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創業致富故事

  創業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業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看看那些女人創業的故事,學習她們,找到自己創業致富的道路。那麼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80後女研究生a把騎行的愛好變創業專案 年營業額60多萬

  她是一位長相清秀,看起來嬌嬌弱弱的80後女孩兒,卻迷上了對體力要求較高的戶外騎行,並在海南將這一愛好變成了事業。

  她叫侯姝媛,重慶工商大學研二女生,侯姝媛憑著一股子闖勁兒,白手起家,成立了“517騎行驛站”。如今,驛站廣獲騎行者好評,年營業額60多萬元。

  一起來看80後女孩侯姝媛騎行創業的故事

  愛好變事業,填補市場空白

  春日裡,怒放的三角梅爬滿了門口的鐵柵欄,將眼前這棟藍色外牆的別墅掩映得格外漂亮。掛在柵欄上的一輛自行車和木製招牌,提醒著路人這裡是騎行者之家。

  “現在這麼好看,可當初這裡卻像個‘鬼屋’。”侯姝媛調皮地笑著。她開啟電腦裡的照片,記者看到這裡曾是一棟半拉子別墅,連門窗都沒有,足有一人高的雜草將房子包圍,建築垃圾堆得滿地都是。

  改變,始於一次騎行。

  2013年1月,為慶祝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束,侯姝媛來海南環島騎行。租車時,她認識了租車行老闆、海南萬寧小夥子陳啟程。生於1984年的陳啟程,大學畢業後在一家公司上班,因愛好騎行,工作兩年後毅然辭職開起了自行車出租行。共同的愛好讓這兩個年輕人一見面就覺得格外親切,遂一起環島騎行。

  騎行中,侯姝媛發現,海南全省沒有一家把租車和住宿結合起來的驛站。“海南氣候好,環境美,每年12月到次年3月,約3萬國內自行車愛好者到海南環島騎遊。如果我們開一家集住宿、餐飲、租車為一體的驛站一定有市場。”聽到侯姝媛的這一想法時,陳啟程拍手叫絕。

  此時,陳啟程剛在海口新埠島租下一棟破別墅,準備裝修後作為自行車倉庫和員工宿舍。這一計劃因侯姝媛的倡議而改變,倆人決定就地把別墅裝修為驛站。

  一個是準備入學的研究生,一個是連年虧損的小老闆,兩個合夥人都一窮二白。“你看我們這些房門上分別掛著‘資金短缺’‘缺口太大’‘預算不足’的牌子來取代房號,紀念開辦驛站時缺錢的窘境。”侯姝媛帶著記者在驛站一邊參觀一邊介紹。為了省錢,陳啟程甚至跑到工地上蹲點半天,仔細觀察電焊工如何作業,然後連續幾晚在網上找相關視訊自學電焊技術,自己硬是把院子上的一個大鐵架焊了起來。

  經過半年的努力,2013年7月,海口517驛站開業。沒鋪瓷磚的水泥地板被擦得鋥亮,色調明快的小裝修讓人覺得溫馨如家,40個床位乾淨整潔,100輛自行車整裝待發。

  夥伴變愛人,共圓青春之夢

  驛站成立一個多月,生意慘淡,前來住宿、租車的旅客寥寥無幾。經過與多位騎友溝通,侯姝媛找到了原因。“遊客來之前大都在網上訂好自行車和住宿,我們幾乎沒做推廣,所以生意不好。”侯姝媛說。於是,她開始嘗試在各大網站論壇特別是騎行論壇上推薦自己的驛站。

  “每天早上6點左右就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上網宣傳驛站,與騎友溝通交流,留下驛站的地址和自己的手機號碼。”回想起當初那段當“營銷員”的日子,侯姝媛依然覺得幹勁十足。

  經過多次推介之後,生意開始有了起色,陸續有騎友過來租車住宿。“硬體不足,服務來補。”侯姝媛說,熱情周到的服務是驛站一大特色。因為兩人都愛好騎行,熟知海南情況,能給每一位騎友提供詳盡的騎行攻略。驛站的名字很快在騎友中傳開,甚至韓國、哥倫比亞的友人都慕名而來。現在,驛站的牆壁上滿是可愛的塗鴉和旅客留言,由於來的客人太多,連天花板都被寫得密密麻麻。

  在驛站的創辦過程中,侯姝媛發現身邊這個木訥的“理工男”動手能力強、人品好。而陳啟程覺得身邊這個“女漢子”有主意,能吃苦。共同的愛好,共同的事業,讓侯姝媛和陳啟程由夥伴變成了戀人,進而變成了夫妻。

  現在“海口517騎行驛站”有500輛自行車,兩人在三亞還開了一家直營店,在文昌、博鰲等地有3家加盟店。說到新年打算,侯姝媛表示下一步將在環島騎行的中線和西線開5至10家驛站,到時候騎友就能享受到更加便捷的服務,同時在跟旅行社洽談合作,擬推出騎行旅遊專線等。

