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貸資金運動規律

  信貸經營決策者該如何把握信貸經營的原則做出正確決策,以達到銀行信貸經營的目標這一問題展開的。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信貸資金按照其特殊形式,其運動的一般規律是:以發展社會主義商品生產、滿足社會需要、提高經濟效益為根本目的,以償還和收取利息為條件,以銀行為出發點和歸流點的價值特殊運動。信貸資金運動是與社會再生產運動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是以銀行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從銀行吸收存款到收回貸款本息的全過程中,中間插著一個社會再生產過程。當信貸資金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轉變為企業經營資金以後,信貸資金不間斷地從貨幣資金、生產資金和商品資金依次轉換,並呈現出雙重支付、雙重回流的特點。第一次支付是銀行將貸款貸給企業,第二次支付是企業用信貸資金支付購買原材料和收購產品價款。第一次迴流是企業取得銷售收人,第二次迴流是銀行收回貸款本息。信貸資金只有完成雙重支付和雙重回流,才能周而復始地不斷運動。

  信貸資金的來源

  在中國,信貸資金是全民所有制企業流動資金的主要來源,也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信貸資金的運用是否適當,對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必須嚴格控制信貸資金的投量和投向。信貸資金的投量控制得當,有利於幣值的穩定和市場商品供求在總體上的平衡。因為信貸資金的投量直接影響對國民經濟的貨幣供給量,因此,必須在保證貨幣流通量適應生產和商品流通需要的前提下,確定貸款的規模。信貸資金的投向控制得當,有利於改善國民經濟結構和提高巨集觀經濟效益,有利於支援和促進各部門、行業、企業的發展。

  信貸資金的安排

  由於中國的信貸資金和財政資金都是國家統一安排運用的資金,財政預算收支是否平衡,對信貸資金的平衡有著重要的影響。在財政收支基本平衡並略有節餘時,信貸資金來源相對比較充裕;而當財政收支發生赤字時,由於財政向銀行借款和透支,往往給信貸資金的平衡帶來困難,造成信用的不正常擴大,使貨幣供給量不正常增加。因此,保持財政收支和信貸收支的綜合平衡,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信貸的基本原則

  安全性原則

  指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的過程中儘量建設和避免信貸資金遭受風險和損失。

  流動性原則

  指商業銀行在經營信貸業務時能預定定期限收回貸款資金或者在不發生損失的情況下將信貸迅速轉化為現金的原則。

  收益性原則

  指通過合理的運用資金,提高信貸資金的使用效益,謀取利潤最大化,力求銀行自身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