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習中國女排精神的心得體會

  2016里約奧運之戰,女排姑娘們的堅韌、頑強、無畏似乎讓時光倒流,讓國人再次見證了中國女排的精神力量!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下面小編整理了,2016中國女排精神心得體會,歡迎閱讀。

  2016中國女排精神心得體會 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女排精神,洪荒之力!”“中國女排一直是我心中的神!”“如果奇蹟有顏色,那麼一定是中國紅”……當近10億中國觀眾聚焦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當全世界華人矚目這場意義遠超體育競賽的巔峰對決,一份久違的感動像閃電擊中億萬觀眾,一股雄奇的力量穿越重洋,叩響每個中國人的心扉。

  中國女排再奪奧運冠軍,讓人憶起曾經的光輝歲月。35年前的冬日,女排姑娘首次榮獲世界冠軍。咚咚的“鐵榔頭”,敲響了“團結起來,振興中華”的戰鼓,提振了中國人的精氣神。這支光榮的隊伍不僅是競技舞臺上一張亮麗的國家名片,更成為無數中國人的勵志榜樣。“三連冠”“五連冠”,在那個國門剛剛開啟、人民呼喚精神力量的時代,中國女排以她們無畏的拼搏精神跨上巔峰,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能行”。在那個改革開放大幕初啟、中國奮力追趕世界的時代,女排精神如同一面旗幟,讓世人看到中國的集體主義、愛國精神、自強意志,能達到怎樣的高度、能創造怎樣的奇蹟。無私奉獻、團結協作、艱苦創業、自強不息的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的完美結合,成為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價值標籤。

  時光流轉,世事滄桑。30多年來,女排姑娘有過成功登頂的榮耀與輝煌,也有過跌入低谷的徘徊和迷茫。但“跌的有多深,反彈就有多強”,正如主教練郎平所言:“中國的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不是說贏了就有女排精神,輸了就沒有。要看到這些隊員努力的過程。”堅守為國爭光的夢想,永葆求新求變的精氣神,不忘初心,與時俱進,用專業素養提升實力,以開放包容博採眾長,靠苦幹巧幹贏得競爭,這是新時代女排精神的豐富內涵所在、持久魅力所在、深刻啟迪所在,也正是新長征路上的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力追上時代的底氣所在、力量所在。

  歷史是現在跟過去之間永無止境的問答交流。今天的中國,時代正開啟一幅全新的場景,衝頂更需要堅強的意志、精神的偉力。面對決勝全面小康的艱鉅挑戰,面對困難眾多的經濟新常態,我們依然要發揚歷久彌新的女排精神,去解決眾多“發展起來以後的問題”,去化解“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風險,去應對暮氣日長、銳氣漸消的挑戰,為民族復興提供凝心聚氣的強大精神動力。

  “再難的逆境也絕不言棄”,“可以被打敗但是絕不會被打倒”,“哪有什麼洪荒之力,不過是在咬牙堅持”,中國女排正是憑著這樣的執著勇毅去拼搏去奮鬥。今天,啃下全面深化改革的硬骨頭,涉過經濟轉型升級的險灘,都需要發揚女排精神,去把困難踩在腳下,把責任扛在肩上,把夢想化作風帆。

  壯哉,女排精神!加油,中華兒女!

  2016中國女排精神心得體會 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這是一場蕩氣迴腸、驚心動魄的比賽!面對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衛冕冠軍巴西隊,年輕的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成功翻盤,硬是在近萬名巴西觀眾的吶喊聲中上演“神逆轉”晉級半決賽。儘管這還只是淘汰賽,但是女排姑娘們的堅韌、頑強、無畏似乎讓時光倒流,讓國人再次見證了中國女排的精神力量!

  “中國女排”四個字,在國人的心中蘊含著特殊的意義。35年前,當國家百廢待興追趕世界潮流、當中國人敞開國門難掩自卑的時候,中國女排自1981年到1986年開創的5連冠偉業,就像久旱甘霖,激勵了一代中國人自強不息!在那個崢嶸歲月,中國女排就是民族精神的旗幟!

