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形成的原因

  血液中常會有定量的對人類生命活動不可或缺的蛋白存在。一部分的蛋白會在腎臟的絲球體中過濾進入尿液中,但又會在腎小管被吸收而回到血液中。 因此,若腎臟的機能正常,在尿液中出現的蛋白量只有一點點,但是當腎臟與尿管出現障礙時就會漏出多量的蛋白變成蛋白尿。下面由小編為你詳細介紹尿蛋白的相關知識。

  

  當腎小球、腎小管發生病變時,如各期腎炎、腎病以及高血壓發生腎動脈硬化時,均可出現蛋白尿;各種細菌性感染,如腎盂腎炎、腎結核、敗血症等亦可出現蛋白尿;非感染性疾病,如腎結石、多囊腎、腎澱粉樣變性以及休克、嚴重肌肉損傷、發熱、黃疸、甲狀腺功能亢進、溶血性貧血及白血病等,也可出現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常見於食高蛋白飲食後,精神激動、劇烈運動、長時間受寒、妊娠等,都可能出現暫性的蛋白尿,但尿蛋白定性一般不超過+。

  一般說來,持續性的蛋白尿往往代表腎臟有病變。尿蛋白的多少反映了病變程度,臨床可據此作療效觀察。然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腎小球病變到了晚期,由於大量腎單位廢損,使蛋白濾出減少,尿蛋白檢查反而減少或消失,這並不代表腎臟病變的減輕。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

  腎臟病以外的原因所引起的蛋白尿多數為良性,當其疾病治癒後,蛋白尿也就隨之消失。

  [熱性蛋白尿] 感冒等疾病引起發燒至攝氏三十八度以上時就會出現蛋白尿。

  [起立性蛋白尿] 年輕人脊椎向前彎屈壓迫到腎臟血管時就會有蛋白尿的情形。如果不治療,在三十歲前後也會自動消失。

  [瘀血腎] 心臟衰竭等腎靜脈瘀血時會出現尿蛋白,但瘀血消失時蛋白也會消失。

  ○腎臟疾病所引起的蛋白尿

  每次做尿液檢查就會出現蛋白時,很明顯的就是患有腎臟疾病。

  [腎炎] 急性腎炎或慢性腎炎,其一日的尿液蛋白量從少量到數十公克都有。

  [腎病綜合徵群] 一日量尿液會出現三公克以上的多量尿蛋白。症狀嚴重時,尿液滲出的蛋白會使血液中的蛋白濃度降低。另外,也有因糖尿病性腎症、澱粉樣變性病***AJnyloidosis***、膠原病等而引起的情形。

  [腎硬化症] 隨著本態性高血壓引起的腎硬化症,尿蛋白量會減少,多半在300毫克以下。

  此外,多發性骨髓瘤、全身性紅斑狼瘡、慢性風溼性關節炎、痛風、水腫病等水銀中毒、鉛中毒疾病,也會出現尿蛋白。

  尿蛋白成因分類

  腎小球性

  腎小球性蛋白尿***glomerularproteinuria***是由於腎小球濾過膜對血漿蛋白通透性增高所致。是臨床最多見的型別。見於多種原發或繼發性腎小球腎炎。是由於缺血、中毒、免疫病理損傷破壞了濾過膜的完整性;或由於濾過膜電荷屏障作用減弱而致。

  腎小管性

  在正常情況下經腎小球濾出的中小分子蛋白質,幾乎全被腎小管重吸收。當腎小管疾病時,蛋白質重吸收受障礙,小分子蛋白質就會從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由於血液中小分子蛋白質濃度很低,故此類病人尿蛋白總量一般不超過2g,有時僅10mg,也可以蛋白尿存在。

  溢位性

  在某些疾病中,血中小分子蛋白濃度增加,如本週氏蛋白、血紅蛋白、肌紅蛋白等:若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吸收閾限,就可以排出,見於骨髓瘤、血管內溶血性疾病。

  分泌性

  尿中IgA排洩增多,見於腎小管間質性腎病;髓袢升支厚段受炎症及藥物刺激時,分泌粘液蛋白***Tamm Horsfell蛋白,T-H蛋白***增多。

  組織性

  組織遭受破壞後可以釋放胞質中各種酶及蛋白質,若分子量小,腎小球濾液中濃度超過腎小管吸收閾限,就則可自尿中排出。該項蛋白液可以直接從腎小管排出,如癌胚抗原——aFP、溶菌酶、腎小管基膜抗原等。

  因此,測定蛋白質的大小及性質對臨床很有意義。SDS據丙醯胺凝膠電泳的應用更有實際價值。

  尿蛋白定性的臨床意義

  尿蛋白定性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其陽性程度與腎損害程度不一定成正比。糖尿病患者尿中持續出現尿蛋白陽性,除外泌尿系感染、原發性腎病外,應考慮糖尿病腎病的診斷。有專家認為,糖尿病腎病早期蛋白尿呈間歇性,只在勞動或運動後為陽性反應。因此,運動後尿蛋白檢驗對診斷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發現有一定的意義。

  尿蛋白定量的臨床意義:

  ***1***24小時尿蛋白定量的正常參考值為10~150毫克。若在150~500毫克,為微量蛋白尿,>500毫克為臨床蛋白尿。微量蛋白尿提示糖尿病腎病早期,需長期控制血糖,對逆轉或延緩腎病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發展有一定意義。

  ***2***尿白蛋白排洩率***uAE***正常參考值<15微克/分。糖尿病腎病早期,腎小球基底膜受損較輕,故只有微量白蛋白漏出。早期糖尿病腎病uAE為15~200微克/分,臨床糖尿病腎病>200微克/分。有專家報告,糖尿病腎病有明顯蛋白尿者,幾乎100%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當糖尿病患者uAE30微克/分,可能是糖尿病微血管合併症防治的關鍵時刻。嚴格控制血糖後,早期糖尿病腎病尿白蛋白可逆轉或部分逆轉。目前,常用測定微量尿蛋白的方法是放射免疫法。

  ***3***尿蛋白比尿肌酐在30~300***mg/g***為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尿期。由於24h尿蛋白定量受到的影響比較大,尤其是尿量的影響,所以現在美國NKF—K/DOQI工作組亦建議用晨尿或隨機尿Up/Ucr替代傳統的“定時尿液收集” 的尿蛋白定量。 一項新的協作薈萃分析表明,預估腎小球濾過率***eGFR***和蛋白尿***尿蛋白-肌酐比≥ 1.1 mg/mmol 10 mg/g***是普通人群中死亡危險的獨立預測因素。研究結果為應用兩項指標進行慢性腎病的危險評估以及定義和分期提供了定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