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溼熱體質

  近幾年溼熱體質人越來越多,溼熱體質形成與生活和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瞭解溼熱體質,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導致溼熱體質的原因以及緩解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導致溼熱體質的原因

  現代生活中,很多人的身體都處於亞健康狀態,而溼熱體質便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一種狀態。溼熱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居住環境、飲食習慣相關,其還可能跟吸菸、喝酒等不良生活習慣相關。那麼溼熱體質的具體原因是什麼呢?在臨床上,溼熱體質的症狀是什麼?溼熱體質的治療方法有哪些?下面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溼熱質的成因和先天遺傳、長期居住在比較潮溼的地方、平時喜歡吃油膩甜食,或者長年喝酒導致溼熱蘊藏在體內等有關。溼熱體質形成原因:熬夜、吸菸、喝酒;滋補不當;長期情緒壓抑;肝炎病毒攜帶者;長期在溼熱環境下生活。易患上痤瘡、帶下病、泌尿病、面板病、癬病、肝膽病、筋骨疲勞、脂溢性皮炎、膀胱炎、腎盂腎炎、黃疸等。 溼熱體質的原因具體如下。

  1、先天稟賦。

  2、嗜菸酒的,經常熬夜的,這種人外形不好看:牙齒黑,舌苔黃膩,滿嘴口氣,身上味道也大。長期帶下色黃,下體異味很大,白帶多黃。如果你抽菸喝酒 又熬夜,那你註定是個溼熱體質。註定你的外形不好看:煙熏火燎的面容,說話像唐老鴨一樣,口脣烏,一開口,牙齒是黑的,舌苔黃膩;滿嘴的口氣,甚至身上的 味道也很大。

  3、滋補不當,如吃很多銀耳燕窩冬蟲夏草。烏雞白鳳丸等,這樣的滋補不當,滋補過度會促生或者加重這種體質。

  4、長期情緒壓抑,借酒澆愁。

  5、肝炎病毒攜帶,肝膽是薄弱環節,肝膽疏洩不好,很多發現肝經膽腑等的症狀。

  6、長期生活在溼熱環境下,比如廣東。亞健康狀態特別多見於溼熱體質。

  溼熱體質飲食調理

  飲食以清淡為上,宜食用清熱化溼的食品,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不宜膏粱肥厚。

  主食,可選用富含礦物質的食物,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紅小豆、蠶豆、綠豆。肉食,可選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鴨肉、鯉魚、兔肉、鯽魚、田螺、泥鰍等。蔬菜,可選用富含有機酸、微量元素的食物,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白菜、芹菜、薺菜、捲心菜、萵筍、蓮藕、空心菜、蘿蔔、豆角、綠豆芽、莧菜、芥藍、竹筍、紫菜、海帶、四季豆等都可以常吃。水果,可選用哈密瓜、枇杷、橙子、梨、馬蹄等。

  專家建議用清熱利溼,肝膽疏達,保障二便暢通;忌熬夜,避免在溼熱環境下生活,衣服要穿天然棉麻內衣,冬季不能大量進補;少吃甜食、辛辣、肥甘厚味 食物,戒菸、酒,冬季不能大量進補。

  預防溼熱的方法

  1.日常保健

  溼熱證因熱往往依附溼而存在,所以應注意起居環境的改善和飲食調理,不宜暴飲暴食、酗酒,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溼內停或溼從外入,這是預防溼熱的關鍵。飲食上少吃甜食、甘甜飲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少喝酒***溼熱之性最大***。少吃肥甘厚味。飲食清淡祛溼。特別要戒除菸酒。多食祛溼的食物。多食祛溼的食物如綠豆、冬瓜、絲瓜、赤小豆、西瓜、綠茶、花茶等。

