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氣的病因及治療方法

  梅核氣是指咽部無明顯器質性病變而自覺咽喉部有異物、閉塞、壓迫、乾燥、狹窄、灼熱等異常感覺的病症,多見於女性和神經官能症患者。那麼梅核氣的病因有哪些?梅核氣怎麼治療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講解下梅核氣的相關知識吧。

  梅核氣的得病原因

  1、病因

  多因鬱怒傷肝、思慮傷脾所致。肝鬱氣結,循經上逆,結於咽喉。或肝病乘脾、脾氣鬱滯,積聚成痰,痰氣互結於咽喉而致本病。也可能與植物神經功能失調、代謝障礙和內分泌紊亂等有關。

  2、症狀

  自覺咽喉部有異物梗阻,如梅核大小,吞之不下,咯之不出,但飲食吞嚥並不困難,檢查也無陽性發現。患者可有咽部幹痛、胃腸灼熱、脹氣或反酸、胸膈痞悶、脅肋脹痛等症狀。這是中醫傳統的疾病--“梅核氣”,因為喉嚨裡有一個梅核樣的東西堵著似的,所以稱之為“梅核氣”。

  得了梅核氣的治療方法

  1、半夏12克,厚朴9克,茯苓20克,鬱金15克,香附12克,桔梗10克,柴胡12克,生薑9克,蘇葉6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l劑。一般服藥5~7劑可見效果。

  2、按摩背後的督脈和膀胱經,可提升陽氣,化解無形的梅核氣。按摩頭後部的風池、風府、天柱三穴,每穴3分鐘,對於提升陽氣很重要。而背俞穴則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也具有很好地通陽解鬱的功效。揉後頸部、兩側肩井穴處各拿5分鐘。

  3、芹菜蜂蜜糊。將2斤左右的水芹菜洗淨搗爛取汁,然後加少量蜂蜜用文火煎成黏稠狀,然後密封起來放冰箱裡,每天取一茶匙用溫開水沖服,這樣也可以消除梅核氣。

  4、點按廉泉穴、天突穴、人迎穴、水突穴,每穴約1~3分鐘。再按揉頦下及頸部肌膚,時間約3-5分鐘。以手掌沿胸腹正中線由上向下推按10—40次,再以拇指點按膻中穴、中脘穴***劍突與臍中連線的中點***、關元穴***臍下四橫指處***,每穴約3-5分鐘。患者再俯臥,施術者以手掌按揉肩背後腰肌肉,再以雙手掌分推兩脅,時間5-10分鐘。最後以空掌叩拍肩背約1—3分鐘。交替點按風池穴、風府穴、啞門穴、大椎穴,每穴約1-3分鐘。

  5、按揉肝俞、膽俞***肝俞和脾俞,直接與情緒緊密相連,最能化鬱解煩***、膈俞、脾俞、胃俞、大椎穴各按揉3分鐘,直到這幾個穴位發紅發熱。

  6、按揉手部的頸反射區。頸反射區在中指下部、手掌上部的區域。這裡如出現青筋,代表甲狀腺有問題,或者有慢性咽炎以及中醫說的“梅核氣”,是頸部經絡不通的標誌,要按揉頸部反射區。

  7、臨床專治梅核氣的梅核氣穴,手掌勞宮穴稍下,掌麵食指中指縫後一寸。除了以上在食中之間的一穴外,在中指與無名指及中指指關節周圍***兩穴均和前穴平行***各一穴,共三個穴位。

  8、豐隆穴既可以化有形之痰和無形之痰,體內痰溼很重的人,揉了豐隆穴以後很容易就可以把痰吐出去。點按豐隆穴一分鐘,馬上他就覺得這塊開了,嗓子裡的梅核樣東西就沒有了,不知道化到哪裡去了。

  9、玫瑰花瓣***於品***6-10克,放茶盅內,沖人沸水,加蓋煽片刻,代茶飲。

  10、鮮柚皮1個,在炭火上將外層黃棕色燒焦,颳去表層,然後放人清水中泡浸1日,使其苦味析出。再切塊加水煮,將熟時以蔥兩棵切碎加入,用油、鹽調味,佐膳。

  11、不拘行立坐臥,隨時閉目靜心,待神調氣定後,即行叩齒36次,再以舌上下左右攪動,待津液滿口時進行鼓漱,然後如咽硬物狀,將咽津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