  35年後,中國已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有很多方式展現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但任憑歲月流逝,“中國女排精神”已經深深地刻在了無數中國人心裡,她依然是愛國主義的象徵和民族自豪感的體現。尤其是在中國三大球普遍低迷的當下,女排更是中國唯一能在普及者眾、市場化高的團體競技專案中與歐美體育強國扳手腕的。

  這35年,也是中國女排歷經風雨、起起伏伏的35年。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奪得第十屆世界女排錦標賽冠軍後,隨著郎平、樑豔等黃金一代選手的退役,中國女排榮耀的光環逐漸褪去。1988年漢城奧運會半決賽中負於該屆冠軍蘇聯女排,最終獲得銅牌。***第五屆世界盃,中國女排不敵蘇聯和古巴獲季軍。1990年第十一屆世界女排錦標賽,還是輸給蘇聯,衛冕失敗。1992年的巴塞羅那奧運會,中國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鐵榔頭”郎平1995年臨危受命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在她的努力下,中國女排狀態回升。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面對當時的霸主古巴女排,中國姑娘們1:3惜敗收穫銀牌。1998年在日本舉行的第十三屆世界女排錦標賽,郎平率領的中國女排依然倒在了古巴女排掌下,屈居亞軍,隨後郎平辭職。

  中國女排在悉尼奧運會上止步八強後,2001年陳忠和走馬上任,開啟了中國女排一個新的高峰。在完成了新老交替後,中國女排終於在2003年第九屆女排世界盃中以11戰全勝戰績拿下冠軍。從1986年到2003年,再次拿到世界冠軍,中國女排用了17年時間。2004年雅典奧運會,中國女排面對傷病的不利局面,愈戰愈勇,決賽面對俄羅斯,在先失2局極為艱難的情況下,連扳3局,神奇地戰勝對手,20年後再次奪得奧運金牌。

  2005年後,中國女排因為傷病等原因成績出現下滑,2006年女排世錦賽上取得第五名。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國女排在半決賽中負於勁敵巴西女排,最終取得季軍。

  隨著2009年陳忠和交出執掌中國女排8年的教鞭,中國女排在跌跌撞撞中滑向低谷。2009年,主教練蔡斌率領中國女排在亞錦賽決賽上爆冷不敵泰國,導致蔡斌下課。2012年,俞覺敏帶領中國女排在世界女排大獎賽中排名第五,倫敦奧運會上中國女排意外輸給了日本隊,無緣四強。此後,又在第三屆女排亞洲盃中不敵泰國女排衛冕失利。

  2013年郎平第二次掛帥,但她復興中國女排之路一開始充滿荊棘。2013年女排亞錦賽,中國女排先後負於泰國、韓國,首次無緣三甲,成為征戰該項賽事38年來的最差戰績。不過在郎平的悉心培養下,中國女排的第三個“黃金時代”在逐漸形成,開始發生蛻變。

  儘管2014年世界女排錦標賽,中國女排最後不敵美國屈居亞軍,但這是自1998年後征戰世錦賽的最佳戰績。2015年女排亞錦賽,中國女排戰勝韓國,時隔4年重回亞洲巔峰。2015年女排世界盃,中國女排以3:1戰勝日本女排,自雅典奧運會奪冠時隔11年後,第一次拿到世界排球三大賽的冠軍,這也是郎平作為主教練所得到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寶劍鋒從磨礪出”,一支全新的中國女排已經開始崛起,在公佈的奧運12人名單中,除了三戰奧運的老將魏秋月、二進奧運的惠若琪和徐雲麗之外,其餘運動員全都是沒有過奧運經歷的“新人”。

  32年前,老女排拿到了洛杉磯奧運會的金牌;12年前,“黃金二代”以驚天逆轉收穫雅典奧運會的金牌。在里約,中國女排新生代們,能否繼承前輩衣缽、再創輝煌值得期待,不為別的,只為我們從她們堅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女排精神”!年輕的中國女排雖然開局不利,小組賽2勝3負僅列B組第四,但晚成成就大器,女排姑娘們終於在對陣東道主巴西隊時爆發,用一場振奮人心的比賽實現了絕地反擊,宣告了那支世界盃冠軍隊伍開始迴歸,宣告了女排精神迴歸!

  35年的中國女排風雨之路,其間儘管充滿起伏曲折,不忘的是“女排精神”。不論時代如何變遷,象徵著頑強、拼搏、不服輸、集體主義的“女排精神”永不退色,將永遠激勵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