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乾什麼原因

  口乾是非常多見的現象,一般在天氣炎熱,汗水流的多,喝水再少的時候會發生。那麼,?口乾的鑑別診斷有哪些?口乾怎麼預防?下面就由小編告訴大家吧!

  

  1、口乾是乾燥綜合徵的主要症狀之一。其口乾往往難以忍受,即使水不離口也不解渴。患者唾液減少,吞嚥乾的食物十分困難,舌及口角開裂疼痛,易生齲齒。半數左右的患者腮腺腫大,部分患者有頜下腺或附近淋巴結腫大的症狀,部分患者伴有關節疼痛,以肘、膝關節多見。嚴重者可致腎小管受損,造成心律失常等危險後果。患乾燥綜合徵者眼內還常有異物感、燒灼感,且鼻孔乾燥,易結痂。乾燥綜合徵的診斷並不困難,但它的口乾症狀多不為患者和醫生所注意,以致造成漏診和誤診;

  2、糖尿病人常有口乾、口渴症狀。臨床糖尿病人的典型症狀可概括為“三多一少”,即多飲、多食、多尿和體重減輕。多尿包括尿量增多和排尿次數增多,每日總尿量可達3~5升,甚至可多達10升。由於多尿,體內失去大量水分,因而口乾渴喜多飲。飲水量與血糖濃度、尿量和尿中失糖量成正比。口乾作為糖尿病的早期訊號,常因其他症狀不夠典型而易被人們忽視,以致坐失早期治療的良機。糖尿病的診斷比較容易,高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主要依據。只要測定空腹血糖和餐後血糖,就能將糖尿病鑑別得一清二楚;

  3、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甲亢***也會出現口乾症狀。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能量代謝增快,耗氧量增加,產熱量增多,散熱量也加速。臨床症狀為口乾多汗、怕熱,面板溼潤且溫度升高,甲狀腺腫大,突眼。甲狀腺機能亢進起病緩慢,多數患者記不清確切起病時間,加之早期症狀不明顯,故易被患者忽視,但早期如果藉助甲狀腺功能的實驗室檢查,則很容易就能得到明確診斷。

  口乾的鑑別診斷

  ***1***口酸:中醫認為,口酸多為肝膽之熱侵脾所致,這種情況是因為肝胃不和,以致胃酸過多引起。常見人群:多見於胃炎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2***口甜:又稱“口甘”。即使喝白開水也覺甜,或甜而帶酸。中醫認為,口甜多為脾胃功能失常所致。常見人群:辛辣厚味食物食用過多、年老或久病傷及脾胃一般都會有口甜症狀。此外,糖尿病患者由於血糖增高,因而口內也有甜味。

  ***3***口香:口中自覺會有一股香味,如水果香味。常見人群:多見於糖尿病***消渴症***的重症。應即刻進醫院檢查,明確診斷,進行治療。

  ***4***口辣:自覺口辣的人舌溫可能偏高,室溫18℃~22℃時,正常人的舌溫大多在33℃~35℃之間,口辣者有時可達36℃以上。中醫認為,口辣以腎陰不足、肝火偏旺為多,其次為肺熱。常見人群:高血壓、神經官能症、更年期綜合徵及長期低熱者。

  ***5***口鹹:自覺口中有鹹味,猶如口中含鹽粒一般。中醫認為,口鹹多為腎虛所致,是腎液上泛引起的,伴有腰膝痠軟、頭昏耳鳴等症狀。常見人群:慢性咽喉炎、慢性腎炎、神經官能症或口腔潰瘍患者容易感到口鹹。

  ***6***口淡:口淡,指口中味覺減遲、無法嚐出飲食滋味,對甜、酸、苦、鹹諸味均不敏感,味覺起點閾值普遍升高。常見人群:多見於炎症的初起或消退,而以消化系統疾病為多見,還見於內分泌疾病、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的缺乏的病人。另外,口淡無味、味覺減弱甚至消失,還是癌症病人的特徵之一。

  ***7***口澀:當舌頭味覺細胞苦味閾值降低,唾液腺分泌減少,舌觸覺感受異常時,可出現口澀。常見人群:神經官能症或通宵未眠者容易患有口澀現象,一般只要調整好睡眠時間,必要時用點鎮靜劑即可消除。但須注意,有些惡性腫瘤,尤其到晚期,多有味覺苦澀。

  口乾怎麼預防

  平時應注意生活調理,有效措施為:

  ①飲食要乾和稀結合食用,並且儘量多喝一些湯湯水水,同時,注意不宜過鹹。

  ②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與水果。因為新鮮蔬菜及水果不僅含有大量維生素和水分,還含有豐富的粗纖維,須經充分咀嚼方能下嚥,而咀嚼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刺激唾液腺分泌。經常吃含酸味水果更為適宜,如山楂、杏、獼猴桃、草莓等。

  ③日常多飲水。飲水的方法宜採取多次飲用為佳,每次須少量。同時,每日常漱口數次,可選用中藥麥冬30克,桔梗20克,甘草6克,開水浸泡後當茶飲或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