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常見疾病預防有哪些

  冬季是老年人生理各項指標處於一個相對低的狀態,抵抗力,免疫力都有所下降,因此冬季老年人容易得病,在冬季也有加重傾向,冬季老年人常見疾病及其預防。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冬季老年人常見疾病預防,希望能幫到你。

  冬季老年人常見疾病預防

  1.傷風感冒

  從10月下旬始,老年傷風感冒病人將增多。在氣溫下降和空氣乾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當環境氣溫低於15℃時,上呼吸道抗病力下降。因此,著涼是傷風感冒的重要誘因,要適時更衣,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2.中風

  10月末至3月初是一年之中高血壓病發作的第一個高峰期。此時,中風病人明顯增多與氣溫低、氣壓高密切相關。據統計,90%以上的中風病人有高血壓病史,因此,預防中風,要重視高血壓等原發病的治療,做好家庭急救與護理。

  3.胃病復發

  10月份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復發的高峰期。主要是氣溫下降,人體受冷後血液中的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腸發生痙攣性收縮,抵抗力隨之下降,

  導致胃病復發。

  4.腹瀉

  冬季溫度還比較高,食物容易變質,人吃了隔夜菜、涼拌菜很容易引起腹瀉。因為香菜具有殺菌的作用,故吃涼拌菜時可放一些。冰箱裡的食物要用保鮮膜或保鮮盒封存。一旦發生腹瀉,飲食上多吃流質飲食如米湯、茶水,限制粗纖維食物以保護腸粘膜,恢復期可飲酸牛奶,酸牛奶中的乳酸桿菌可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生長。

  5.乾燥綜合症

  冬季氣候非常乾燥,會比其它季節代謝掉人體內更多水分,因此容易患乾燥綜合症。其主要症狀為乾咳少痰、口渴心煩、舌邊光紅、苔少而幹。預防乾燥綜合症除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外。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冬季老人一天的補水量應達到2000至2400毫升,由於早上人體血濃度非常高,容易形成血栓,所以早上起床先喝700毫升水,這杯水可起到稀釋血液、清洗腸道的作用。吃補藥時不宜吃鹿茸、肉桂等這些燥性很大的食物。家裡也可以用加溼器給室內加溼。

  6.咳嗽

  冬天很乾燥,愛吃辣的老年人,冬季容易引發咳嗽。根據中醫五味走髒的說法,辛辣的食物會損傷肺,導致肺燥咳嗽。而且咳嗽厲害就容易傷肝。因此冬季應少吃辛辣的食物而多吃偏酸性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肉食等。酸味的食物可生津,可補肝宜肺。

  7.慢性支氣管炎

  冬季早晚溫差變化大,是老人哮喘、支氣管炎的多發季節。老人要適時適當增添衣物,注意後背不要受涼,因為人的後背是人體中最薄的部位。但老人冬天也要進行必要的耐寒煅煉,不要天氣稍轉冷一點就立刻添衣。冷水浴是預防流感最好的方法,如果老人覺得受不了,可用冷水擦身,再不行,就洗冷水臉。要注意遠離花草、油漆等過敏源,少吃魚、蝦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以防病情加重,引發哮喘。

  老人冬季飲食注意

  踏入冬季,老人在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呢?

  1、要保證熱能的合理供給

  可適當攝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老年人應注意脂肪攝入不能過多,以免誘發其他疾病。瘦肉、雞蛋、魚類、乳類、豆類及其製品富含蛋白質,可增加人體耐寒和抗病能力。

  2、要保證維生素的足量攝入

  可適當多吃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它們均富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B,紅心甘薯還含較多胡蘿蔔素。薯類不僅可補充維生素,還有清內熱、去瘟毒的作用。

  3、要保證蔬菜的合理調配

  除大白菜外,還應選擇圓白菜、心裡美蘿蔔、白蘿蔔、胡蘿蔔、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這些蔬菜維生素含量較豐富。要經常調換品種,合理搭配。

  4、要保證營養素的補充合理

  冬季寒冷,各種營養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於消化吸收和體內代謝因素的影響,往往缺乏鉀、鈣、鈉、鐵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體尿量增多,使上述無機鹽隨尿液排出量增多,應及時予以補充。可適當選用蝦米、芝麻醬、豬肝、香蕉等。

  5、要保證飲食結構的均衡

  冬季要適當進補,適量攝取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物,如瘦肉、乳酪、豆漿等,以增加體內熱量,增強抗禦風寒的能力。

  6、可適時進補

  從冬至開始後陰氣開始消退,陽氣逐漸回升,如果老年人能夠抓住該時節恰當進補,對增強機體免疫力,調養虛弱病症等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