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里長肉疙瘩是怎麼回事

  摸脖子的時候突然摸到肉疙瘩,還沒去醫院檢查,所以還不能確認是什麼東西,下面我們來看看?會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一.淋巴結腫大導致脖子里長肉疙瘩。

  淋巴結因內部細胞增生或腫瘤細胞浸潤而體積增大的現象。臨床常見的體徵。淋巴結腫大非常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段人群,可見於多種疾病,有良性,也有惡性,故重視淋巴結腫大的原因,及時就診、確診,以免誤、漏診,是非常重要的。

  淋巴結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正常人約有500-600個淋巴結,按其位置可分為淺表淋巴結和深部淋巴結。臨床實際工作中所檢查的淋巴結主要是淺表淋巴結深部淋巴結,腫大早期多無表現。需經過一些特殊檢查,如淋巴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掃描等才能發現正常淋巴結直徑多在0.2~0.5㎝,常呈組群分佈,質地柔軟,表面光滑,無壓痛,與周圍組織無粘邊,除頜下腹股溝腋下等處偶能觸及1~2個外,一般不易觸及。由於炎症或腫瘤等原因時可觸及淋巴結腫大,每一組群淋巴結收集相應引流區域的淋巴液,瞭解二者之間的關係,對於判斷原發病灶的部位及性質有重要臨床意義。

  二.囊腫導致脖子里長肉疙瘩。

  囊腫是一種良性疾病,它可以長在人體表面,也可以長在內臟裡;囊腫就是長在體內某一臟器、囊狀的良性包塊,其內容物的性質是液態的。一般來說,常見的囊腫有“腎囊腫”、“肝囊腫”、“卵巢囊腫”和“面板囊腫”。

  囊腫形態大多為圓形,突出面板表面為半圓形。一般多位於真皮及皮下組織。因有囊壁包裹,故邊緣光滑整齊,與周圍組織粘連少,故觸之光滑有彈性及囊性感。其表面面板多無炎症,而呈正常皮色。一般發展有限局性,不會無限擴大造成區域性壓迫症狀。

  不同部位的囊腫症狀表現不一。

  目前,對囊腫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三種:

  1.是傳統的開刀切囊腫的方法,也就是對囊腫開窗引流治療或剝離治療。這種方法,切口長,流血多、創傷重、花費多,而且易復發。

  2.是腹腔鏡下切囊腫,雖然只是打個孔,創傷也比開刀小得多,但還是要住院,費用也不算少。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

  3.這種辦法是以針代刀,神奇而不是神話。這門技術用途比較廣泛,如超聲介入技術在遺傳學領域的運用、可以在B超直視下取宮內胎兒臍帶血、取羊水、取胚胎絨毛標本。大家知道胎兒臍帶口徑很小隻有6—8mm,在超聲引導下可以刺中,對幾釐米和十幾釐米大小的囊腫,可以使穿刺命中成功率達100%。自從這門技術問世後,許多患多囊肝、多囊腎等容易復發的遺傳性囊腫疾病患者,都躲避了開刀剖腹之苦。

  三.感染導致脖子里長肉疙瘩。

  感染,是指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人體所引起的區域性組織和全身性炎症反應。關於感染的預防:經常保持面板和粘膜的清潔和完整,避免創傷,應積極治療、控制慢性病,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劑和抗生素類藥物。一切明顯的或隱匿的化膿性病灶如能及早予以清除,感染的發生就可以減少。注意環境衛生、個人衛生、營養狀況及小兒保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