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苓白朮散的功效

  是什麼?參苓白朮散是生活中常常會服用到的中成藥,方中以人蔘、白朮、扶荃為主,有著益氣健脾滲溼等作用。下面來看看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1、是什麼

  參苓白朮散補脾胃,益肺氣。用於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氣短咳嗽,肢倦乏力。

  參苓白朮散補脾胃,有效治療脾胃虛弱,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髒白;脾陽虛主要表現在:胃腹冷痛,食生冷油膩就會腹痛腹瀉,大便稀;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胃陰虛主要表現在虛火上炎,口乾、容易飢餓,胃酸、隱痛不適,口舌生瘡等。

  除此以外,還有助於治療食少便溏,食少便溏不是指大便稀薄,而是指大便不成形,形似溏泥,俗稱薄糞。與腹瀉不同,一般排便次數可不增多,也可次數稍有增多;大便排洩不暢,或有排不盡的感受為大便粘滯不爽。兩者可單獨存在,有時也可交替發生。本症多見於脾虛。

  2、參苓白朮散有什麼副作用

  參苓白朮散是中成藥,成分中都是中草藥配方,所以按照規定的用量來服用藥品是沒有副作用存在的,對人們的身體也是沒有什麼影響。但是藥物長期服用的話對身體多少都會有傷害的。所以建議不要長時間的服用同一種藥物,過量的危害和長期服用的危害是差不多的。

  實驗研究對胃腸收縮功能的影響,實驗證明,本方小劑量可興奮腸管收縮,大劑量則主要引起抑制。小劑量可解除腎上腺素對腸管的部分抑制現象,大劑量又可解除氯化鋇或毛果芸香鹼引起的腸管痙攣。這一結果與本方補氣健脾的功能頗為吻合。本方對胃腸收縮活動的興奮和抑制作用,與劑量大小有關。方中部分藥物如茯苓、甘草、白朮及陳皮主要有抑制作用;個別藥物如桔梗主要呈興奮作用。提示本方似有一種以抑制為主,興奮為輔的胃腸活動調整劑。至於副作用,可能會引起食慾亢進、口乾舌燥及因多食導致肥胖。

  參苓白朮散的組方為白扁豆、白朮、茯苓、甘草、桔梗、蓮子、人蔘、砂仁、山藥、薏苡仁。方中人蔘、白朮、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湯***平補脾胃之氣。白扁豆、薏苡仁、山藥甘淡,蓮子甘澀,助白朮既可健脾,又可滲溼而止瀉。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運化,通上下氣機。桔梗為太陰肺經的引經藥,入方,如舟車載藥上行,達上焦以益肺氣。

  3、參苓白朮散怎麼服用

  現在大多數的參苓白朮散為水丸製劑,每袋6克。成人每次服6克,日服3次。兒童酌減。建議溫開水送服,古法以紅棗水和米湯送服,是為了增強補脾胃藥效。參苓白朮散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效果更佳。

  參苓白朮散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效果更佳,但是,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與參苓白朮散同服。

  總的來說,參苓白朮散飯建議還是在飯後開水送服,這樣對於身體來說是最好的,小編要提醒大家,如果對參苓白朮散等物質過敏的,就不能食用參苓白朮散。在使用參苓白朮散的時候,就應該觀察因為參苓白朮散引起的全身的作用,一旦身體出現什麼不適的情況,就一定要及時的停藥,並且和醫生聯絡。

  參苓白朮散的適合人群

  1、主治脾氣虛弱,溼邪內生,症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大便溏瀉,四肢乏力,形體消瘦,面色萎黃,舌苔白膩,脈象細緩者。

  2、亦治小兒脾疳,面色萎黃,形容憔悴,毛髮枯槁,精神萎靡,不思飲食,睡臥不寧,或脾虛水腫,或脾虛帶脈不固,白帶過多,綿綿不斷,如涕如唾者。

  3、西醫診為消化不良、慢性胃腸炎、附件炎、氣管炎等而見有上述證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療。

  吃參苓白朮散要注意什麼

  洩瀉兼有大便不通暢,肛門有下墜感者忌服。服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

  不宜和感冒類藥同時服用。高血壓、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嚴重患者及孕婦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宜飯前服用或進食同時服。

  按照用法用量服用,小兒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服藥二週後症狀未改善,應去醫院就診。對參苓白朮散過敏者禁用,過敏體質者慎用。

  洩瀉兼有大便不通暢,肛門有下墜感者忌服。服本藥時不宜同時服用藜蘆、五靈脂、皂莢或其製劑。不宜喝茶和吃蘿蔔以免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