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種植的方法
鬱金香所散發的魅力使許多人士為之傾倒,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公園和遊覽聖地都少不了它。那鬱金香怎麼種植呢?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您有用。
鬱金香種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低溫處理才能正常生長、開花。一般正規出售的種球都是經過處理的,不過也避免不了一些黑心店家拿常溫球糊弄客戶,買之前要仔細詢問清楚。
種球在栽種前不要忘了進行消毒處理。福爾馬林、多菌靈溶液都可以。把種球浸泡在消毒溶液中30分鐘左右即可。另外根據需要還可以滴入幾滴赤黴酸,能促進種球發芽。
鬱金香種球外面有一層灰褐色的表皮,一般種植前剝掉表皮可以提高發芽生根速度,利於生長。
栽培用的基質土可以適當混合一些緩釋複合肥做基肥。如果沒有基質土,沙土也可以,要求土壤肥沃,透水透氣性要好。
種植之前先在花盆裡墊些基土,然後把種球放入。使種球放在正中,直立。種植深度一般為種球大小的1.5倍就行。根據花盆大小決定一盆種植幾棵。一般20cm的盆可以三角狀種植3株。
填土時,用手指適當按壓花盆周圍,可以更好地固定種球。正中種球部位不要按,否則容易損傷。按壓過後再鬆軟的填平就行。一般剛種植後立即澆一次透水,此後保持土壤溼潤直到發芽。
鬱金香的種植技巧
鬱金香性喜陽光充足、冬季溫暖溼潤、夏季涼爽乾燥的氣候,忌酷暑、溼澇。宜疏鬆、肥沃、微酸性、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忌鹼土和連作。具有夏季休眠,秋季栽植,冬季在土內生長的特性。生長開花適溫15℃-20℃,鱗莖夏季貯藏溫度20℃-25℃,冬季能耐低溫。
鬱金香以分球繁殖為主。6月份將休眠鱗莖掘起,晾乾後放通風陰涼乾燥處貯藏,到10月份進行栽種。栽種地點宜選擇土層深厚、背風向陽而又高燥的地方。深耕地後施入混合基肥腐葉土、餅肥及骨粉。上墊一層土,然後再栽種。覆土深度一般為10釐米-15釐米,栽後澆一次透水,入冬前再澆一次透水,寒冷地區,覆蓋稻草等物防凍。翌春幼葉萌發後10天-15天澆1次水,保持土壤溼潤狀態。展葉前和現蕾初期各施1次腐熟稀薄餅肥水或複合化肥。開花前往葉面上噴1次0.2%磷酸二氫鉀。花謝後,除預留種子的母株外,其餘的需及時剪除花莖,以便使養分集中供給新鱗莖發育。此時,澆水次數要逐漸減少,以利新鱗莖膨大和質地充實。
鬱金香亦可選擇矮型品種進行分栽。盆土宜用腐葉土6份、沙土3份、腐熟廄肥1份混勻配製。口徑20釐米的花盆,每盆可栽3株。自萌芽出土後,可每10天左右施1次稀薄液肥,孕蕾至開花前增施1次磷鉀肥。經常保持盆土溼潤狀態,放向陽處養護。
鬱金香的病害防治方法
防鱗莖腐爛栽培鬱金香,時常發生鱗莖腐爛現象,主要原因是:挖出的鱗莖,沒有晾乾,並附有帶病菌的泥土,貯藏期間溫度高、溼度大,適宜病菌繁殖蔓延,造成鱗莖黴爛;栽培時使用帶病菌多為鐮刀菌的土壤和未經充分腐熟的肥料,遭受病菌為害,造成鱗莖腐爛;盆土為粘性土,加上澆水過多,造成盆土積水,引起鱗莖受澇腐爛;起掘球根時間過早,新的鱗莖長得不充實,也易造成腐爛。防止鱗莖腐爛的方法,要根據上述發病因素,採取相應措施。
病蟲害防治鬱金香主要病蟲害有腐爛病、菌核病、病毒病、薊馬、茄無網蚜及根蝨等。
菌核病患病後鱗片上出現黃色或褐色稍隆起的圓形斑點,在內部略凹處產生菌核。病菌侵染莖部產生長橢圓形病斑,在地表處產生菌核。防治方法:一是栽種前進行土壤消毒;二是發病後立即拔除病株,並噴灑代森鋅500倍液。
病毒病病毒病是使鬱金香種質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為害鬱金香的病毒有多種,我國常見的有花葉病毒和碎色病毒兩種。花葉病毒使受害葉片出現黃色條紋或微粒狀斑點,花瓣上產生深色斑點,嚴重時葉片腐爛,要注意及時防治蚜蟲和剷除雜草。碎色病毒使患病葉片出現淡黃色或灰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有時形成花葉,花瓣上出現淺黃色或白色條紋或不規則斑點,在紅色或紫色品種上產生碎色花。其防治方法同一般病毒病,但種植地點要遠離百合。
腐敗病該病主要危害鬱金香鱗莖與植株。鱗莖感病後,開始出現水漬狀褐色斑點,之後使鱗莖軟腐。而植株感病後,下部葉子的葉尖與葉緣退色,莖呈紫色,莖基部皺縮,後使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鱗莖貯藏時,不能高溫高溼,並要注意通風,避免連作。發現病株與帶病的鱗莖要及時處理掉。感病初期及時用1000倍的70%託布津液噴灑。
根蝨在土中食害鱗莖,鑽入表皮內吸食汁液,造成植株生長衰弱或易於腐爛或誘發病害。將帶蟲鱗莖放在稀薄石灰水中浸泡10分鐘,取出後沖洗乾淨即可殺死根蝨。
碎色病是一種著名的世界性病害,該病分佈廣泛,是造成鬱金香種球逐年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感病植株的葉片上形成花葉,或淡綠色斑紋。重病植株生長不良,葉緣呈波紋狀或扭曲。鬱金香碎色病是由鬱金香碎色病毒所致,這種病毒通過汁液、桃蚜或其他蚜蟲傳播。在防治中,要噴灑殺蟲劑防治傳毒蚜蟲,發現病株要及時銷燬,另外鬱金香不要與百合屬植物毗鄰種植,以免相互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