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圖片

  中秋節文化具有強烈的人文色彩,是民族文化精華的集中體現。你知道多少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呢?快把它寫在手抄報裡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大家喜歡。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的圖片參考

>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1***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2***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3***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4***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5***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參考圖***6***

  五年級中秋節手抄報的資料參考

  一、中秋節的習俗

  文人賞月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民間拜月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群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眾,後立她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二、中秋節徵文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晚上,天公偏不作美,雲壓得很低,整個天個灰濛濛的,不時還有一葉烏雲飄過,人們並沒有看到皓月當空的景象。 吃過晚飯,爸爸告訴我,賞不了月,我們去賞“喜迎中秋”聯歡晚會去。一聽,我興奮不已,興高采烈地跟著爸爸一起去了沙灣飯店演出廳。

  7點剛過,演出廳已經擠滿觀眾,一個個紅光滿面,精神飽滿,看來大多數人和我一樣賞不了月,就來看演出了。爸爸對我說:“今晚的聯歡會一定精彩紛呈,我們會大飽眼福。”7點30分,在一片《好日子》的歌聲中,聯歡晚會拉開了序幕。

  正當我們沉浸在一片美妙的歌聲之中,主持人宣佈請欣賞女聲獨唱《五星紅旗》,演唱者自貢曲藝團青年演員鍾燕萍,頓時,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時一位身著唐裝的胖阿姨走上舞臺,原來是我們當地小有名氣的笑星,電影《傻兒師令》女主角。一看她笑容可掬的憨態像,從一開始就把聯歡晚會引向了高潮。

  接著自貢雜技團表演雜技《四人技巧》,這可是一個曾經獲得國際大獎的節目,一下子把觀眾的目光吸引到了臺上,臺下靜得出奇,人們的呼吸聲都能清楚地聽見,令人更為驚歎的是,表演者是四個小朋友,最大的只有10歲,最小的才5歲。

  小品《女婿上門》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代青年不同的戀愛婚姻觀念,諷刺了一些人的門第觀念,兩個演員表演恢諧幽默,逗得全場觀眾捧腹大笑。

  薩克斯與二胡合湊的《二泉映月》,使觀眾陶醉於音樂的天堂,有一位觀眾情不自禁失聲哭起來,那情那景真是感人肺腑。我一打聽,才知這位觀眾是臺灣的,已經與家人分別三年多了,他非常想念自己的親人和朋友。

  把整個演出引導高潮的要算時裝表演了,美麗的模特穿著可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服飾穿梭在人群中,讓觀眾目不暇接,樂不可支。

  雖然中秋無月,但這場演出,我由衷地感到我們的日子真比蜜甜呀!

  三、描寫中秋節的詩詞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