  二:

  王桂娣:女大學生兼職當導遊月入萬元

  有位女生相當出名寒假兼職掙得萬元,學旅遊的她,要給導遊正名,不當野導也能賺錢

  春節,不少大學生還“混跡”在拿紅包的梯隊裡,浙江師範大學職教學院旅管專業大三學生王桂娣,已經是第6年,給父母置辦好裡裡外外的新衣裳、新鞋子,還給他們每人包了一個大紅包。

  出手大方,需要有堅強的經濟基礎。王桂娣是個學生,但在國內導遊圈裡,她已是有6年“導齡”的老導遊了,從17歲在紹興景區兼職做解說員開始,她的行情一路看漲。如果假期持續做兼職導遊,她一個月能賺一萬多元,賽過不少專職導遊的月收入。2012年元月,她的收入就過萬元了。

  這讓她在浙師大,成為很多學弟學妹膜拜的物件。

  月入萬元,錢是這樣賺來的

  月收入平均過萬,野導吧?一般人聽到,都容易這樣質疑。

  “像我們做兼職導遊,一般會掛靠某家旅行社,不會單獨找客源。”王桂娣很大方地與記者分享了她的萬元收入組成:

  行業裡,給兼職導遊每日的導服費用,在100元~200元之間浮動,能拿多少,看歷年來的聲譽、客人口碑。像王桂娣這樣的“老導”,一般都能拿下每個旅行社的上限。有的旅行社,甚至在帶團結束後,忍不住嘉獎她,給到300元一天。

  所以按照一個月帶團出遊20天算,導服費,就有5000元左右。“如果不是帶散團,帶政府團或者企業團,一般我還能拿到1000元左右的小費。”

  然後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導遊佣金,“這部分費用,我們都會和遊客說明白,一般是帶他們到定點商鋪消費,我們提取3%~5%的佣金。”

  很多人覺得,導遊帶團出去,“油水”吞到盆滿缽滿,其實佣金這部分費用,並不是導遊賺錢的大頭,“一來,很多遊客希望去的地方,跟我們沒有分成協議。比如我剛剛帶的海南團,遊客到最後要求買水果。旅行社就沒有特定的商家,也沒有安排這個行程環節,但是我看航班時間還早,於是就和司機師傅商量,帶著客人去了一個大型水果市場,這樣的服務都是沒有額外收入,甚至要貼錢的。”

  對導遊來說,要拿高薪,最關鍵還是要做好服務,“這就跟出場價一樣,幹得好,在行裡就有資格叫板,自然不愁收入。”

  導遊地位,她是這樣幹出來的

  什麼樣的服務在導遊行裡算精湛?

  王桂娣舉了個例子。有一年夏天,她帶了個53人的大團,從紹興出發,到朱家尖玩。原本夏日去海邊避暑,想著很清涼,沒想到趕上出遊高潮,去的路上大堵5個小時。

  遊客都快揭竿起義了。

  “夏天堵車,遊客非常心煩,抱怨持續不斷。”王桂娣帶這個團的時候還不到20歲,她冷靜下來,先向旅行社申請,大巴全程要開空調。“因為旅行社早就跟司機結了賬,所以,出現這樣大堵車的意外情況,司機如果全程開冷氣,損失會非常大。但當時的情況是,再把遊客關在"蒸籠"裡,大家都得吃不了兜著走。”

  車內一清涼下來,遊客有點安靜了。王桂娣還不能閒著,她得讓這漫漫無期的堵車時間變得生動。於是她拿起話筒,使勁渾身解數,載歌載舞,拉客人表演、遊戲,“哎,我"個人演唱會"開完,三小時過去了,居然還在堵喲。”

  於是,王桂娣先讓一車玩HIGH了的客人休息,自己還得緊繃著神經,一邊關注路況,一邊下車買了一箱礦泉水上來。這邊,王桂娣又給旅行社掛了個申請電話,要求改變中餐地點,“得離咱們堵著的地方近一點,另外,餐標要上調,得撫慰客人"受傷的心靈"嘛。”

  “其實吧,當了導遊才發現,雖然我去過全國的城市,亞洲也跑了不少國家,但要正兒八經遊覽一個地方,憑導遊的身份,還是安不下心的。”王桂娣自稱她現在提前進入更年期,出行時非常焦慮,客人的吃、住、行、購……都要反覆思量。

  “我的閱歷、收穫,確實很大。走了那麼多地方,還和各行業、各年齡段的人打了交道。有閒錢來旅遊的人,肯定是收入穩固、素質還不錯的,他們的很多日常言行,都給我很多啟發。”

  王桂娣曾經帶過一個飛機團,一家三口和爺爺奶奶一道出門,奶奶和媽媽都出自教師家庭,非常有教養,“每次吃航空餐,奶奶都會要兩份飯,她是為我拿的,她說幹導遊特別辛苦,不吃沒力氣……這些小舉動,真是讓我很感動,也是我人生的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