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日常飲食該怎麼調理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發作起來讓人頭疼難受,得了高血壓就必須注意日常的飲食,有哪些合理的建議呢?下面就由小編來介紹有關高血壓日常飲食的調理方法吧!

  高血壓日常飲食的調理方法

  1、多吃蔬菜

  很多高血壓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吃芹菜有很好的降血壓食療功效,因為無論是鉀、鈣、鎂,都在綠葉蔬菜中,而芹菜的確是綠葉蔬菜降血壓的典型代表。通常越是顏色深的綠色蔬菜,鉀、鈣、鎂含量越高,同一株蔬菜,葉子的顏色比杆莖深,自然有效成分含量也更高,吃芹菜一定要連同葉子一起吃。

  2、限制食鹽量

  控制鈉鹽攝入量有利於降低和穩定血壓,在飲食中應減少烹呼叫鹽,每人每日以不超過6g為宜。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物,含鉀豐富的食物有:土豆、芋頭、茄子、萵筍、海帶、冬瓜、西瓜、柑橘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有:牛奶、酸奶、蝦皮、芝麻醬、綠色蔬菜等。

  3、魚類不能亂吃

  魚類基本都是性偏溫平的食物,高蛋白低脂肪,很適合高血壓患者,特別是深海魚類,還有降壓作用。因此,高血壓患者可以多食用魚類,用以替代雞肉羊肉等其他肉類。但是,像生魚、鱔魚等大補的魚類,也不適宜頻繁大量食用,否則,很容易導致頑固性高血壓患者中風的。

  4、水產偶爾吃

  海鮮、田螺、蚌、蟹等水產,本身一般不會導致人體血壓升高,營養很豐富,也美味,一般高血壓患者都可以吃的。但由於這些水產的烹飪方式和調料等不利於高血壓患者,因而頑固性高血壓患者儘量不要頻繁大量食用,偶爾食用進補即可。

  5、戒菸戒酒

  煙、酒是高血壓的危險因素,嗜好煙、酒的人更容易發生高血壓心腦血管病變,而且煙、酒還能降低高血壓患者對藥物的敏感性。

  6、豆類要多吃

  無論紅小豆、綠豆、黃豆、黑豆、芸豆,只要是豆類含鉀都十分豐富,大豆製品中的豆腐含鈣和鎂也較為豐富,因此,豆腐是高血壓病人每天都應當吃的食物。成年人200~300克/日為宜。而紅豆、綠豆、芸豆搭配稻米、燕麥、小米、玉米等穀類食物做成五穀米飯、八寶粥、紅豆湯、綠豆湯等,都非常好。

  高血壓的危害

  1、前期危害

  頭疼,部位多在後腦,並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若經常感到頭痛,而且很劇烈,同時又噁心作嘔,就可能是向惡性高血壓轉化的訊號;眩暈,女性患者出現較多,可能會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時有所感覺;耳鳴,雙耳耳鳴,持續時間較長;心悸氣短,高血壓會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這些都是導致心悸氣短的症狀;失眠,多為入睡困難、早醒、睡眠不踏實、易做噩夢、易驚醒。這與大腦皮質功能紊亂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有關;肢體麻木,常見手指、腳趾麻木或面板如蟻行感,手指不靈活。身體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現麻木,還可能感覺異常,甚至半身不遂。

  2、中後期危害

  對血管的損害:高血壓加重全身小動脈硬化,使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發生缺血、缺氧、功能受損;形成動脈粥樣硬化,容易造成血管出、血栓;還可形成動脈瘤,一旦血壓驟升,血管瘤破裂即有生命危險。

  對心臟的損害:血壓偏高使心臟負荷加重,易發生心室肥大,進一步導致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紊亂。腦部常見腦出血和腦梗塞。使腎萎縮,然後導致腎功能。

  高血壓的原因

  1、遺傳因素:大約60%的半數高血壓患者有家族史。目前認為是多基因遺傳所致,30%~50%的高血壓患者有遺傳背景。

  2、精神和環境因素:長期的精神緊張、激動、焦慮,受噪聲或不良視覺刺激等因素也會引起高血壓的發生。

  3、年齡因素:發病率有隨著年齡增長而增高的趨勢,40歲以上者發病率高。

  4、生活習慣因素:膳食結構不合理,如過多的鈉鹽、低鉀飲食、大量飲酒、攝入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均可使血壓升高。吸菸可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過程,為高血壓的危險因素。

  5、藥物的影響:避孕藥、激素、消炎止痛藥等均可影響血壓。

  6、其他疾病的影響: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徵、甲狀腺疾病、腎動脈狹窄、腎臟實質損害、腎上腺佔位性病變、嗜鉻細胞瘤、其他神經內分泌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