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養胃的食譜

  每到夏季,很多人喜歡吃寒涼的食物,冰凍的飲料和食物,長期會對胃不好,因此養生十分重要、下面小編帶你瞭解,希望對你有幫助!

  :

  湯類食譜

  花椒蔬菜湯

  花椒是暖脾散寒的好食物。平時吃慣了寒涼食物,不妨做點蔬菜湯,比如西紅柿湯、紫菜蛋花湯,同時,可多放些花椒,這樣可起到很好的健脾暖胃的作用。當然,食涼後也可衝煮花椒水,加點紅糖調節口感,喝下可防脾胃虛寒。

  扁豆燉湯

  要想消暑,涼食、空調可起不了很大作用,吃些應季的新鮮蔬菜水果才是好辦法。李豔玲介紹,夏季吃些扁豆就很不錯,不僅營養價值高,還有健脾和中、消暑化溼的功效。扁豆炒肉絲是我們常吃的方法,但要說養胃,還是煲湯更好。將汆燙後的瘦肉和蓮藕、冬瓜、扁豆一起放入鍋中,文火煲湯即可。

  注意扁豆裡含有一些毒蛋白、凝集素等,生吃會出現食物中毒,因此,烹調的時候一定要煮爛一些,沒有生澀的味道才可以吃。扁豆雖能消暑祛溼,卻也不是人人都適宜,腎功能不好或者痛風患者儘量少吃。

  粥類食譜

  大棗桂圓粥

  如果因為吃涼導致脾胃不適,其實做個大棗桂圓粥也非常不錯,再放些紅糖,也可達到緩解脾胃不適的作用。

  大米熬粥

  脾胃受涼不適,可以熬點焦米粥“暖一暖”。南方溼氣較大,可以把大米放在鍋裡炒黃,然後取適量熬粥,不但可以助消化,還可以健脾利溼,促進食慾。如果感到心中煩熱、口渴,還可以在焦米粥里加入適量綠豆、西瓜皮或者蘆葦根,一起熬煮後食用,味道不錯,也好消化,還有清暑益氣、除煩止渴的作用。

  做菜食譜

  辣椒做菜餚

  夏天吃涼不妨適當吃些辣,而辣椒特別適合胃寒體質,因此可緩解寒涼食物對腸胃的寒涼刺激。當然,不要空腹,可隨菜餚共同食用。不過有胃病的人不可多食。

  炒菜寒熱配

  如果為了清熱祛暑而經常進食苦瓜、苦苣、空心菜、綠豆芽、茭白等寒性食物,那麼不妨多放些花椒、薑絲“爆鍋”,這樣可降低蔬菜寒性,也可減少寒涼蔬菜對脾胃的刺激。當然搭配辣椒、蔥等熱性蔬菜炒食也是不錯的選擇。

  還可以選擇生薑紅糖水

  生薑、紅糖都是溫中散寒非常好的食物,常食可暖脾胃、通陽氣。如果吃了寒涼食物,那麼不妨泡杯生薑紅糖水,可驅寒暖胃。另外也可經常備些薑糖,搭配寒涼食物先後食用非常有益。而如果吃涼不慎導致腸胃不適,及時喝杯紅糖水也會有很好地緩解作用。

  另外,不要一直吃寒涼的食物,西瓜、香瓜、山竹等,這樣對腸胃刺激很大,會導致腸胃不適。可和荔枝、桂圓、櫻桃、榴蓮等溫熱食物隔日交替食用,或每次各吃一半,這樣讓腸胃寒熱適中,也可避免腸胃不適。

  夏季胃病的偏方

  1、鯽魚椒薑湯:鯽魚500克,洗淨切片,水煮沸,加入豆豉、胡椒、乾薑、陳皮,空腹食之。不能下食,虛弱無力,胃部飽滿,遇寒則發,喜溫喜按,形寒肢冷者尤宜。

  2、姜棗飲:生薑5片、紅棗10枚,煎水代茶。

  3、椒姜粥:胡椒麵1克加入大米或小米50克中煮粥服。適於胃涼暴痛,遇冷痛甚,口淡乏味,泛吐清水者。

  4、陳佛飲:陳皮10克、佛手10克,水煎取150ml拌勻分3次溫服。適於胃部脹痛,痛竄脅背,噯氣痛輕,氣怒痛重者。

  5、雞蛋殼:取三個雞蛋洗淨,開啟後,留皮,爐邊烘乾,研細粉末備用,發病時內服,一次服完,溫開水送服下即可。

  6、柿子餅:選最軟的柿子3-4個,用開水燙一下,去掉柿子皮,加入少量麵粉,和成軟一點的麵糰,然後擀成小餅,外焦裡嫩,對有胃寒的人來說,隔三岔五的吃點,能去寒暖胃。

  夏季養胃的要點

  1、每日進餐定時定量不過飽;若有條件,最好少吃多餐,每天5-7餐。

  2、選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品;主食以麵食為主。

  3、可選用蒸、煮、汆、軟燒、燴、燜等烹調方法,不宜用油煎、炸、爆炒、醋溜、冷拌等加工食物。

  4、進食時應心情舒暢,細嚼慢嚥,以利於消化;根據自己的膳食習慣,配製可口飯菜;供給細軟、粗纖維少的食物。

  5、避免機械性和化學性刺激過強食物,機械性刺激增加對粘膜損傷,破壞胃粘膜屏障,如粗糧、芹菜、韭菜、雪菜、竹筍及乾果類等;化學性刺激會增加胃酸分泌,刺激胃粘膜,如咖啡、濃茶、烈酒、濃肉湯等。

  6、選擇營養價值高,細軟易消化的平衡膳食,如牛奶、雞蛋、豆漿、魚、瘦肉等,經加工烹調使其變得細軟易消化、對胃腸無刺激;同時補充足夠熱能、蛋白質和維生素。

  7、注意冷暖。俗話說“十個胃病九個寒”。因此脾胃不好注意冷暖很重要。尤其是現在正處於寒涼的秋季,氣候變化無常,有虛寒胃痛的病人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冷;少吃生冷瓜果等,如感到胃脘部發冷,可及時服用生薑茶。

  8、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致食慾下降、腹部脹滿、暖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於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