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銷類網站推廣事例分析

  市場資訊是現代人類社會的重要資源。案例分析是取得市場資訊,進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那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一:

  海爾:自主經營體和員工創客化

  我瞭解到,張瑞敏近幾年來一直在研究海爾作為一個傳統工業企業如何實現轉型。張瑞敏講要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升級傳統制造行業,他最近提出一些理念。

  第一,平臺化企業與分散式管理。他認為企業總部應該是一個平臺,進行資源的整合、運籌,形成一個生態圈,進行全球資源運籌與人才整合。

  第二,人單合一自主經營體。這個在海爾推行了差不多七八年了,以使用者為中心的人單合一雙贏模式。所謂人單合一雙贏模式,就是他運用會計核算體系去核算每個員工為公司所創的價值,依據你所創的價值來進行企業價值的分享,這叫雙贏。這種模式就使幾萬人的企業在內部形成了無數個小小的自主經營體,員工自我經營、自我驅動。

  第三,員工創客化。海爾現有專門的創業基金、有合作的投資公司,員工只要有好主意、好點子,公司就可以給你資金成立專案組,鼓勵你組建隊伍去創業,而且讓你持股。這樣的話,企業內部就能變成一個個創業中心。在網際網路時代,員工的創造力需要發掘和發揮,你只要給他資源,他可能就能做成功一個專案,或者一個企業。海爾倡導員工創客化,那將來有可能在內部創業出幾百個公司來,那海爾就變成一個創業的集合體,這時候企業的利益就不再簡單地來自於做家電了,它圍繞它的整個價值鏈,什麼都可以做。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海爾很多新型的公司就都是員工創業的成果。

  第四,倒逼理論與去中心化領導。所謂“去中心化”就是讓消費者去成為訊號彈,讓消費者倒逼員工提升素質、開發市場,讓員工做CEO做的事情。每個人都是中心,人人都是CEO,管理者成為資源的提供者。強調企業不要提“以某某某為核心”,而是每個員工都可能變成核心,人人都成為自主經營體。

  第五,利益共同體與超值分享。海爾提出,你只要超越你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我就讓你分享這個超越的價值,建立分享的利益公共體。

  像海爾這種傳統企業,它已經在用網際網路思維來做產品和服務,用網際網路思維在做管理。張瑞敏提出,海爾要實現轉型升級就必須砸碎舊組織。所以2013年海爾就提倡企業平臺化、員工創客化、使用者個性化的“三化”改革。企業平臺化是指總部不再是管控機構,而是一個平臺化的資源配置與專業服務組織。同時還要管理無邊界、去中心化,後端要實現模組化、專業化,前端***就是員工***強調個性化、創客化。而且張瑞敏最早提出“時代組織”的概念,大家可以看到海爾的從商業模式到組織和管理的一系列創新舉措。

  二:

  華為:縮小經營單位,打“班長的戰爭”

  華為最近組織的變革做得比較多,任正非提出,“簡化組織管理,讓組織更輕更靈活,是我們未來組織的奮鬥目標”。華為最近所做的一個大的改革,就是提出“班長的戰爭”。華為將從中央集權變成小單位作戰,“通過現代化的小單位作戰部隊,在前方去發現戰略機會,再迅速向後方請求強大火力,用現代化手段實施精準打擊”,這就是所謂班長的戰爭。

  要實現這種改革,就是要建立子公司的董事會。過去華為為什麼要中央集權呢?就是要組織集團衝鋒,因為我們火力不夠,即企業的資源不夠,所以得把整個企業的資源集聚在一起形成強大火力去衝鋒。那麼現在不一樣了,現在企業的品牌資源、資金資源、客戶資源都有了,這時候就需要變陣,要把集中的權力下放,企業的一些重大經營決策就要下放到子公司董事會,而不再是集團的董事會來。

  強調“班長的戰爭”,並不是說班長可以為所欲為,而是需要資本的力量監督,需要董事會來監督班長。所以任正非提出,我們既要及時放權,把指揮權交給一線,又要防止一線的人亂打仗,監控機制要跟上,所以要建立子公司董事會,由子公司董事代表資本實現對經營者的監督。

  任正非認為企業管理要學部隊,他認為部隊的組織機構是最具有戰鬥力的。像美軍早就把作戰單元變成旅,以旅為單位,作戰能力更厲害。美軍內部還在改革,未來的方向是作戰單元有可能從軍直接管到營,一個班的火力配置要達到一個旅級的配置,以後炮火就是跟著你的班長,提高一線的綜合作戰能力。

  縮小作戰單元,讓前方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戰爭,提升一線的綜合作戰能力,總部變成資源配置和支援的平臺,這是華為組織變革的一個趨勢。

  所以華為現在提出要簡化組織管理,讓組織更輕更靈活,五年以內逐步實現讓前方來呼喚炮火;要縮減組織層次,縮小規模,幾個組織合併成一個組織,進行功能整合,以便於快速響應前方的呼喚。

  當年美國打伊拉克,美軍組建了“三人戰鬥小組”。第一個叫資訊情報專家,他帶著先進的裝置就可以測出這個地方有多少兵力,確立敵人的目標方向後,把情報傳遞給火力戰鬥專家;火力戰鬥專家根據他的情報來配置***,然後報告給戰鬥專家;戰鬥專家可能就是一個少將,他計算出必要的作戰方式,按照軍部授權,直接指揮前線炮兵開火,這就是“三人作戰小組”。當然三人小組並不是說只有三個人,每個人可能又帶領一個小組,但這三人小組本身來講又是一個小組,是一個綜合作戰小部隊。

  縮小經營單位,我認為這是未來組織變革的一個趨勢。往往企業一做大就面臨很多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搭便車、混日子的人越來越多,佔著位子不作為、不創造價值的人越來越多。那在網際網路時代,要快速捕捉機會、響應市場,組織就必須得精簡、簡約,而不是搞人海戰術,使得每個人都成為價值創造者,使每個人都能有價值地工作。

  這就需要改變我們整個的組織結構和組織模式,總部是要求提高專業化整合與管理能力,一線則是要提高綜合作戰能力。大家看到,不管是網際網路企業小米,還是傳統企業海爾及華為,所進行的變革都是在走向組織精簡扁平化,強調速度,強調客戶價值導向。

  組織結構不再是過去的傳統的金字塔結構,企業的權威也不再是行政權威,它包括專業權威,也包括流程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