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吐奶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母乳餵養是寶寶最基本的餵養方式,可是媽媽們在進行母乳餵養時,會發現寶寶的吐奶現象。要是吐奶現象比較嚴重,寶寶的飲食營養就會有所影響。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寶寶吐奶的原因

  吐奶是由於嬰兒的胃、腸等消化系統功能還不健全而出現的食物倒流現象。通常情況下,吐奶可能發生在餵奶後不久。

  寶寶吐奶的常見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吸奶的同時吸進了一些空氣,而且在胃中空氣落在奶水的下面。當胃部收縮蠕動時,空氣把奶水“頂”到食道,並由嘴吐出。另一個原因則是寶寶狼吞虎嚥地嚥下了太多的***相對於他小小的、橫位而不是豎位的胃而言***奶水,結果胃裡裝不下了,就會送回來。此外,寶寶吃奶後受到推擠或晃動、哭鬧也會造成吐奶的發生。

  爸爸媽媽們看到自己的孩子吐奶,就會擔心其不舒服,其實多數吐奶是不需要擔心的。寶寶吐奶時,除了嗆咳的情況以外一般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因為與大人嘔吐不同,寶寶吐奶並不伴有劇烈的胃收縮。另外,絕大多數寶寶的吐奶量只是看起來挺多,但實際並不多。不信的話,你盛一湯匙奶倒在桌子上就知道了。總之,絕大多數情況下,寶寶吐奶無需擔心,只是需要多洗幾次衣服而已。一般寶寶長到6、7個月大,學會坐直以後,就不再發生吐奶的現象了。

  嬰兒吐奶是很正常的問題,大多是與寶寶生長髮育的特點有關,爸爸媽媽不需要太擔心,只是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護理,儘量減少導致寶寶吐奶的原因,避免這種問題的發生。

  寶寶吐奶的解決辦法

  1.調整餵奶的姿勢

  其實,母乳餵養的姿勢對於寶寶是否吐奶的影響很大。一個最佳的姿勢可以幫助寶寶更順利的吮吸母乳,還能夠很大程度的緩解吐奶現象。比較適合的姿勢就是將寶寶的頭部適當抬高,寶寶的身子要低一些。注意調整好寶寶的頭部,這樣能夠緩解寶寶的吐奶現象。孩子在喝配方奶粉時,要是寶寶已經學會坐了,就儘量讓寶寶坐著喝奶比較好。

  2.調整餵奶的時間

  當寶寶出現吐奶現象時,媽媽們要思考是否是自己的餵奶時間安排有問題。當寶寶吐奶時,媽媽們可以考慮縮短餵奶時間。寶寶長時間的喝奶,很可能會導致寶寶肚子太撐,寶寶沒有來得及消化腹中的食物,就很容易導致寶寶的吐奶現象。因此,還是讓寶寶少吃多餐比較科學。

  3.幫寶寶拍背

  當寶寶出現吐奶現象時,也有可能是孩子在喝奶時吸入了空氣,這種是比較常見的吐奶原因。主要的解決方案是在寶寶喝奶之後,媽媽幫寶寶拍拍背部,讓寶寶打嗝之後會減緩吐奶的現象。拍背時,媽媽們可以將寶寶豎著抱,這樣才是正確的姿勢。

  4.寶貝哭泣時儘量不要餵奶

  有很多的媽媽在寶寶哭泣的時候就會讓用母乳安慰寶寶。但是你們知道嗎,要是孩子哭鬧時開始喝奶,很容易導致寶寶呼吸頻率不穩,在喝奶的同時吸入空氣,這樣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吐奶。因此還是建議媽媽們在寶寶哭泣時儘量少用母乳安慰寶寶。

  5.控制寶寶的喝奶速度

  有的寶寶喝奶時會比較急,會增加寶寶吐奶的概率。媽媽在為寶寶進行母乳餵養時,要注意控制好寶寶的喝奶速度,防止寶寶喝得太急。當寶寶喝飽之後,不要讓寶寶立馬躺在床上。我們建議媽媽們可以陪寶寶玩一會兒,再讓寶寶休息。這樣防止寶寶吐奶的效果很見效。

  6.及時就醫

  孩子的吐奶症狀分為病理性的吐奶和生理性的吐奶。一般情況下,寶寶們所遇到的吐奶現象都是生理性的吐奶,這種吐奶現象媽媽們比較不用擔心,利用一般的家庭護理調整就可以了。要是孩子的吐奶現象比較嚴重的話,就可能是病理性的吐奶現象。病理性的吐奶不容忽視,媽媽們要及時送寶寶到醫院做全身性的身體檢查,及早治療,對症下藥。

  7.藥物療法

  要是寶寶的吐奶現象一直沒有好轉時,媽媽們還是考慮用藥物療法進行治療,這樣能夠讓寶寶的吐奶現象快速緩解。不過寶寶還小,一般都不願意用藥物進行治療。採用藥物治療寶寶吐奶現象也是在迫切的情況下才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