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前哭鬧怎麼回事

  當我們出生時發出的一個聲音就是哭聲,那麼小編想知道作為新手媽媽們的你知道寶寶的哭聲代表什麼嗎?寶寶的哭聲你懂嗎?在寶寶還不會用語言和手勢表達自己的時候,哭聲是他向外界表達需求的重要手段,寶寶的哭聲背後有生理、心理和病理的需求,那麼,寶寶睡前哭鬧是怎麼回事?

  原因有哪些,就由小編來告訴你了

  1、腸胃不舒服

  除了餓了、困了、累了等原因,寶寶的腸胃不舒服也是哭鬧的常見原因,小寶寶的腸道發育尚未完善,百天之內的寶寶經常會出現脹氣,因此民間有“新生兒百日哭”的說法。另外,如果寶寶是混合餵養,每日都會出現無規律陣發性哭鬧、吐奶、排氣多,排便次數多且大便稀,就應考慮是不是牛奶蛋白不耐受或者乳糖不耐受。

  2、長牙期的疼痛

  母乳餵養指導老師陶睿提醒您注意的是,寶寶從5個月開始長牙,到2歲半長全,寶寶會有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吵。

  3、憋尿而哭吵

  有的寶寶,尤其是男寶寶,因憋了尿,膀胱飽滿的刺激使寶寶感到不適,於是寶寶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伴哭吵。

  4、小寶寶的鼻塞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小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的鼻塞,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貝,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寶寶。

  5、注意夜間溫度

  室內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4℃,太熱或太冷,或穿的、蓋的過多,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哭吵。

  6、空氣中的刺激物

  臥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阻塞,因而發生哭吵。

  7、噪音

  當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或者處於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過程中,凡是突然的、音量大的、不熟悉的聲音,均可引起大哭大鬧。

  導致孩子睡覺前苦惱的因素有很多,可以採取一些措施進行解決。那麼,寶寶睡前哭鬧怎麼辦?解決方式有哪些?

  1、吮吸

  不論是媽媽的乳房、喝奶的瓶子、或者是安撫用的奶嘴、還是寶寶自己的手指,吮吸總是能起到安撫作用,但媽媽在平時要對瓶子和奶嘴等做好消毒,同時保持寶寶手指的乾淨,避免病從口入。

  2、按摩

  各種輕拍和按摩都能幫助使寶寶平靜下來,可嘗試讓寶寶垂直坐好靠著你的肩膀上,然後輕拍寶寶的背。但在寶寶四星期大之前不要按摩寶寶的肚子,也要避開脊骨。給寶寶按摩的同時,多跟寶寶說說話,可以有效促進寶寶發育和促進親子關係哦。

  3、音樂

  有節奏的聲音或音樂能幫助安撫新生兒,甚至洗衣機或吸塵器的嗡嗡聲也能幫助平靜一些,聽音樂可以培養寶寶樂觀的性格。

  4、運動

  在手臂或搖籃裡搖動寶寶,或把他放在寶寶車裡推動,動作要輕緩。可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吟唱來安撫他。

  5、新鮮空氣

  帶寶寶出去走走,因為即使哭喊沒有因此停止,在戶外也不會顯得那麼不好。

  6、脹氣

  有些寶寶在噯氣之後會感覺好點,所以嘗試讓寶寶垂直坐好靠在你肩膀上,然後輕拍他的背。

  7、洗澡

  洗個暖水澡能立即使一些寶寶平靜,但是要意識到這可能會有反作用。

  8、搖籃曲

  帶寶寶去更安靜的房間,用溫柔的摟抱和輕聲的吟唱搖籃曲來安撫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