  2.食療

  ***1***材料乳鴿、山藥、茯苓、枸杞、桂圓、蓮子、紅棗、薏苡仁。做法:老火燉3個小時。功效:養心、健脾、補腎、益氣、祛溼。

  ***2***材料板藍根、豬腱、姜1片、蜜棗半粒。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3***材料土茯苓、水蛇仔、紅棗兩粒、姜1片。做法:水蛇當刂好切段,洗乾淨,飛水***用熱水稍微煮一下***待用。然後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紅棗、薑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4***材料鮮桑葉、豬腱肉、蜜棗半粒、姜2片。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然後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味。

  ***5***配料鯉魚1條,鮮竹筍,西瓜皮,眉豆,生薑、紅棗各適量。特色:祛溼降濁,健脾利水。適用於身重睏倦、小便短少;及高血壓有溼熱脾虛證候者。竹筍是一種低脂、低糖、多纖維素的食品,具有促進腸道蠕動、助消化、防治便祕之功效,也有防癌的作用。操作:竹筍削去硬殼,再削老皮,橫切片,水浸1天;鯉魚去鰓、內臟、不去鱗,洗淨略煎黃;眉豆、西瓜皮、生薑、紅棗***去核***洗淨。把全部材料放入開水鍋內,武火煮沸後,文火堡2小時,加精鹽調味供用。

  ***6***配料中大泥鰍,雞胸脯肉,豬小排骨,玉米鬚,蔥1根,生薑數片。鹽少許,麻油數滴。泥鰍味甘性平,可補中益腎,可祛溼消渴;玉米鬚味甘性平,可平肝清熱,可利尿祛溼。與豬小排骨、雞胸脯合燉,對糖尿病、泌尿系統感染、疔瘡熱毒、高血壓、黃疸肝炎等有一定療效。操作:將泥鰍剪開腹部,洗淨,用沸水氽過,撈起,瀝乾。豬小排骨斬塊,裝入砂鍋,上置泥鰍。放入姜、蔥,加入適量沸水;玉米鬚用紗布紮緊,也置入砂鍋內。用文火煲至五六成熟時,放入雞胸脯肉絲,繼續煲至熟爛為度。食用時除去姜、蔥、玉米鬚,加入鹽、麻油調味。

  ***7***配料黃豆***大豆***,肉排骨。此湯有除溼熱、祛溼氣、腸胃燥結、解毒、治療腳氣、溼痺等功效。黃豆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等,少食長食有益,多食則令人肥胖。操作:黃豆先浸15分鐘,肉排骨洗淨後用少許鹽醃搽半小時,然後斬開放入煲中,加入黃豆、水4至5碗,文火煲至2小時,豆稔即湯成。

  ***8***配料白茅根、玉米鬚、紅棗、豬小肚。此湯可祛溼消腫。操作:將豬小肚洗淨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衝洗乾淨。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後,與白茅根、玉米鬚一起洗淨,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後,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9***材料淡菜***洗淨***,淮山藥,肇芡實,山斑魚約***用隔渣袋包好***。製法:清水適量,煲約3小時,調味食用。功效:清肺熱,除痰火,利尿去溼。適應證:肺臟燥熱,口淡舌白,喉癢,小便色黃,大便不暢等。

  ***10***材料大豆芽菜,節瓜1個,沙丁魚***或大眼雞魚***,生薑。製法:清水適量,煲約1小時,調味飲用。功效:清熱解溼,預防喉炎。適應證:身體煩熱,咽喉痛,小便赤熱等。

  ***11***材料老黃瓜約***去核囊***陳皮,粳米,鮮鴨腎2個***先出水***。製法:清水適量,煲約3小時,調味飲用。

  ***12***材料節瓜約,生薏米,淡菜***洗淨***,陳皮。即節瓜薏米淡菜湯,功效清暑利溼,健脾開胃。適應症:精神睏倦,小便不暢等。製法:適量清水,煲約1小時半,調味飲用。

  ***13***平安茶可溫和去溼、解熱、消滯、滑大便。方藥:綿茵陳,川忍冬,川加皮,夏枯草,藿香,甘草,谷芽。做法:3碗半水煎至1大碗服用,具有去溼消滯、清熱、平肝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