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期不能吃什麼藥

  ?經期需注意禁忌有哪些?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

  1、甲狀腺素製劑。

  甲狀腺素製劑可能會造成月經紊亂,經期應該禁止服用。

  2、抗凝血藥。

  抗凝血藥可引起月經過多,甚至大出血,經期應避免使用,如香豆素、肝素、溶栓劑等。

  3、活血化淤的中藥。

  此類藥物不僅有抗凝、抗栓的作用,還能擴張血管、加速血液流動,因此會造成月經量過多。

  4、瀉藥。

  瀉藥如硫酸鎂、硫酸鈉下瀉作用較劇,可引起反射性盆腔充血,故經期應該禁用;其他腸胃動力藥,也應該慎用或忌用。

  5、減肥藥。

  減肥藥中多含有抑制食慾的成分,如果在經期應用,可能導致月經紊亂、多尿或排尿困難,或出現心慌、焦慮等,更有甚者會出現閉經。

  6、止血藥。

  止血藥如安洛血、維生素K等,能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促使毛細血管收縮,使用後會引起經血不暢。此外,還應慎用具有較強止血作用的中藥或中成藥。

  7、性激素類藥物。

  女性的性激素合成及代謝平衡與月經週期密切有關,因此,不可在經期使用性激素類藥物,以免造成月經紊亂。如雄激素能導致月經減少、停經、週期不規律等,黃體酮***孕激素***能導致乳房脹痛或陰道不規則出血。

  8、陰道區域性用藥。

  治療陰道炎症的洗液、栓劑、泡騰片等應暫停使用。因為在月經期間,子宮黏膜充血,宮頸口鬆弛,加上陰道里有積血,非常適於細菌生長繁殖,若此時進行陰道區域性用藥,稍有不慎就會導致細菌逆行侵犯子宮腔及子宮內膜。

  經期禁忌有哪些?

  1、經期不宜拔牙。

  為了讓經血順利排出,女性體內的血小板數目會下降,因而血液凝固性低於平常。此時拔牙會造成出血更多,容易引發感染,也會導致傷口不易癒合等問題。

  2、不宜坐浴、泡溫泉。

  因為月經期間宮頸口處於微開狀態,如下身泡在水中,水中的致病菌可經陰道上行進入宮腔導致炎症。另外,經期結束後三天內,子宮口仍未完全閉合,因此這段時間不宜泡澡。

  3、不宜穿緊身衣褲。

  月經期間如果穿緊身褲,會使相關部位的毛細血管受到壓迫,從而影響血液微迴圈,造成區域性水腫。另外,緊身褲也會增加會陰摩擦,容易引起會陰炎。建議經期穿透氣性好、吸溼性強的棉質內褲,著裝儘量寬鬆。

  4、不宜高聲唱歌。

  由於內分泌的影響,不少女性會在經期心情不好,有的女性也許會選擇去唱K宣洩一下。然而經期往往不宜高聲唱歌,因為經期高歌易致聲帶毛細血管充血水腫、聲帶變脆,容易讓聲帶的毛細血管破裂,從而導致聲音嘶啞甚至失聲。

  5、不宜吃生冷、過鹹的食物。

  月經期間吃生冷的食物或者喝冷飲,會影響子宮的收縮,使經血排出不暢,導致痛經等問題。此外,經期由於雌激素和孕激素平衡失調,水鈉瀦留和抗利尿激素過多,很多女性往往會變得煩躁、焦慮。如果吃過鹹的食物會加重水鈉瀦留,導致頭痛、水腫等問題。

  6、不宜劇烈運動。

  月經期間並非絕對禁止運動,但劇烈運動,如跳高、跑步等要儘量避免,否則會加重經期的不適,如腰痠背痛,甚至引起痛經和月經失調。而經期游泳更要避免,因經期宮頸口處於微開狀態,細菌易侵入宮腔,增加感染的機會,引起各種婦科炎症,因此月經期間不要游泳。

  7、不宜捶腰。

  不少女性經期會腰痠背痛,常常習慣性地捶打,以減輕症狀。經期捶腰導致的震動刺激,不利於子宮內膜的修復,還會致使盆腔進一步充血、血流加速,致使經量增多,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如果月經結束後腰背仍有痠痛,可能有盆腔炎、宮頸炎等婦科疾病,建議就醫診斷。

  8、避免飲酒及喝濃茶、咖啡。

  月經期間,女性體內的解酒酶比例減少,分解酒精的能力也相應下降。此時大量喝酒除了比平時更容易醉之外,酒精也難以排洩出去,並滯留在身體裡造成傷害。而濃茶和咖啡中含咖啡因較高,容易導致痛經、經期延長或出血過多。同時,茶中的鞣酸在腸道與食物中的鐵結合,進而影響鐵質吸收,引起貧血等問題。

  9、不宜過性生活。

  月經期間,宮頸口處於微開狀態,在經期性交,容易將外陰及會陰周圍的病菌帶入陰道、子宮頸甚至進入子宮,引起子宮內膜炎或急性附件炎***包括輸卵管及卵巢***及盆腔腹膜炎。另外,經期性交也可能導致脫落的子宮內膜逆流入盆腔引起子宮內膜異位症。以上種種病症可能引起經期血量增多、經期延長、痛經等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