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線員工的工資如何計算

  流水線又稱為裝配線,一種工業上的生產方式,指每一個生產單位只專注處理某一個片段的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及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開流水線產量工資計算,希望能幫到你。

  流水線產量工資計算

  給員工定個基本工資,在由產量, 沒做一個件給加多少錢,在按每個員工上的班多少來頂工資,按員工的工齡,一年以上兩年一下加多少錢,兩年以上三年以下加多少錢,~~在由正負激勵,有獎有罰,這樣做的好的員工效率高的員工工資就會高的,效率低的員工會努力提高速度的。

  流水線計件工資的方案

  計時制一般用在完成單個產品或任務需要較長時間的場合。儘管我對你們的行業不熟悉,但我覺得制帽流水線大概比較適用計件制,加上最近在關注計件,所以就結合計件制談點想法,供你參考。當然,計件、計時也是可以轉換的。

  我注意到,你說要寫“一整套制度”,不知你指的是什麼。我覺得,與定額相關的制度大概有兩方面,一是定額管理制度,主要是規定從制定定額、評審溝通、實施、調整、定額考核、與分配掛鉤一直到定額修訂所涉及到的程式、職責,第二就是定額考核與分配的具體方案,也就是計件、計時的辦法和實施方案,這是人力資源部要做的工作。下面就談談方案設計的問題。

  從結果來說,計件制並不複雜,就那麼幾種模式,計算也簡單。其實,設計過程很有些難度,特別是如果涉及的崗位和流水線比較多的話。

  1、採用哪一種計件模型。

  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直接計件,從零開始;第二種是固定工資+計件獎金;第三種是固定工資+基本獎金+計件獎金。選擇哪一種與企業總體的工資結構有關,還要考慮企業的總體氛圍,職工的思維定勢,領導和老闆的思路***說的好聽一點,可以稱戰略吧,呵呵***。考慮到最低工資要求以及歷史,一般在國有企業比較適用第二、第三種。

  2、起獎產量

  直接計件當然是零。第二、第三種則要與激勵效果、計件單價***工資率***、成本獎金控制結合起來考慮。在一定的控制範圍內,起獎產量高,單價就大。

  3、計件單價***工資率***

  這並不簡單,要與後面的平衡聯絡起來。

  4、標準定額

  技術部門制定的定額標準可能是每小時的定額,也可能是每天的定額。一般,每小時的定額是實際生產的定額,而每天的定額可能還包括準備時間和收尾時間。對於我們,這兩種都要。

  我這裡說的標準定額,是從計獎的角度來說的。簡單一點,就用每天的定額。當然,如果定額已經很高的話,就可以另選,我的做法是採用預計最高產量的80%。請一定要重視這個引數,這在不同崗位、流水線之間平衡時非常重要;

  此外,有些方案中只有起獎產量,沒有標準定額,很容易造成起獎產量就是定額的印象,不太好。我比較傾向用標準定額配基本獎金,實際計獎時,可加可減,把起獎產量隱藏起來。

  5、基本獎金

  考慮因素與起獎產量差不多。

  6、各崗位、流水線之間的平衡

  所謂平衡就是要做到付出相同的勞動,就應該得到相同的報酬,也就是“公平問題”。不同崗位、流水線的崗位係數、定額都不一樣,所以計件單價就不一樣,如何保證平衡,在設計過程中一直要測算。所以一開始就要抓住保證平衡的關鍵因素。我在《應用價值方法進行生產線集體計件與分配》一文中詳細談了我的辦法,這裡就不多講了。可以先設計一個崗位***或流水線***,然後把價值單價算出來,其他崗位、流水線就用價值單價去計算。我希望你特別注意下面這個概念,

  折算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定額

  在崗位係數一樣的情況下,折算工時一樣,獎金***計件工資***也應該是一樣的。

  這在計件、計時中都可以應用。

  7、除了計件以外,質量、消耗、管理等方面也要考慮,一定要避免強調一方面忽視其他方面的情況。

  8、寫方案,要把考核總體目標、考核專案和計獎辦法、考核管理等內容寫進去。

  流水線計件工資的計算方式

  計件工資計算的主要依據是計件單價,即工人完成每一件產品的工資額。一般按各該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率除日***小時***產量來確定,計算公式如下:

  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日***小時***產量定額;

  若按工時定額計算計件單價,計算公式為:計件單價=某等級工人的日***小時***工資標準×單位產品的工時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