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青年創業的故事

  看看那些女性的創業故事,從她們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創業之路。激勵自己的鬥志,堅定創業的決心。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衣+創始人張默自述的勵志創業故事和80後的人生感悟

  我是影象識別搜衣引擎 “衣+”創始人,獲得了包括矽谷大佬、小米總裁林斌、Discuz!創始人戴志康、雄心資本王冠雄、張峰等知名投資人的投資。我也和CSDN、知乎等極客企業一起,是中關村極客咖啡的創始股東。

  "和解"傲慢與偏見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裡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

  貼在我身上的標籤與朝我投來的偏見向來不分伯仲。美女CEO、微軟、IBM、程式設計師、北大、南洋理工、斯坦福、模特、極客……而那些圍繞在耳邊的聲音也從未停止過:“高科技的東西女人能做好?這不可能!”“如果你是男人,我馬上投你。”“女創業者都不理性,情緒化。”“如果我投你,兩年不許戀愛!。”“你看起來不像女強人,怎麼能帶好團隊?” “為什麼你一個溫柔的姑娘要創業?這很難。”

  你曾經一定有個夢想,心中有個比現在更美更好的自己,也一定像我一樣曾經被打擊破碎過。如何面對社會給予你的傲慢與偏見?

  曾經我學不好理科,也不是天才,很苦惱。“你們女生不擅長。”我不服氣奧數班男生的驕傲,便和他們打賭,閉關修煉幾個月後拿到了全國數理化所有的奧林匹克獎,並在相當長時間裡每次統考都名列全市第一名。讓那些目不斜視的數學王子、物理王子、化學王子大跌眼鏡。這不代表任何什麼,只是這段經歷讓我瞭解:只要用心,人生沒有不可逾越的挑戰,其實自己比想象中要強大。最不被看好不擅長的都做好了,還有什麼能難倒你的呢?

  記得我導師的男女學生比例是10:1,微軟研發機構裡的比例是 17:1。佔了少數名額卻還可以寫文字、做模特,這樣才稀有麼。時裝行業女人有先天的優勢不是嗎。當女人天生的直覺、感性、視覺敏感、理想主義、好人緣和強大的理性結合在一起,當女人掌握技術力量的時候,她可能解決“沒人能解決的問題”。

  一個新女性,勇敢追求慾望的女人不是性解放那麼簡單,也不是高喊女權,因為幸福和力量的源泉來自內心:擁抱內心自由,愛那個不完美的自己,做自己愛做的事,並且,拒絕不想做的事。姑娘我微不足道,來自祖國邊陲小城,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上大學每月生活費也只有600元,但是我從小就有個獨立自主的個性,大一就開始最初的創業,到之後留學、求職、買房、創業...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每道關都是自己闖的,談戀愛可以不談錢只講愛,只有我自己面對世界時也可以寵辱不驚。

  發現朋友圈中,斯坦福的衣著普通性格陽光,創辦企業為的不是錢是改變世界,成功了拼命捐款出去,他們把這當作使命;哈佛的真正熱愛讀書尊重真理,他們讀過的不是幾本是幾整座圖書館,真正的博學多才,心中想著的是幫助別人,回饋社會,慈悲天下;北大的無論多麼世風日下,是中國最把憂國憂民當作責任的一群人。貴族也有分別,有的貴在身份,有的貴在骨髓。我無意宣揚這幾所名校,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沒有名校的標籤,流淌在血液裡的東西。

  每個生命都是尊貴的。“人生來自由而平等”這句話很貴很重, 是無數人爭取來的。每種獨一無二的美都應該被尊重和欣賞,而不只是好萊塢紅毯一種標準,她們應該按照自己個性喜好去打扮自己。因此不應該由編輯導購來猜測迎合,而是該將選擇權交給使用者。基於編輯的入口網站,無論推薦得再好,也沒法精準滿足每個人的個性需求。於是搜尋出現了,所有喜歡時裝的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在一張照片裡看到一個明星,穿著一件迷人的連衣裙,或一雙美到必須擁有的鞋,但不知道設計師是誰,品牌是什麼。你找遍了整個網際網路也找不到一樣的。你上Google輸入了一個關鍵詞,例如“碎花蕾絲裙”,得到了讓你絕望的5000萬條結果。這裡最基本的問題是基於文字的搜尋引擎在服裝行業不起作用。拍照、買衣服,這就是女人的最大愛好吧。所以我和夥伴們做了這個小東西“衣+”。用這個以圖搜衣App 可以通過“所見即所得”方式尋找身邊喜歡的衣服,通過拍照或上傳圖片就可以搜尋出相同或相似款的服飾,然後就是購買和社交分享了,還有好多達人分享的明星同款共翻閱挑選。收錄了海內外100多家主流時尚電商商品。更專業的說法可以這麼講:通過新一代影象識別搜尋和深度學習技術來挖掘移動網際網路海量影象資料中潛在的商業資訊。

