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水果店能賺錢嗎
水果店,現在大街上到處都是。不同的是規模大小。雖然水果店起點低,但經營起來也並非那麼容易的。那麼開水果店賺錢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詳細瞭解下吧。
開水果店賺錢嗎
水果店、水果攤兒如今遍佈於各生活小區和各大超市。經營水果店,門檻似乎不高,但經營規模卻相差甚遠。有的是在街邊擺水果攤,有的是和副食店一起聯合經營,也有水果專賣店。每逢夏天,街上還有專門賣水果的卡車,相當於一個流動水果攤。
規模不同,經營的水果種類自然也不相同。一般街上的小攤販主要是賣蘋果、橙子等普通水果,這類水果的保鮮期長,不容易放壞;副食店會增加香蕉、西瓜、柚子等節令水果;水果專賣店的品種更多一些,規模大的除了普通水果外,還會賣一些進口水果,規模小一點的,也會有芒果、哈密瓜等進價較高的水果;在卡車上經營的流動水果攤兒則主要是做體積比較大的時令水果,比如菠蘿、柚子、西瓜、哈密瓜等。
按消費者觀點,如果要買水果就肯定不會心疼錢的,但肯定要找那些水果新鮮美味服務良好不短斤少兩的商家去買。反推則可以明白什麼樣的水果店最賺錢了,站在消費者的立場去看去想,那麼肯定很容易把事情做好的。
各種水果當中,蘋果、橙子等普通水果的利潤較薄,而芒果、葡萄、桃子等時令水果就較有賺頭。進貨的時候,特別要注意品種搭配,普通的水果大約要進70%,時令水果進30%。普通商販每個月也就賺一千多的樣子,而且要看規模走,有擺個攤兒賣的,成本就一兩百塊,收益還行。如果是店鋪式的,投入在幾千到幾萬不等。規模不同,利益也就不同。
開水果店賺錢嗎?據一名水果店老闆介紹,經營水果,規模越大成本越高——一般擺個地攤兒只需要一百多元錢,而在副食店經營水果的成本不到2000元,如果開一家水果專賣店,根據進貨品種,投入在4000元到10萬元之間。
選擇開店的位置,對於一個水果店而言,至關重要。據小編觀察,在醫院附近有很多水果專賣店,而且規模較大,主要經營進口水果;而在居民小區附近,也是水果店集中的地方。
至於經營方法就比較靈活了,不過一定要注意的是,水果是應季商品,並且是消耗品,一次不要進貨太多,還要儲存得當,可以添設冰箱用於冷藏水果,一般來說,適合水果的儲存溫度介於攝氏7度~13度,有些水果需要更低的溫度,例如蘋果、葡萄、桃子、李子、柿子等。不過不是每種水果都適合放進冰箱保鮮。有些水果天生“怕冷”,像一些原產於熱帶的香蕉、芒果、木瓜等,放入冰箱反而會受“冷害”,造成果皮上起斑點或變成黑褐色,破壞水果品質和風味。
辦出特色
1、瞭解各種水果的營養價值和醫療價值,印成資料,散發給顧客。
2、瞭解市場情況,把水果店開在農貿市場,或者附近。
3、從工商局開始,辦理各項手續。
4、不要只想過老闆癮,自己當老闆兼工人。從夫妻店,親戚店起步。
5、訂一份當地小報,瞭解市場動向和顧客需求。
6、聯絡固定進貨渠道。
一名做了10年水果生意的店主說,現在水果生意利潤很薄,毛利大約20%。如果經驗不足,進的水果損耗較大,很可能一分錢都賺不到。
據稱,進貨時特別考驗進貨者的眼光。在進蘆柑時,只靠品嚐是沒什麼用的,識貨的人能看出蘆柑水分足不足,甜不甜,裡面的核多不多;而香蕉則是靠觀察外表了,主要是看其外表有沒有壓傷。據介紹,進貨的時候,掌握這些竅門就是賺錢的關鍵。
水果店經營密碼
水果店與大超市相比,優勢在於便利,與小地攤兒相比,優勢在於誠信。經營者在水果店開辦之初,首先應該確定好水果店的經營方案和相應原則,以便更好掌握水果店經營優勢。
方案一:低檔蔬菜水果超市。蔬菜水果超市在農貿菜市場或大型居民區租一處面積20—30平方米的門市房;辦理營業執照、工商稅務及衛生管理等;製作放蔬菜水果用的敞開式多層大托架;併購買竹筐、菜簍、塑料盆、塑料袋、保鮮膜、剪刀、包裝繩等;還應該購買小型噴霧器或灑水器,用來噴霧灑水,以防菜晾乾或失水風乾;再製作一個醒目的大招牌,準備流動資金2000元左右,總投資估計為6000—9000元即可。
方案二:高檔蔬菜水果超市。店面能夠採用全封閉式的玻璃屋設計。玻璃屋和菜架的投入估計6000—7000元,空調2000元左右。門市房面積25—35平方米。廣告牌約300元,蔬菜盛裝及其粗加工用品和用具等約需1000元,總投資估計約1.4萬—1.7萬元。
祕訣1:色彩和主題搭配原則
水果的顏色豐富、色彩鮮豔,陳列的顏色適當組合、搭配,能充分體現出水果的豐富性,這是水果陳列的技巧所在。如:紫色的葡萄,紅色的蘋果、金色的橙子、綠色的啤梨搭配在一起會產生五彩繽紛的色彩效果。
祕訣2:防損耗原則
水果在陳列時必須考慮不同商品的特性,選擇正確的道具、方法、陳列溫度,否則將因不當的陳列而造成損耗。如桃子比較怕壓且容易生熱,所以陳列時不能堆放;蘋果對香蕉、獼猴桃等水果有催熟效果,放在一起容易導致其他水果過快變壞。
