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適宜說孩子的哪些事情

  爸爸媽媽都希望孩子能夠趕快健康成長,但在孩子長大的過程中也會有很多的問題出現,有些孩子的事情不適宜經常與孩子提起。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家長不宜說孩子的事,一起來看看吧。

  家長不宜說孩子的事

  1.丟臉的事情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很多丟臉出糗的事情,這是由於孩子年紀還小,不懂事造成的。對孩子來說,出糗本來就很讓人傷心了,如果爸爸媽媽總是提這件事情的話,只會讓孩子感覺更加尷尬,自信心受到損害,覺得別人總是會嘲笑自己,這對孩子的心理髮展是不利的。

  2.做不好的事情

  同樣大的孩子,心智的成熟程度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可能很早就懂事了,有的孩子可能要慢一些。因此,如果別人會的東西,自己孩子總是學不會的話,爸爸媽媽也不要一直說孩子,這樣會讓孩子出現自卑心理,對孩子以後的成長造成傷害。

  3.隱私的事情

  大人會有自己的小祕密,寶寶也是如此。所以,如果爸爸媽媽老是拿孩子的隱私事情來說,孩子會覺得很反感,同時孩子的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

  4.被打罵的事情

  孩子犯了錯,爸爸媽媽在適當懲罰的同時還要正確地引導教育,這樣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但如果爸爸媽媽總是提孩子之前被打罵的事情的話,會讓孩子覺得更加難受,還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讓孩子變得叛逆。

  家長該如何尊重孩子

  爸爸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學會尊重孩子。如果爸爸媽媽不尊重孩子,孩子的自尊會受到傷害,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可能還會影響親子間的關係。所以,爸爸媽媽要學會尊重孩子,經常用平等的身份來傾聽孩子的訴說,這樣才是正確的做法。

  孩子也是很敏感的,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尊重孩子,這樣才能夠讓孩子健康成長。

  家長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樹立榜樣:榜樣是以別人的好思想好行為來影響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如同學、鄰居、教師、英雄模範人物、文藝作品中的正面人物、革命領袖的優秀品質,都是子女學習、模仿的物件。不管家長的言行是錯誤的還是正確的,對子女都有十分深刻的影響。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時時刻刻、處處檢點自己的言行。

  二、環境薰陶:家長要有意識地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使子女受到感染和薰陶。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場所,家長要組織好生活,處理好成員之間的關係,堅持正確的道德行為為準則,形成團結和睦的家庭氣氛,建立井井有條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三、批評懲罰:批評和懲罰都是對子女不良思想行為的否定,不過後者是對嚴重不良思想行為的一種教育手段。批評懲罰時,首先要全面瞭解情況,掌握不良思想行為的具體情節和嚴重程度,從錯誤的實際出發,批評是指出危害、思想根源,否定其思想行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進而產生改正錯誤的動力。批評時不要諷刺,不要奚落,不要謾罵。懲罰主要是剝奪某種權利,而不是體罰,不是侮辱人格和摧殘身心。

  四、指導安排生活秩序:良好的生活秩序是培養子女良好習慣的有效方法。指導子女安排生活起居,佈置好生活環境,教給子女學習安排和利用時間,使之有條不紊。要讓孩子自己安排,家長可以在旁指點。

  五、說服教育:說服教育的具體做法:一是談話,家長根據子女的思想實際,擺事實,講道理,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談話要有針對性、靈活性,態度要和氣,不要板著面孔,居高臨下地訓斥、挖苦。二是討論,家長與子女共同討論。討論時要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其意見,有不正確的觀點,也要耐心地講道理,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長觀點不正確要勇於承認。

  六、實際鍛鍊:實際鍛鍊的內容相當廣泛,如適應周圍環境,鍛鍊身體,生活自理,家務勞動,獨立作業,文明禮貌,社會交際等等。進行實際鍛鍊,首先要孩子明確目的意義***為什麼***,提出具體要求***怎樣做***,鼓勵他們克服困難,堅持到底。鍛鍊內容要適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和個性特徵,從他們的實際能力出發,交給的任務和提出的要求必須適當。要允許孩子在實踐中有失誤,不可過分苛求。家長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中途停止鍛鍊。

  七、表揚獎勵:表揚獎勵是對子女的思想行為給予肯定和好評。通過肯定和好評,以加強子女進取心和榮譽感,爭取更大的進步。表揚獎勵要實事求是,要及時,要說明原因,並且應以精神獎賞為主,物質獎賞為輔。

  八、指導課外閱讀:指導子女閱讀書報雜誌,從中吸取有益的精神營養。家長要掌握子女閱讀的內容,和子女一起討論,引導子女通過閱讀增長知識,開擴眼界,受到精神陶冶。

  九、利用家庭電視:電視進入家庭,子女可以從看電視中得到許多知識,增長見識,要充分利用。但是要注意:不能沒有選擇,不要時間過長。看完電視最好和子女談論,討論電視內容。

  十、帶領子女外出接觸社會:帶領孩子到公園、風景區、商店、工廠、農村去,或者去訪問同學、親友,進行社會交往,使之開擴眼界,接觸社會,認識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