  我們很快匯聚了曾經在名企名校和極客小夥伴們。“我辭職了,不領薪水來和你一起改變世界吧!”這是我收到的最動人的話了。我公司的帆帆,從巴克萊投行辭職,用一年半時間周遊世界五十多個國家,雅思8分上了劍橋,鋼琴十級,樂隊指揮。她曾經在瓜地馬拉做義工,薩爾瓦多街頭做搖滾歌手,在肯亞支教,搭車從中國到英國。人人都有夢想,可大多數人只做夢,而她馬上就去實現。

  每一個在你的生命裡出現的人,都是有原因的。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上帝派他們出現,是為了幫你成為你想成為的人。自己的成長、心性的磨鍊、能力的提高,就是創業路上最好的禮物。有時候,上天沒有給你想要的,不是因為你不配,而是你值得擁有更好的。

  "和解"夢想與現實

  冰冷裡也有溫暖,俗世裡也有童話。

  創業不容易,可能99%的公司都會在殘酷的社會中死掉。可能你的朋友不看好你,投資人挑戰你,對手打壓你,創始人要對所有人負責,所有人的問題你要解決,功勞是大家的,失誤是自己的,最困難的時候你要傾盡所有,鼓勵大家。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碎,這個社會更殘酷的現實是,有時它讓你三觀盡毀,逼你變成你最討厭的那個人。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得的嗎?

  當你真正愛上某個事物,才開始學會怎樣去愛這個世界。

  有一次,為了沿途的風景,我高興地搭乘灰狗巴士從洛杉磯開往舊金山。在抵達終點的前十分鐘,被小偷偷走了我的錢包,所有的現金、銀行卡、駕照、ID都丟了。我只能滯留美國,周遊,和投資人聊我的Idea…也因為這個不得不滯留,我瞭解了大大小小的創業公司,遇到扎克伯格、馬斯克等大佬,和拉美、印度、猶太等創業小夥伴混在一起,也拿到了第一筆天使投資。

  最近不少投資界人士提醒創業者警惕ABCD輪死、IPO後死。就像生命一樣,如果僅僅為了結局,我們可以從出生直接走到死亡。時光贈與它包裹住的禮物,我們不帶遺憾地前往。或許,登山者死在山上,戰士死在沙場,創業者死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結局。

  我創業以來不領薪水,堅決不亂花投資人錢,不稀罕頭等艙和上流社會生活,但對優秀人才絕不吝嗇。馬航出事後,我出差乘坐最最便宜的馬航,結果被拍磚“千萬別乘馬航了,投資人要嚇哭了,應該給你買保險!”想想有道理,就再不買馬航了,後來馬航又出事了。

  大家都在吐槽北京霧霾的時候,只有我興奮地說北京是個夢幻憧憬的城市,能回到北京吸霧霾,過前途未卜的生活,大抵對創業都是真愛吧。直到霧霾導致我咳嗽發燒,每天被寒風吹得瑟瑟發抖,雪上加霜的是,投資協議只差簽字,卻因為泡沫論等大環境變化投資人又選擇觀望,在這樣的窘境中,因為堅信,我把我所有的錢都投了進來,而天使也揮著翅膀降臨。轉眼間北京陽光普照藍天澄澈。

  黑客攻擊,報道被對手刪,被對手手機助手無理由下架,我們都遇到過。強大的對手和巨大的壓力反而讓我們更團結,徹夜解決問題。困難的時候,沒有一個人失去信心或要離開,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我不是一個人在奮鬥,我揹負的是整個團隊的期望和理想,也因此我必須拋棄曾經懦弱的自己並堅信這些無非是沿途的風景和小插曲,就像陳歐說的“暗箭是先行者的榮耀”。

  睡辦公室、上線前幾天每天凌晨4點把同事挨個送回家,也是尋常小事,我們是氪空間孵化器從上千的專案裡選出來的提供免費服務十幾個團隊之一,在那裡大家互相打氣。有一次凌晨一點半我離開那裡回家,發現還有成員全在的團隊,於是又雞血滿滿。

  我曾經出過車禍,在床上一個月幾乎不能動,每天只有做夢,而後來這些夢幾乎都實現了;曾經關鍵時刻腳踝骨折;曾經被騙子騙慘;曾經彈盡糧絕……每一次絕境都會激發對生命的熱愛和珍惜,對夢想的渴望和行動。創業路上也是一樣,遇到各種各樣的事,險象環生的,毀掉三觀的。

  曾經在澳洲乘直升飛機,在空中挨著我的艙門開了,險些掉下來;那一次雲南山路雨崩,一個巨大石塊如精確設計般砸到了我的車前面2米處。還有在普吉島遇到地震和海嘯,所有的人都拋下行李和一切向山上狂奔。是誰設計了死亡的局,是誰又在關鍵時刻阻止這一切的發生?我在那些時刻都是無比平和的,我知道了要學會接受,接受自己,接受無常,和生命的虛無。

  所有的挫折,都只是我們在創造過程中,不得不妥協的一些事罷了。你要先不顧一切地相信你想要的,然後再談妥協。到最後,死亡也只是不得不妥協的最後一件事。

  “為什麼不躍出去?”- 這是世界上最高笨豬跳跳61樓窗戶上的標籤。 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挑戰自己,躍入未知?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不需要理由去做一件瘋狂的事?你還記不記得你上一次讓自己瘋狂的去愛?然後你發現,也許恐懼不是真實的。

