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勵大學生創業的關鍵

  創業勵志照亮人生,大學生創業改變命運!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民盟5組委員整場小組討論都在圍繞一個話題進行———如何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這既是民盟**去年黨派大調研的題目,又是今年提交政協大會許多重要提案的主題,同樣也是民盟界別政協委員普遍關心的問題。

  鼓勵大學生創業關鍵究竟是什麼?8位全國政協委員各抒己見,觀點不同但一致認為當前支撐創新創業創富的政策措施、機制體制和文化氛圍皆有待改善。

  勇氣——徐輝委員認為,全社會要營造鼓勵創新、包容失敗的良好氛圍,保護好青年人的創業夢想和積極性,錘鍊他們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前進的勇氣,引導他們做好持久準備、經歷風雨迎來成功。

  公平——趙振銑委員認為,鼓勵大學生創新創業關鍵政府要主動作為,為大學生提供便利,營造出公平的競爭環境,對於市場前景好的專案要進行資金上的支援幫助。

  團隊——歐陽明高委員的學生當中有很多已經創業成功成為企業老闆,最大的一家企業已經擁有上百名工程師,但也不乏創業失敗的案例。他認為學生創業成功的原因在於能夠形成強有力的團隊配合能力,善於管理的、擅長技術的、懂市場的都要有且彼此理念一致,而失敗的例子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彼此之間的發展理念出現了分歧。

  資金——賀林委員認為,資金是創新型企業生存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創業初始階段如何保證企業的資金鍊安全是必須向大學生傳遞的知識,現金流是剛剛孵化出來的創新企業走向市場藍海的生死線。

  環境———戴曉鳳委員認為,大學生創業形成的企業都處於起步階段,失敗率往往很高,無論是國有資本還是社會資本,對於創業企業的投資都是具有很大風險性的,必須有極為敏銳的嗅覺。政府需要給予創新以極大的政策支援形成良好的環境氛圍。

  專業———王東林委員認為,創業的關鍵在於創新,而大學生創新能力不足是目前高等教育面臨的嚴重問題,學生必須在學校階段就打牢基礎,真正掌握創新本領,確實有經得起市場檢驗的創新成果,而學校方面也得完善專業、課程設定,讓學生確實能“學有所長”。

  保護———康耀紅委員當年就是在海南建設初期參與到海南的創業專案當中的,他認為當前必須加大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力度,切實保障創新成果能夠形成效益,全社會形成完善健康的科學評價體系,從而使真正有前景的創業專案能夠形成規模。

  闖勁———李成貴委員年前網購了一批花菇,感覺味道很好價格也很便宜,經過與店主的交流得知是一位大學生回鄉創業經營起了家鄉的特色農副產品。他認為,這種敢於捨棄尋求在城市發展、堅定信心回鄉創業的闖勁值得鼓勵,必須有這股有舍有得的勁頭創業才能成功。

  大學生要有知識、有闖勁、有團隊精神,政府要主動積極作為真心幫扶企業發展,社會要有寬容失敗、鼓勵創新的環境氛圍,8位委員雖觀點各異,但組合在一起就涵蓋了當下大學生創業的關鍵所在。

  大學生創業的注意事項

  1. 積極利用現有資源

  不少在職人員都選擇了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領域創業,工作中積累的經驗和資源是最大的創業財富,要善於利用這些資源,以便近水樓臺先得月。對能幫你生存的專案,要優先進行考慮。不要在只能改善形象或者帶來更大方便的專案上亂花費用。

  切不可誤用資源,在職老闆不能將個人生意與單位生意混淆,更不能吃裡扒外,唯利是圖,否則不僅要冒道德上的風險,而且很可能會受到法律的制裁。在你的地盤,時間、金錢和才能任由你使用。但是,如果亂搞一氣,你的生意就會逆轉而下。

  2.自己業務渠道

  有些上班族有投資資金或有一定的業務渠道,但苦於分身無術,因此會選擇合作經營的創業方式。如果你需要合夥人的錢來開辦或維持企業,或者這個合夥人幫助你設計了這個企業的構思,或者他有你需要的技巧,或者你需要他為你嗚鼓吹號,那麼就請他加入你的公司。這雖能讓兼職老闆輕鬆上陣,但要慎重選擇合作伙伴,在請幫手和自己親自處理上,要有一個平衡點。首先要志同道合,其次要互相信任。不要聘用那些適合工作,卻與你合不來的人員,也不要聘用那些沒有心理準備面對新辦企業壓力的人。

  此外,和合作夥伴之間的責、權、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書面文字,有合作雙方和見證人的簽字,以免起糾紛時空口無憑。

  3. 細緻準備必不可少

  創業是一項龐大的工程,涉及融資、選項、選址、營銷等諸多方面,因此在職人員創業前,一定要進行細緻的準備。

  通過各種渠道增強這方面的基礎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創業專案,為創業開一個好頭;撰寫一份詳細的商業策劃書,包括市場機會評估、贏利模式分析、開業危機應對等,並摸清市場情況,知己知彼,打有準備之仗。

  不要對未經試驗的創意隨手扔在一邊。如果用這種創意來做生意,也得留心其中可能的陷講。自問一下:你是否得花大力氣來宣傳你的產品或者服務?你具有足夠的財經資源、技能、人手和業務關係嗎?找錯潛在銷售客戶--你沒有必要在那些沒有決策能力的人身上浪費你的時間。

  4. 儘量用足相關政策

  政府部門有很多鼓勵創業的政策,是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和支援,創業時一定要注意“用足”這些政策,如免稅優惠、在某地註冊企業可享受比其他地區更優惠的稅率等。這些政策可大大減少創業初期的成本,使創業風險大為降低。

  5. 經商之道,以計為首

  所有商業經營活動,如果從表面上來看,好像是一種僅僅同物質打交道的經營活動,但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今天的"食腦時代"裡,商業經營活動實質上已經變成了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智力角逐,是一場"鬥智鬥勇"的"智力遊戲",是人與人之間的謀略大比試。因此,正如古代軍事家所說的"用兵之道,以計為首"一樣,經商之道也應該以計為首。面對空前慘烈的市場競爭,你想要找準自己的立足點和切入點、站穩腳跟、生存下來、謀取利益、發展壯大,那麼,就必須首先考慮如何運用自己的商業智慧制定全面系統的、可執行的、可操作的和切實有效的經營策略和實施方案,以便確保每戰必捷,戰無不勝。

  6. 決策問題

  決策失誤時,不要對失誤過於敏感,你的失誤會帶來直接後果,如發錯貨可能致使一個客戶立刻與你斷絕關係。作為企業家,冒風險時,要謹而慎之。如果出現失誤,不要過於敏感。接受事實,從中吸取教訓。

  7. 不要被勝利衝昏頭腦

  你第一步的成功全靠你的創意好、時機合適、運氣不錯和良好的業務關係。不過,這一切隨時都可能離你而去。因此,不要太過自信,投入過量的資金,使自己陷入泥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