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最恐怖的鱷魚

  大家知道叫什麼嗎?它叫河口鱷***Salt-water Crocodile*** 最為危險的鱷魚之一:這種鱷魚會攻擊四足動物,甚至會攻擊人類。下面讓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吧。

  是:河口鱷

  河口鱷是地球上已知最大的爬行動物。成年河口鱷體長可達6米,體重超過1噸。河口鱷性情凶猛,強健有力,是游泳好手,其分佈範圍甚廣,主要分佈在東南亞,南亞,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馬來群島,在澳洲北部最為集中。河口鱷食性很廣,會捕食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大型哺乳動物,有時會主動攻擊並捕食人類。

  形態特徵

  吻較窄長,前喙較低,吻背雕蝕紋明顯,眼前各有一道骨嵴趨向吻端,但互不連線。外鼻孔單個,開於吻端;鼻道內無中隔,其後端邊無橫起緣褶而有顎帆。眼大,卵圓形外突。虹膜綠色,有上下眼瞼與透明的瞬膜,也有瞬膜腺與淚腺。耳孔在眼後,細狹如縫。下頜齒列咬時與上頜齒列交錯切接在同一垂直面上。

  頭後無枕鱗,亦無後枕鱗。頸部與頭、軀無明顯區別,頸背雜湊的頸鱗合成方塊,左右各有1枚纖長骨鱗。驅幹長筒形,為頭長的5倍;背鱗16~17行,中背6行起稜而不成鬣,稜鱗入尾者最外1行離稜成2行尾鬣。尾粗,側扁,其長超過頭、體的總和,可作有力襲擊。四肢粗壯,後肢較長,五出,第五趾短小,趾基有蹼,外趾全蹼,內側兩趾半蹼,內側3趾有爪;肢體後緣鱗片起稜成鋸緣。背深橄欖色或棕色,腹淺白色;幼體色淺,有深紅斑點,或底色較深,有淺色斑點;吻色淺而明。

  分佈地區

  分佈於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汶萊、緬甸、柬埔寨、中國、印度、安達曼群島、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幾內亞島、菲律賓、新加坡、斯里蘭卡、索羅門群島、泰國、越南

  行為習性

  日常行為

  河口鱷是冷血動物,它們不能像溫血動物一樣調控自己的體溫,只能通過太陽來加熱自己的軀體,不然它們的行動就變得緩慢,感官就會變得模糊。河口鱷在清早爬到河岸上晒太陽,當過熱的時候就到涼爽的水中去降溫,在晚上,陸地氣溫又比水溫低,它們就會呆在溫暖的水中,等待第二天清早繼續晒太陽。

  捕食行為

  河口鱷等待獵物很有耐心,甚至可以一動不動幾個小時。它們的視覺和聽覺極其敏銳,能在幾十米之外就發現岸上的獵物。此外,它們顎部周圍有感覺器官,可以感知水壓微弱的變換,這讓河口鱷可以在渾濁的水中發現獵物,也可以在潛入水下之後感知獵物。一旦鎖定獵物,它們就會潛入水下。輸送血液的一部分血管的瓣膜關閉,使血液只運輸到重要的部位,比如腦部,尾部和頭部,其心跳由一分鐘40下減到3下。河口鱷的偽裝非常好,讓它們即使在很淺的水中也不會被發現。當獵物進入攻擊距離的時候,它們就突然出擊,一口咬住獵物,將它們拖入水中,等待獵物溺死。獵物死亡之後,鱷魚就會躍出水面,猛甩頭部,使獵物粉身碎骨,變成適合它一塊塊吞下的肉,因為鱷魚的牙齒不能咀嚼。鱷魚一年只需要進食3次就能存活,一頓美餐之後,它可能幾周甚至幾個月都不用進食了。

  河口鱷的咬合力是所有動物中最強的,最強的可達2噸,甚至可以與世界上咬合力最強的暴龍媲美。它們的前齒尖銳,負責咬住獵物不放,後齒短而噸,但是位於肌肉極多的後顎部,適合咬碎獵物的骨頭。一旦被它咬住,很難脫困,獵物根本沒有生還的可能。

  種群現狀

  河口鱷在多數國家是受保護的,但有些國家的保護有效性值得懷疑。國際上公認保護得最好的應屬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那裡的野生種群都處於可持續利用和增長狀態。如今有一個與上述兩個國家相類似的保護管理計劃正在印度尼西亞開始試驗和實施。另外,人工飼養數量正大幅上升,尤其以東南亞國家為甚。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或近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