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瘡是怎麼樣形成的

  痤瘡是很常見的一種面板病,那麼呢?小編在此整理了痤瘡形成的原因資料,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痤瘡形成的原因

  內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內微生物是痤瘡發病的主要因素。

  痤瘡與性內分泌有密切的關係,青春期以前極少發病,性功能喪失或減退的人如古代宮廷被閹割的太監不發病,性功能降低的人,如應用睪丸酮可促使鬍鬚的生長和痤瘡的發生,用促皮質素或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疾病時,常引起痤瘡性皮疹,女性在月經前常有痤瘡發作。

  妊娠期痤瘡症狀減輕等。不論男女都有雄激素和雌激素。分泌性激素的器官在男性為睪丸及腎上腺;在女性是卵巢、胎盤及腎上腺。雄激素和雌激素在男女體內有不同比率,比率的改變可能使痤瘡出現。皮脂腺的發育和皮脂的分泌也與雄性激素增加有關,其中以睪酮增加皮脂腺活動性作用最強,孕酮與腎上腺皮質中脫氫表雄酮***DHA***也參與作用,後者在初期痤瘡中可能起重要作用。睪酮在面板中經5-α還原酶作用轉化成活性更高的5-α雙氫睪酮,刺激皮脂腺細胞週轉和脂類合成,引起皮脂分泌增多,產生又濃又多的皮脂,不能完全排洩出去,漸漸聚積在毛囊口內,同時毛囊導管也因雄激素作用下而過度角化,毛囊壁肥厚、阻止皮脂排洩,毛囊壁上脫落的上皮細胞增多與濃稠的皮脂混合,成為乾酪狀物質,栓在毛囊口內形成粉刺,以後暴露在毛囊口外的頂端漸漸乾燥,又經過空氣的氧化作用,黑色素的沉積,塵埃的汙染而變色形成黑頭粉刺。

  毛囊中存在的痤瘡棒狀桿菌、白色葡萄球菌和卵圓形糠疹芽孢菌,特別是痤瘡棒狀桿菌含有使皮脂分解的酯酶,毛囊內的皮脂被脂酶分解而產生較多的遊離脂肪酸,這些遊離的脂肪酸能使毛囊及毛囊周圍發生非特殊性炎性反應,當粉刺壁的極微的潰瘍及遊離脂肪酸進入附近真皮後,再加上黑頭粉刺擠壓附近的細胞,使它們的抗菌力下降而容易受細菌的感染引起炎症,於是病人發生丘疹,膿皰、硬節、結節及膿腫。

  近年來有人認為本病與免疫有關,其患者的體液免疫中,血清IgG水平增高,並隨病情加重而增高。痤瘡棒狀桿菌在患者體內產生抗體,迴圈抗體到達區域性參與了早期炎症的致病過程。

  關於微量元素與痤瘡的關係。近期有人證明痤瘡患者鋅低可能會影響維生素A的利用,促使毛囊皮脂腺的角化,銅低會削弱機體對細菌感染的抵抗力等。總之,痤瘡患者微量元素鋅、銅、鐵低下,錳升高可使體內脂肪代謝、性激素分泌受到一定影響,加上面板抵抗力低下,可能與痤瘡發病有一定的關係。

  此外,遺傳也是本病發生的一個重要因素。除上述因素外,多吃動物脂肪及糖類食物,消化不良或便祕等胃腸障礙,精神緊張,溼熱氣候等因素對痤瘡病人可以有不利的影響,礦物油類的接觸或碘化物、溴化物及某些其他藥的內服也可加劇痤瘡的惡化。

  痤瘡宜吃的食物

  【藕慄炒萵苣】

  配方:火腿50克,鮮藕100克,鮮萵苣100克,鮮栗子100克。

  製法:火腿切片、栗子去殼切片同炒,至半熟時加入切好的藕片,炒至將熟時,加入萵苣。再加調料,炒熟。

  功效:清熱益氣,化瘀散結。

  用法:佐餐服食。

  【海蟄二菜】

  配方:海蟄200克,紫菜15克,芹菜50克。

  製法:海蟄洗淨切絲,紫菜撕碎。芹菜切絲用開水焯過,再以涼開水浸漬,撈出控幹,一起拌勻,加調料調味。

  功效:清熱涼血,化瘀散結。

  用法:佐餐食用。

  【兔肉藕片】

  配方:免肉150克***切片***,鮮藕200克***切片***,紅花6克,調料適量,麻油30克。

  製法:先把麻油燒開,澆於紅花上,待涼後撈去紅花,留油加熱,煸炒兔肉,待半熟時加藕片同妙,再加人調料即可。

  功效:清熱涼血,活血化瘀。

  用法:佐餐食用。

  【杏仁薏米粥】

  配方:甜杏仁、海藻、昆布各9克,薏米30克。

  製法:先把前三味加水適量煎煮熟爛,再入薏米煮粥食。

  功效:宣肺除溼,化瘀散結。

  用法:每日1劑,連服20~30劑。

  【豬肉三瓜片】

  配方:瘦豬肉50克,苦瓜100克,絲瓜100克,黃瓜100克。

  製法:豬肉切片,先入油鍋中煸炒至半熟,再依次放苦瓜片、絲瓜片、黃瓜片同炒,並人調料調味。

  功效:清熱解毒,除溼止癢。

  用法:佐餐食用,可常食。

  【番茄炒藕片】

  配方:鮮藕300克,番茄汁100克。

  製法:先將藕切片,用菜油煸炒,然後加入調料,臨熟時加入番茄汁即可。

  功效:清熱潤肺生津。

  用法:佐餐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