水果的陳列面積必須與週轉量比例適當。若比例過大,則水果在貨架的滯留時間長;若比例過小,則每日補貨的次數頻繁。此外,店主還要注意當前溫度、溼度下,此種水果所能維持的生命期。
祕訣3:先進先出原則
如果同一品種在不同時間分幾批進貨,先進先出是判斷哪一批商品先陳列銷售的原則。水果的週轉期短、質量變化快,堅持這一原則至關重要。
祕訣4:季節性原則
水果店經營具有非常強的季節性,不同的季節有相應的水果上市。因此水果的陳列應因時而變,將新上市的品種陳列在明顯的地方,更好滿足顧客的新需求。
水果店經營成功祕訣:低成本+好店址
業內人士指出,能搶到水果市場多少份額,關鍵在於採取的零售業態和營銷策略是否合理,是否為消費者接受。如果水果連鎖超市布點少,銷售量不大,物流管理不善,進貨成本價格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不能形成連鎖經營的規模效益。
百果園感到單獨依靠自己的力量形成規模太慢,於是利用特許經營,加速公司規模化、低成本的擴張。百果園目前已在深圳的52家連鎖店中,只有最初的6家是直營店,其它都是加盟店。
楊明昆認為,市場戰就是品牌戰,做連鎖經營必須打品牌。但做品牌對於水果單品零售來說很有難度,因為難以在同類水果中形成差別化。而建立自己的基地,專營自己的產品,都有助於品牌的形成。
有人說,零售業就是店址經濟,此話在水果連鎖中也再次得到印證。一個店址的好與壞,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將來的盈與虧。在選定一個店址前,最好做一個詳細的調查,判斷出該地區經濟狀況、人們的消費水平、人流量和車流量的大小等等。百果園的一個地處下沙村的加盟店,由於很多香港客人會經常光顧,經常要忙到凌晨兩三點鐘才收檔。小店的日均客流量達到3000多人,開業一個月便實現純利潤4000多元。整個小店投資還不到10萬元,店主預計一年多便可收回投資。"蹣跚學步"的水果連鎖要真正做大做強,並不容易,只有做到比大超市便利,比地攤誠信,價格有競爭力,才能突出重圍,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開店案例:
"大東門"地處杭州新華路上,150平方米的店鋪,一年租金近30萬元。2005年9月當樓姐下決心開出這家水果超市時,她丈夫卻堅決反對,理由很簡單:新華路上有不少服裝店,因為年年攀升的房租不得不關門歇業,向老微利的水果超市怎麼能負擔起這裡昂貴的房租?
"人的心思如果是活的,怎麼會把生意做死?"樓姐這麼認為。
近一年做下來,生意是沒做死,但寸土寸金的店鋪裡卻出現了一個"死角"-因為受到陽光直射,比較熱,一進夏天,顧客總不願意在店門靠左的一個角落多停留。
賣相不好的水果變的更有賺頭
於是樓姐花了2萬元裝修,購買裝置,一個鮮榨果汁店,在水果超市這個特別熱的角落開張了。"這個地方本來就要交房租的,空也是空著,這樣一來能增加一筆收入。"樓姐說,把這個原本不生利的地方變成小小"聚寶盆",自己做了反覆論證:一是新華路上沒有象樣的飲料店,二是街上買到的水果汁總是"名不副實",有些還加入了很多香精色素,而水果店可以就地取材,就連大商場裡的鮮果汁種類都沒有自己的店裡的全。加上現在最流行的"製作過程透明化",現做現賣,顧客肯定願意買單。而在這一年中,樓姐也觀察到,來自己店裡的顧客,不少是新華路附近公寓,寫字樓裡的外國人,他們對鮮榨果汁的需求格外強烈。
果然,鮮榨果汁店開張第一天就賺了500多元。附近一家韓國公司的老闆每天都讓員工來喝兩次鮮果汁。而樓姐心裡還有另一筆帳:到了夏天,水果每天的耗損高達5%-10%。"一些賣相不太好,像有個硬疤的桃子,隔日的黃瓜,也都可以拿來做鮮果汁的原料。"
自從水果店變成超市般的開放式貨架後,賣相不好的水果一直是店主眼裡的雞肋。通常它們有三條出路:或超低價賤賣,就像大超市每天晚上都會用"天天低價"來處理一批蔬菜瓜果;或無償分給周圍認識的朋友享用;或是等到真的無法銷售了,忍痛當垃圾扔掉。而樓姐卻讓這些好吃不好看的水果在榨汁鋪裡煥發"第二春"。
當天店裡的桃子標價2.8元/500克。做一杯鮮桃汁大約需要三個桃子,重400克左右,價值2.2元,作成果汁後售價2.5元,攤上製作冰塊的費用和人工費,雖然看似沒什麼賺頭,但仔細一分析,原本可以損耗或折價的絛子,能以優質桃的價格出售,一出一進就是一筆收入。
而據有經驗的水果店老闆透露,像"大東門"這樣的操作方式,其他每種果汁賺得不一樣,"像那些銷量大的西瓜,從果園直接運來的,原本成本就低,售價2.5元,賺得就更多了。"
看過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