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網際網路思維創業
網際網路驅動的創新是中國經濟謀求新增長動力的主要方向,網際網路創業也變得前所未有地接近普通大眾。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於的相關文章,希望對讀者有所幫助啟發。
:網際網路創業,80%的成功有跡可循
提到國內網際網路企業的成功,就像馬雲所說的:“每家企業的成功方式都不同。”百度崛起於搜尋、騰訊稱霸於社交、阿里號令於電商、小米緣起於粉絲、樂視得益於生態……每個網際網路企業都有著不同的基因,他們的成功與企業自身天然的基因有著密切的關聯,這也是創業者所難以模仿學習到的。但是我們認真思考研究過後會發現,網際網路企業在成功上80%都是有跡可循。
一、創始人獨特的個性
提到國內這些成功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馬雲、雷軍、周鴻禕、劉強東、王興……我們會發現他們都有著非常獨特的個性,而正是這種個性讓其形成了獨特的個人魅力。在創始人的個人魅力影響下,企業也聚集了更多的人才。他們相信跟著公司的創始人,能夠有很好的未來。
儘管每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創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但是他們身上卻都有著驚人類似的品質,敏銳的商業洞察力、明勢、執著但不固執、執行力、膽量等,除了這些主要的品質之外,很多成功企業創始人還具備非常強的學習能力、自我反省能力等。
二、堅持產品為本
網際網路創業,是一個以使用者為中心的創業,產品體驗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使用者的去留。很多創業者之所以失敗,就是沒有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度非常差。縱觀國內這些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都非常重視網際網路產品的使用者體驗。很顯然,要打造好的產品使用者體驗,自然就離不開技術的支援。
一個好的產品體驗,離不開兩個技術因素,一個是團隊內部的技術實力和產品設計能力,另一個則是要善於藉助外部公司的技術實力。對於團隊內部技術實力的打造,這個關鍵在於技術團隊的建設,但是對於外部公司的技術實力,這就需要選擇一些專業技術實力雄厚的公司。拿目前國內諸如BAT、小米、滴滴、餓了麼、京東、美團、360、微信、陌陌、釘釘、糯米等公司應用產品的通訊功能來說,他們就選擇了容聯的通訊服務。
容聯的通訊服務是把專業的通訊能力打包成API介面,讓web、桌面及移動應用可以方便地嵌入通話、會議、呼叫中心、簡訊/智慧呼叫、移動IM五大功能。從而讓這些網際網路產品輕鬆實現了網路通話、IM、語音驗證碼、語音通知、語音對講、語音會議、視訊通話、視訊會議、呼叫中心、營銷外呼、智慧IVR等20多種專業通訊能力。在目前國內超過80%的網際網路企業都在使用容聯的通訊服務。容聯所提供的雲通訊服務,正在成為網際網路企業的新標配,這樣既提升了企業效率,也節約了成本,最為重要的是提升了產品的使用者體驗。
三、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
提到商業模式,可能每家公司的商業模式都會有所不同。其實縱觀國內大多數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在最開始都是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比如當年騰訊QQ後來才摸索到了遊戲,百度搜索也是之後才有了競價排名廣告,阿里巴巴是通過誠信擔保金衍生出了支付寶現金流。從這些大公司的成功案例來看,好的商業模式都是不斷摸索出來,如果他們一開始就擁有非常好的商業模式,反倒很容易就會被一些實力更雄厚的對手模仿,最終可能導致失敗。
並不是所有好的商業模式對於每家網際網路公司都非常適合,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所有模仿者都能輕鬆實現成功了。提到商業模式的模仿,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一向都喜歡模仿美國,但是一味地照搬往往都會失敗,因為中國與美國的網際網路環境有差異,而且不同公司之間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網際網路商業模式非常多,一家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必須要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而適合企業自身的商業模式,往往都是一些非常簡單明瞭的模式,並非那些複雜多變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越簡單清晰,越容易得到市場和投資人的認可。
四、出奇的營銷策略
一個好的產品,如果缺乏一個行之有效的營銷策略作為支撐,很難最終走向市場。當然,也許有的企業會說,我們公司沒有做過任何品牌宣傳,完全是憑藉著產品的口碑,一步一步做起來的,但是又有幾家公司的CEO敢拍著胸脯說自己的產品從來沒有做過任何宣傳?不可否認,成功有偶然因素存在,但是成功需要更多的必然因素。
