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勞動節手抄報圖片

  五一勞動節作為歐美工人運動的一個產物,其傳入我國是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希望大家喜歡!

  展示


  1


  2


  3


  4


  5

  有關勞動節手抄報資料內容

  法定節日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將5月1日定為法定的勞動節,全國放假一天。每年的這一天,舉國歡慶,人們換上節日的盛裝,興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園、劇院、廣場,參加各種慶祝集會或文體娛樂活動,並對有突出貢獻的勞動者進行表彰。

  1999年9月18日,中國國務院釋出《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第一次修訂了1949年12月23日中國政務院釋出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每年春節、“五一”和國慶節法定節日加上調休,全國放假7天,形成了3個“黃金週”。

  2007年12月14日,中國國務院第二次修訂《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將春節的放假起始時間由農曆年正月初一調整為除夕;“五一”由7天調整為3天,減少4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設為法定節假日,各放假3天。五一黃金週也將成為歷史。2008年起,五一黃金週變為五一3天小長假。

  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五一”國際勞動節:5月1日-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為法定節假日,5月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5月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5月2日***星期五***,5月4日***星期日***上班。

  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及國務院辦公廳通知,2009年“五一”放假調休具體安排:5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其中,5月1日***星期五***為法定節假日,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為公休日,5月4日***星期一***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