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種植荷蘭菊

  荷蘭菊為頭狀花序,密生,花期8-9月份,花色有藍、紫、紅、白等。它應該怎麼種植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種植荷蘭菊的方法。

  荷蘭菊的種植:播種前準備

  合理選擇地塊

  荷蘭菊是旱作物,需選擇交通便利、靠近水源的地塊。要求質地疏鬆、土粒細碎、透氣性較好、pH6.5~7的沙土或沙壤土。

  選擇優良品種

  據該地的多年種植,一般選用荷蘭進口種子,品種為Fogus、Tabor、Vintor等,其容易栽培管理。

  荷蘭菊的種植:播種

  播種方法

  大面積播種選用播種機播種,播種深度1cm,播後檢查覆蓋厚度。如遇雨天,可人工手播補充。

  適時播種

  抽薹,營養生長轉化為生殖生長,失去了肉質根的作用;播種過遲,根莖越冬受損,影響肉質根的質量。

  精量播種

  在畦上,按行距30cm進行條播,一般每畝用種50~60g***2.5~3萬粒***。

  及時覆蓋

  播種後先澆水、再蓋草,蓋後注意檢查出苗和溼度情況,適時揭去覆蓋物,防止高腳苗。這樣可預防高溫曝晒和暴雨沖刷對荷蘭菊的影響,確保苗齊、苗勻。

  及時間苗

  1次間苗在5~6葉期進行,株距6~7cm,用小刀輕輕割去要間去的苗;第2次間苗在9~10葉期進行,株距13~15cm,可把苗連根輕輕拔去。同時結合清溝,鬆土、除草。

  荷蘭菊的種植:日常管理

  修剪和摘心

  荷蘭菊是耐修剪植物,通過摘心和修剪可促使花朵繁密。

  施肥和澆水

  栽種前應施足基肥,生長期每2周追施1次稀薄餅肥,促使生長旺盛。同時酌情澆水,天旱時要及時澆水。

  病蟲害

  在栽培中發現病蟲害要及時噴施藥劑。荷蘭菊一般易感染白粉病,種植時不宜過密,注意控制溼度和通風,一旦發現染病要及時噴施藥劑。

  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耐寒性強.也耐乾旱和炎熱,宜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上或腐葉土。

  分根法多在春季4月至5月間新芽生長後進行,將根掘起,用刀分割,每塊應保留3個至5個芽,然後栽植、踩實、澆水。扦插法一般在5月至6月間,剪取嫩梢長5釐米至6釐米,有3節至4節的作插條,插床以沙質土或粗沙為好,適當遮蔭,保持溼度,插後半月左右即生根,待根生出後即可移於露地栽培或上盆。

  盆栽應用肥沃的培養土,將分株或扦插的小苗上盆,注意澆水,及時追肥,多用人糞尿、豆餅水、馬糞水等。小苗用肥少,可7天至10天追肥一次,秋後肥料加濃,花蕾形成後應4天至5天一次。生長期按需要應及時修剪。花後,剪去地上部分,將盆放置在冷室越冬。如在暖房中,可將植株從盆中扣出,栽到30釐米深的池內,擠在一起,上面覆土或蓋草越冬。

  其露地移栽多在春季4月至5月進行,選向陽、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整地時要充分施堆肥或廄肥為基肥,栽好踩實、澆水。出苗後或開花前在根四周開溝施肥,澆透水。平時天旱時要注意澆水。在生長期間按不同的栽培目的可以進行幾次修剪整形,進入9月後不應再修剪,防止剪掉花蕾,影響開花。其易發生蚜蟲、紅蜘蛛,主要危害葉片和莖部,造成葉片枯黃,影響生長,可用樂果1000倍至1500倍液防治。

  荷蘭菊的種植:注意事項

  選陽光充足、通風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期每半月施肥1次、夏季進行整形摘心,促使多分枝,多開花,但植株不宜過密,否則易發生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