吃什麼好

  冬季吃蔬菜好

  冬季裡,大家都喜歡在有暖氣的房間裡呆著,很容易乾燥上火,為了去除體內的火氣,平時飲食一定要多吃蔬菜,比如甘藍、胡蘿蔔、菠菜、豆芽等。多吃甘藍,可補胃養腎,去除肝火;多吃胡蘿蔔,能夠增強身體抵抗力;多吃菠菜,能潤燥養肝,緩解大便乾結;多吃豆芽,可有效清熱解毒、去除肝火。

  冬季吃水果好

  一般來說,水果水分含量和維生素含量都非常高,最適合冬天食用。可多吃蘋果、香蕉、山楂、橘子、梨等。多吃蘋果,可生津止渴,潤澤脾胃;多吃香蕉,可潤腸補胃,改善便祕狀況;多吃山楂,則可減低血脂,擴充血管,改善冬季體寒的現象;多吃橘子,可開胃理氣,補充維生素;梨滋陰潤燥,冬季食用最佳,但因為梨性涼,最好蒸熟之後再吃。

  冬季吃蜂蜜好

  蜂蜜含有大量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冬天多喝蜂蜜水可以溫潤身體,增強體質,特別是臨睡前飲用,有助於睡眠,避免失眠的發生。多喝蜂蜜還有助於排便,促進體內毒素順利排出。另外,蜂蜜還可護膚養顏,讓面板充滿活力和彈性,有效舒緩冬季面板的乾燥。

  冬季喝粥湯好

  各類粥湯是冬季養生的佳品,早餐和晚餐多喝一些粥湯,能夠有效潤澤腸胃,補養身體。平時多喝糯米紅棗粥,將紅棗和糯米放在一起熬,加上適量冰糖,甜度適中,口味極佳,冬季飲用可以補血養顏。多喝桂圓蓮子湯,將20粒桂圓,50個蓮子,用適量清水熬至蓮子軟熟,經常食用有健脾養血的功效。

  寒冷的冬季,北風呼嘯,氣溫驟降,我們要減少外出的時間,多在家裡嘗試做一些養生粥湯,多吃一些對身體有好處的食物,將身體調理得棒棒的,才能有更好的精力工作、學習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