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什麼原因

  停經包括原發性停經和繼發性停經2種,其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質性兩種。停經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停經的症狀有哪些?停經的治療方法是什麼?快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下吧!

  停經的原因

  停經是指從未有過月經或月經週期已建立後又停止的現象。年過18歲尚未來經者稱原發停經,月經已來潮又停止6個月或3個週期者稱繼發停經。停經的原因有功能性及器質性兩種。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失調所致的停經為功能性停經;器質性因素有生殖器官發育不全、腫瘤、創傷、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大多數女性停經的主要原因還是功能性停經。引起停經的原因很多很複雜。

  1、精神緊張:心理因素引起的女性停經最容易被人們忽視。女性的月經與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有著密切的聯絡,激烈競爭的環境和複雜的人際關係,使大腦神經系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精神的緊張、情緒的波動影響了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導致停經。

  2、過度節食瘦身:大腦的下丘腦部分存在著攝食中樞和飽食中樞。當厭食或主觀上強制性地要求減食時,大腦皮層就會發生強行抑制,長此以往,下丘腦的兩個食慾中樞便會發生功能紊亂,引起體重減輕。同時,還進一步影響下丘腦的黃體生成素釋放激素,使之分泌減少,進而使腦垂體分泌的促黃體生成素和促卵泡素也減少,因而發生停經。

  減肥瘦身、控制體重常常會造成“神經性厭食症”。一旦發生了神經性厭食症,體重下降很快,全身代謝變慢而低下,再想恢復體重和月經,將是十分困難的。因為這時已經喪失了食慾,對一切食物不感興趣,即使勉強增加食量,又因胃部排空變慢而感到胃部發脹難受等等。

  3、人流:刮宮手術損傷了子宮頸或是子宮內膜的基底膜,進而子宮頸內口粘連或子宮壁部分粘連,繼而導致停經。這時,因經血不能流出而瀦留於宮腔內,形成周期性下腹痛。臨床上,這種情況稱為繼發性停經。

  4、環境因素:是一種暫時性的內分泌功能紊亂,一般不超過6個月月經可自然恢復。

  5、垂體性停經:除停經外還有其他一些症狀,如產後大出血引起的席漢氏綜合徵,除停經外還伴有陰毛脫落,外陰萎縮等,垂體催乳素瘤引起者除停經外,還伴有乳房出奶水等。

  6、卵巢性停經:這類停經非常多見,如脫納綜合症、卵巢囊腫、卵巢腫瘤、多囊卵巢綜合徵、卵巢功能早衰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內分泌功能失調所造成的卵巢不排卵等。

  停經的症狀

  停經是指月經停止至少6個月。停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性停經。即婦女因某種生理原因而出現一定時期的月經不來潮,如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等;另一類是病理性停經,是指因某些病理性原因而使月經不來潮,可由全身性或區域性的病變引起。

  月經稀少也是月經失調的一種表現,與停經關係密切。月經稀少可分為月經過少與月經稀發兩種情況。正常月經週期是由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各個環節的內分泌功能所調節,如果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就會發生月經失調,有時導致停經。

  1、心血管症狀:如潮熱、出汗,這也是更年期綜合症的典型症狀,是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有人常述一陣熱潮從胸前開始直湧向頭面部,臉、頸及胸部面板呈瀰漫性發紅,可伴有頭暈、眼前發黑、心慌、胸部壓迫感,隨著面板溫度的上升,身上出汗,當汗被蒸發時又出現怕冷的感覺。潮紅、出汗發作的頻率及持續時間有很大差異,有人發作頻繁且時間長,有人發作稀少且短暫,發作時的情況如同潮水一樣,有起有落,故稱潮熱。也會有血管痙攣性疼痛,根據發病部位不同,有不同的表現,如“假性心絞痛”就是冠狀動脈痙攣引起的。也有人出現高血壓,多屬於神經性的,特點是收縮居高且波動明顯,並可引發陣陣頭痛、眩暈、心悸等。

  2、神經精神症狀:更年期婦女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心理上的變化,表現為情緒極不穩定,緊張而焦慮,失眠健忘、多疑,愛嘮叨。也有表現為抑鬱狀態,甚至出現自殺念頭,情緒消沉,悲觀、煩惱。有人有個性及行為的改變。

  3、月經及生殖器官變化:隨著卵巢功能的減退,絕經期的臨近,月經週期紊亂,經期延長,經量增加,甚至血崩,逐漸轉變為停經,也有人驟然月經停止。

  卵巢功能衰退,分泌雌激素越來越少,受雌激素影響的靶器官也漸漸退化,如外陰、陰道、子宮、輸卵管、乳腺等組織漸萎縮,骨盆底及陰道周圍組織漸鬆弛,變為老年性生殖器。

  4、突然絕經:少數婦女過去月經週期及經期一直正常,現在突然絕經;也有的週期正常,僅有幾次月經量逐漸減少,以後月經突然停止。據報道對282例自然絕經婦女進行觀察,發現其中40例突然絕經,佔14.1%。因此,多數為前兩種表現。

  停經的治療方法

  停經是指育齡有性生活史的健康婦女,平時月經週期規則,一旦月經過期,應考慮到妊娠。若停經2個月以上,則妊娠的可能性更大,停經是妊娠最早的症狀,但不是妊娠的特有症狀。

  閉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生理性閉經。即婦女因某種生理原因而出現一定時期的月經不來潮,如妊娠期、哺乳期、絕經後等,另一類是病理性閉經,是指因某些病理性原因而使月經不來潮,可由全身性或區域性的病變引起。月經稀少也是月經失調的一種表現,與閉經關係密切。月經稀少可分為月經過少與月經稀發兩種情況。正常月經週期是由丘腦下部-垂體-卵巢軸各個環節的內分泌功能所調節,如果任何一個環節發生障礙,就會發生月經失調,有時導致閉經。

  過早停經與體質差有關,合理地度過圍絕經期應該有規律地安排生活起居,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和勞動,精神上則應避免不良的刺激,減輕工作壓力帶來的緊張,學會放鬆,保持心情舒暢。注意加強營養和鍛鍊,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平時注意飲食,不要過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魚腥食物,注意均衡營養。多飲水。

  1、全身治療:全身體質性治療和心理學治療在閉經中佔重要地位。若閉經由於潛在的疾病或營養缺乏引起,應積極治療全身性疾病,提高機體體質,供給足夠的營養,保持標準體重。若閉經受應激或精神因素影響,則應進行耐心的心理治療,消除精神緊張和焦慮。

  2、病因治療:閉經若由器質性病變引起,應針對病因治療。如對宮腔粘連患者應擴張宮腔,隨即放置宮內節育器,同時給予雌激素使子宮內膜生長,防止重新粘連。診斷為結核性子宮內膜炎者,應積極抗癆治療。卵巢或垂體腫瘤患者診斷明確後,應根據腫瘤的部位、大小和性質制訂治療方案。

  3、性激素治療:對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卵巢功能早衰患者可用性激素作替代治療。應用性激素後出現週期性撤藥出血,酷似月經來潮,以此糾正其失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雌激素可促進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徵的發育;除對生殖器官產生效應外,還對下丘腦和垂體產生反饋而起調節作用。

  4、誘發排卵:下丘腦垂體性閉經而卵巢功能存在且要求生育者,可根據臨床情況選用促排卵藥。

  5、糾正全身健康情況:女性生殖器官是整體的一部分,因此全身健康將影響生殖器官的情況,故治療閉經應先糾正患者的全身健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