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中的無為而治與黑箱管理

  當今國內的管理者越來越重視管理與傳統文化的結合,從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中萃取精華,引導思想,開闊思路。“向老子學管理”是不少企業家自發選擇的管理課題。道家的哲學思想博大精深,老子哲學的最高範疇是”道”,“道”是宇宙的本體,是宇宙間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終根源。

  向老子學管理,首先就應領悟老子先哲提倡的“無為而治”,“無為”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為和無所作為的總和。按照自然的規律行事,一切工作就能夠通過道的執行自然而然地“功成事遂”,這就叫做‘無為而無不為’。反之,如果人們行事不順應自然而是憑自已的主觀意願違背自然而強為那就只會干擾、妨礙道的自然執行而招致失敗。

  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治理公司都應按照“道”的標準開展各項管理活動,“無為”是道家管理哲學的最高原則,它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1、“無為”是一個普遍適用於任何管理過程的原則,不論是政治管理、經營管理、軍事管理或社會文化管理,都概莫能外。

  2、“無為”的原則是適用於一切人的,但首先卻是對上層統治者尤其是對君主的要求。在公司治理方面自然是對應公司的第一把手。

  3、“無為”作為一個巨集觀的管理原則,意味著上層對基層的活動採取不干預、少干預的態度。

  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層尤其是企業的一把手,更應深入領悟“無為而治”的深刻內涵,看似簡單但卻極富深意,當企業家領悟了“無為而治”並開始用“無為”的管理哲學來治理公司,那麼無論對公司企業文化的建設還是公司治理都將大大降低管理成本,降低內耗,提高組織活力,因為無為的管理思想本就是要求管理者探索管理的規律和加強自身修養,尊重規律,逐步減少不合規律的作為、消耗和浪費,增加產出,提高效率。

  “無為而治”這種管理思想如何與管理手段結合呢?我推薦“黑箱管理法”。

  在控制論中,通常把所不知的區域或系統稱為“黑箱”,而把全知的系統和區域稱為“白箱”,介於黑箱和白箱之間或部分可察黑箱稱為“灰箱”。一般來講,在企業管理中廣泛存在著不能觀測但卻是可以控制的“黑箱”問題。比如,我們每天都看電視,但我們並不瞭解電視機的內部構造和成像原理,對我們而言,電視機的內部構造和成像原理就是“黑箱”。

  黑箱是我們未知的世界,也是我們要探知的世界。如何瞭解未知的黑箱呢?我們只能在不直接影響原有客體黑箱內部結構、要素和機制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黑箱中“輸入”、“輸出”的變數,得出關於黑箱內部情況的推理,尋找、發現其內部規律,實現對黑箱的控制。這種研究方法叫做黑箱方法。

  我們在前文中已提及:“無為”是在遵循自然的前提下,有所作為和無所作為的總和,企業的成長、發展也應符合企業所在行業的特點、規律,以及符合企業自身的使命、願景、價值觀。

  企業必須建立科學的人員管理機制,才能保證各項工作有效執行人的所思所想則相當於“黑箱”。如何正確對待“人心黑箱”,是人員管理的關鍵所在。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是一種主客體關係。

  對於剛接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來說,他唯一可能把握的可觀察和可控制變數,就是對被管理者的輸入和被管理者自身的輸出。在這裡,所謂輸入,就是向被管理者發號施令,貫徹管理者的意圖。所謂輸出,則是被管理者對輸入做出的反應。經過不斷反覆,管理者就能不斷接近被管理者的“人心黑箱”,最後揭示其內部狀況和規律,從而實現初級管理目標。

  黑箱理論告訴我們,人們觀察和控制的,只是那些人類目前的能力尚不能完全駕馭,但要使客體按既定目標變化,又必須駕馭的因素。這些因素一般是對整個客體的存在和發展起決定和支配作用的。管理者對那些於整個客體的存在和發展無足輕重的因素也根本不必過問。在實行這種目標管理方法時,管理者的主要職能是科學地確定被管理者應完成的任務和指標,併為之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作為保障。至於被管理者如何完成管理者下達的任務和指標,則應由被管理者實行自我控制,管理者不要直接干預。

  管理者少干預甚至不干預,可以使被管理者擁有較大的自我控制的權力,為他們發揮才幹留下充分的餘地。被管理者也不應事事請示,只有在事情本身已經越出自己職責範圍的情況下,才應請求管理者出面解決。在這個意義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應該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是管理者的管理藝術,管理者應主導方向,充分發揮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主動性,也正是“無為而治”的具體體現。

  例如:某公司總經理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可是管理效果卻並不盡如人意,員工工作沒有熱情,消極怠工,從不主動思考,只是應付領導交辦的事項,更無創新精神,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這位總經理沒有恰當地使用“黑箱管理方法”,從來不顧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在職責和功能上的區別和分工,越俎代庖,事必躬親,大包大攬,久而久之,員工們怨聲載道,人心不寧。

  只有科學地使用黑箱管理方法,才能充分發揮人員潛能,使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從而有助於實現組織的各專案標。達到“無為而治”的管理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