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影畫的創作創業

  一池清水,幾滴顏料,到了26歲女孩楊思懿手裡,就變成魔術般的神奇表演———清澈透明的水面上隨意灑上顏料,筆尖觸水緩緩遊走,紅色、黃色花瓣躍然而出,一朵燦爛的太陽花在水面浮現……這就是水影畫,楊思懿的最愛。

  水影畫到底是什麼?

  是使用水和油脂類顏料運用油水分離的原理進行高技巧的繪畫表演的藝術形式,用底部投射有白光的透明容器盛水,然後在水面點滴油基的彩墨或顏料,用針筆進行引導塑形。形成不斷變化的美輪美奐的形象或者唯美的花紋,給人以深刻的視覺體驗和哲學感悟。表演結束後用宣紙輕鋪水面,可將水面上的畫進行拓印儲存

  在楊思懿畫臺下,幾束柔和的白光從玻璃缸底照出,直接透過水麵。只見楊思懿用畫筆在調色盤上攪動,蘸些顏料,向水中隨意拋灑點滴。柔和的水影間,幾個墨點漸漸暈開,她用筆輕輕一撥,在水面上的各種色彩中勾勒出花瓣圖案,接著在正中點出一個紅色圓點,圓點中依次點上黃色、藍色,寥寥幾筆,一朵八瓣花在水中呈現。

  “紅花還需綠葉襯托。”說著,楊思懿蘸上綠色顏料,一抖動手腕,水面的花瓣下頓時“長”出幾片綠葉。在輕微水波紋的盪漾中,“太陽花”躍然水上,幾十秒後水面靜止,畫卷由此定格。“水中瞬息萬變,相同的構思在具體操作時必須隨機應變,因此沒有一幅水影畫是完全相同的。”楊思懿放下畫筆,在水面上輕覆一張宣紙,“水中花”立即拓印在紙上。短短几分鐘,一幅美輪美奐的水影畫出爐。

  痴迷 辭職鑽研水影畫

  26歲的楊思懿是甘肅蘭州人,高中畢業後自費到中央美院進修繪畫,2006年考入西南大學美術學院學習雕塑。

  2009年8月大學畢業後,為了在白天有充分的時間“搞藝術”,她進入沙坪壩區一家音樂酒吧工作,3個月後,成為酒吧經理。

  今年初,楊思懿在網上偶然瀏覽到一個視訊:一位叫黃珠琳的人在水面上用顏料作畫《青花瓷》,這就是水影畫。楊思懿瞭解到,早期的水影畫唐代時就在中國出現,後來傳入西域,但國內失傳,這次上海世博會土耳其館有藝術家表演,重新將這門古老的藝術帶進它的發源地,黃珠琳就是國內鑽研摸索水影畫的第一人。

  “我大學畢業設計就是創作水墨雕塑,即是將墨汁滴入清水,再用樂隊演奏音樂的聲波衝擊水面形成水波,讓墨汁在流水中形成不同造型……這種水影畫與我當時的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瞬間萬變,顏料隨形而動,水隨顏料而散,圖案變化萬千,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最後,她乾脆辭去酒吧高管的優厚工作在家揣摩。

  攻關 琢磨半年獲配方

  楊思懿的畫臺上除了一個方形玻璃容器,還擺著調色盤和七八個陶瓷酒杯,大小不一;筆筒裡插著幾支形態各異的畫筆。“玻璃缸裡的清水混合了一定比例的粘合劑,酒杯裡是按比例調製的特製顏料,畫筆也是自制的,必須要很方便地把蘸著的顏料飽滿地滴在水面上。”楊思懿說:“學習水影畫沒有現成的資料,我只有照著網路視訊摸索,掌握水影畫的關鍵在於顏料的調配。”楊思懿說,水影畫使用水和油脂類顏料,其實就是運用油水分離的原理進行作畫,因此顏料顯得尤其重要。

  剛開始,楊思懿在調製顏料上進行了無數次嘗試,“顏料比例不當,或直接溶入水中或沉入水下,都達不到漂浮在水面上的效果。很快,一缸清水就渾濁了,只得倒掉換清水。頭幾個月,一天下來得倒掉20多缸水,每個月用水量都是三四十噸,水費都繳得我心疼。”

  通過半年多摸索,楊思懿終於掌握了一套比較科學的顏料配方和水影畫繪製本領。

  楊思懿說,她目前已能完成花草、人物、風景在內的10多個場景的水影畫作品。

  對於水影畫的前景,楊思懿信心滿滿地說:“水影畫一定會有市場,我已經設想將它引入婚禮中,由畫師在婚禮現場作畫,用投影儀將整個作畫的美妙過程向賓客展示,最終拓印下的水影畫可以送給新娘或神祕嘉賓,我想一定會引爆現場賓客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