小米憑藉著粉絲營銷的模式,很快成為了網際網路公司新貴。雖說蘋果才是粉絲營銷的卓越者,但是小米在國內市場成功地開創了屌絲粉絲營銷,並在短時間內迅速崛起。隨後模仿小米做粉絲營銷的,卻鮮有如小米成功,反而將這種粉絲營銷給做爛做臭了。一個再好的營銷策略,如果人人都用,就會變得平淡無奇,也達不到營銷的效果。
至於樂視,今天生態的成功離不開樂視的娛樂範營銷。與很多公司拉某位明星代言不同,樂視則是直接通過拉娛樂明星入股樂視生態產業,成功地借明星效應將樂視生態迅速放大,樂視的市值也開始一路飆升。要想獲得巨大的成功,出奇的營銷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五、一個好漢三個幫
前面我們提到了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離不開他們創始人獨特的個性,除了最核心的創始人之外,這些公司創業之初的創始人團隊也至關重要,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從阿里的十八羅漢到騰訊的五虎上將、百度七劍客、小米七位聯合創始人等,我們都可以看到一家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離不開創始團隊的支援。
取天下在於得人才,尤其是骨幹人才。一家成功網際網路企業的創始人不可能什麼都會,什麼都能做,每個不同的工作範疇需要交給不同專業的人來做,這就需要搭建一個團隊班子。很多創業者,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就是由於一開始的創始團隊沒有找好,這導致團隊後期的工作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
而對於一家公司的團隊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團隊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團隊中所有人的心都往一個方向,力往一處使,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儘管每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成功又有很多不同之處,但劉曠個人認為,創始人個人魅力、團隊凝聚力、高使用者體驗的產品、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出奇的營銷策略是這些網際網路成功企業所具備的五大主要共同要素,網際網路創業缺乏其中一項,最終都很難走向成功。
:“網際網路+”創業,怎麼“+”
“網際網路+”很火,創業很熱。
“再不創業就老了!”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潮下,憑著對網際網路新技術的敏感和青春的激情,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網際網路+”創業的大軍。
什麼是“網際網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端計算、大資料、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這表明,“網際網路+”,就是要在傳統行業與網際網路新技術之間建立連線,利用網際網路資訊科技對傳統行業進行升級改造,使傳統生產方式網際網路化。
這只是從巨集觀概念上對“網際網路+”進行的闡釋。而對於那些熟稔網際網路的年輕人來說,進行“網際網路+”創業,最難的可能並不是“網際網路”的這一部分,“+”號後面的那部分以及怎麼“+”或許才是更難搞定的。
如今,說起網際網路創業,“低門檻”似乎已經成為共識。但從另一方面看,低門檻的背後,是不足10%的創業成功率。而低成功率的背後,往往是天馬行空的想法多,而能落到實處的鳳毛麟角。有人指出,其原因就在於不少創業者對傳統行業瞭解得不夠徹底,作出的很多設想不切實際。
創業圈有一句話廣為流傳:“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的確,如今在網際網路之風的勁吹下,各行各業都在掀起革命,網際網路金融、網際網路農業、網際網路醫療等等遍地開花。青年創業者對網際網路技術的敏感度毋庸置疑,但由於缺乏在傳統行業深耕的經驗,對於“+”號後面的部分的理解以及怎麼“+”往往還是致命缺陷。而另一方面,深耕傳統行業的企業家們也並非都在坐以待斃,等著被網際網路來革命,“網際網路+”同時也正倒逼著傳統行業進行“+網際網路”的革命,這種激烈競爭更是讓年輕人的網際網路創業增添難度。
當下,隨著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援,年輕人進行網際網路創業越來越容易,創業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但在追求“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同時,似乎也應當腳踏實地地向傳統行業學習經驗。畢竟,大風吹過之後,一切總會落地,出落成鳳凰的畢竟是少數,如若不慎,恐怕落下的將是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