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痔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你是否還在因為患上外痔而苦惱不已嗎?別擔心,接下來,小編就和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外痔的症狀

  一、靜脈曲張性外痔

  為肛門皮下擴張靜脈形成的靜脈團塊。若感染反覆發作,則可形成血栓性外痔和結締組織性外痔。治療可採用區域性熱敷、坐浴,防止其感染。

  二、結締組織性外痔

  是肛門周緣面板皺摺增大形成的皮贅,其內有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很少擴張血管皮贅,底部寬大體部及遊離端尖長,形態各異可為單個或多個。其存在影響肛周的清潔,伴有感染者可有痛感原發者多是血栓性外痔和肛門手術遺留的後果。皮贅—般較軟柔韌其表面覆蓋有正常的面板表皮。在肛門後方的痔多繼發於肛裂,該痔較硬腫脹經常由於排便的刺激而引起括約肌痙攣併產生疼痛。

  對其治療多采用通便保持肛周清潔防止感染的保守療法對區域性有感染者可用熱敷坐浴治療,治療無效時在局麻下切開外痔根部面板予以全部切除。

  三、血栓性外痔

  因直腸下靜脈叢的靜脈炎症導致血管內血栓形成,或由於排便和用力活動使肛門邊緣的靜脈破裂血液滲至皮下組織,使其區域性組織形成腫塊。臨床表現為劇烈疼痛及區域性腫脹,初起區域性較硬觸之甚痛,數日後疼痛可減輕區域性腫塊變軟吸,收最後留有皮贅,成為結締組織性外痔。靜脈破裂時區域性出血形成血塊伴有感染,可形成膿腫和肛瘻。

  在發病—小時內疼痛不減輕者可考慮在局麻下行血栓摘除術,於腫塊面板上作梭形放射切口,剝出曲張靜脈摘除血栓,所留傷口可自行癒合。超過—小時疼痛較輕的病例,採取保守治療保持大便通暢區域性熱敷坐浴並用適量的止痛藥,腫塊—般可自行縮小逐漸消散而吸收。

  1***肛緣出現腫塊疼痛,初起疼痛劇烈,行走不便,坐立不安。數天後減輕,腫塊變軟。

  2***結締組織外痔常無症狀,偶有肛門瘙癢,下墜或異物感。併發感染可有疼痛。

  外痔的治療方法

  一般認為血栓外痔需要手術治療,靜脈曲張性外痔可採取非手術治療,而結締組織性外痔不需要手術治療。

  ***1***血栓外痔因其痔瘡形體小,血管破損,血塊凝結成血栓而命名。患者肛門部有劇烈疼痛感,發病7~10天后,經過治療後疼痛雖減輕,但區域性腫塊堅硬不消者需要手術剝離血栓。對於有些不宜手術或不願手術的患者,則繼續採用非手術療法。常用的內治法擬清熱涼血以清為主,選用涼血地黃湯加味,常用藥物有生地、丹皮、槐角、黃芩、生地榆等。常用成藥則有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3次,口服。常用的外治療法用苦蔘湯合五倍子湯薰洗,或用高錳酸鉀熱水坐浴,每次20分鐘,薰洗後外敷消痔膏或金黃膏,每日一換。

  ***2***靜脈曲張性外痔靜脈曲張性外痔的治療,既可手術也可非手術療法。一般用手術方法剝離痔外靜脈叢,,①操作方法:取側臥位或截石位,常規消毒鋪巾,區域性麻醉。在皮贅正中做放射狀切口,切除兩側皮瓣,修剪皮緣,使之成梭形或放射狀傷口。外敷止血粉,放人凡士林紗條壓迫固定。②術後處理:術後每日用苦蔘湯,或1:5 000高錳酸鉀熱溶液坐浴,而後更換敷料至痊癒。若有染毒發炎,應對症處理。而非手術療法則用清熱除溼、活血散瘀的方法,選擇萆薢滲溼湯合通經活血湯內服,常用萆薢、澤瀉、黃柏、黃芩、丹皮、赤芍、當歸、牛膝、川芎等藥物。或配合應用麻仁丸、潤腸片等中成藥,使患者保持大便通暢,臨廁時勿用力努掙,在大便後輕按肛門數次,並收縮肛門20次。無炎症者不需外治,若發炎水腫時,可用苦蔘湯或高錳酸鉀坐浴薰洗,薰洗後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

  ***3***結締組織外痔不需特別治療,僅需作一般處理。要求患者調整大便習慣,避免蹲廁過久;大便後或睡前用溫水坐浴;保持肛門面板乾燥。當併發炎性腫痛時,可用薰洗坐浴,並外敷消痔膏、金黃膏等,還可適當給予抗生素。倘若外痔皮瓣過大影響肛周清潔衛生者,或反覆炎症水腫者,可酌情進行手術治療。

  ***4***炎性外痔僅需調整大便習慣,防止大便祕結,忌飲酒及進食燥熱有刺激性食物,便後高錳酸鉀坐浴,或使用頻譜照射治療。必要時外敷消痔膏,每日1次。或口服甲硝唑***滅滴靈***0.4克,每日2次。對於炎性水腫長期不退者,可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在炎性水腫急性期,按中醫辨證內服中藥,配合薰洗、外敷等外治法。

  外痔的預防方法

  1、加強鍛鍊,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2、預防便祕:

  ***1***合理調配飲食 :多食蔬菜,水果和纖維素多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避免蹲廁時間過長。

  ***3***選擇正確治療便祕的方法:若有頑固性便祕須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正確治療。

  3、注意孕期保健。

  4、保持肛門周圍清潔。

  5、其它:腹壓增高可引起痔瘡,例如肝硬化引起的門靜脈高壓症,使肛門直腸血管擴張引起痔瘡,此時應首先治療肝硬化等原發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