  我們的創業公司也一樣,度過死亡谷,開始快速發展,成為了投資人追逐的物件。

  請記得你有一個夢想,抓住它,不要讓自己後悔。哪怕曾經支離破碎,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微茫,用你全部的愛去追求,它一定會如你所願。你拼命的努力,成全更好的自己。終有一天,你會從醜小鴨變成白天鵝,你會發現那個更美好更強大的自己,值得擁有所有的美好。

  二:

  90後女研究生開情趣網店月入上萬

  從上研究生開始,90後女大學生蘇夢就開始接手錶姐的一家網店。每個月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收入讓她過著比多數同學都寬裕的生活。只是,她從未讓同學們到店裡捧場。因為,這家是一家情趣網店。所以,蘇夢選擇悶聲發財,守住這個“祕密”。

  來網店買避孕套的女性居多

  蘇夢的家在山東青島,在重慶讀研究生時,表姐提出將自己經營的一家情趣網店免費讓給她做。“當時,表姐特別忙。我讀研究生期間,有很多閒暇時間。她直接讓我接手這家店,我覺得這是個賺錢的機會。”蘇夢的父母聽說女兒要接這樣一家店,非常擔心,怕她會學壞。但蘇夢很堅持,父母也便漸漸妥協。

  蘇夢店裡的商品包括避孕套、自慰器具、潤滑油、情趣內衣等。上課之餘,她便在宿舍裡開啟筆記本,自己當客服。“其實,很多人都是不諮詢,直接下單購買。”蘇夢接單後一般就通知工廠發貨,她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客服和推廣。“我也會仔細檢視一些產品說明,以便詳細給客戶做出解答。”購買者諮詢時,多是詢問避孕套是不是正品,器具會不會對面板不好之類,並沒有情色話題。蘇夢做客服時,也非常注意避開同學的視線。雖然大家都是成年人,但大多數都未婚。如果同學知道了,或許會對她有不一樣的看法。

  店裡賣得最好的商品是避孕套。蘇夢發現,購買避孕套的多是女性。“男性關注的是情趣,女性還會考慮安全。很多女性不好意思去超市購買,而很多男性也不會主動準備,導致很多女性願意上網購買避孕套。”蘇夢說,這也反映了女性自我保護意識的增強。

  這個行業有時推廣比產品重要

  靠著這份“兼職”,蘇夢每個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多的時候可以上萬,堪比一個普通白領的收入。為推廣店裡生意,蘇夢嘗試過刷單,後來還試過在淘寶網頁側面打廣告,並推廣了一些買避孕套贈跳蛋的活動。“月銷量一度超過了2萬。做情趣用品的生意,有時候推廣比產品還重要。”

  蘇夢說,她的供貨商也是個女生。“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圈子裡女生居多。大多數人都不會讓周圍人知道自己經營這樣一家店。”也有一些女店主會大方公佈自己的真實身份,還有人會在微信朋友圈裡進行銷售。“我覺得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有一些形象好的女店主還會附上自己的照片。”

  “有人認為,女性拋頭露面去銷售情趣用品是在利用色相換取銷量,但我倒不這麼想。”蘇夢說,有這種想法的人本身就帶著一種強烈的男權色彩。蘇夢認為,在這樣一個觀念日益開放的年代,女性從事情趣商品行業是一種趨勢。男權社會只尊重男人的性權利,卻為女性設定了性的枷鎖,扭曲了女性的性觀念和行為。讓很多女性在潛意識裡壓抑性慾,排斥性慾,認為“性冷淡”的女性才正常。

  女店主偶爾冒出“怪想法”

  雖然開了一家情趣用品網店,蘇夢依然像普通女生一樣喜愛韓劇,閱讀純愛小說。但她也有一些同學們看不懂的“怪想法”。比如,她曾和媽媽商量去收養一個嬰兒。母女二人甚至真的去當地一家兒童福利院看孩子,但後來因家人未達成一致意見而作罷。

  想法大膽出挑,有些時候表現得還相當女權,但和一些女權主義者不同,蘇夢認為,男女特有的性別氣質不應被抹殺。“有的女權主義者倡導酷兒理論。所謂酷兒,即跳脫男女的兩分模式。酷兒認為,他們只是生理性別是男或女,但社會性別是不確定的、流動的。我不反感社會的中性化趨勢,但同樣認為社會性別不應被抹殺。世界上,有男人,有女人,也有一些中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多元。”

  生活中的蘇夢是個比較大膽的女生,曾鼓起勇氣對自己喜歡的男生表白。“其實,在我表白前,我覺得他也很喜歡我。但當我表白以後,他卻表現得較為冷淡。”蘇夢說,這個經歷曾經讓她十分苦惱。她開始覺得,還是有很多男生無法接受女生的主動。“很多男性會認為,主動追求男人的女生不值得珍惜,或者是不夠含蓄。”今年夏天,她從重慶某大學順利畢業,並進入了濟南的一家媒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