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性關節炎症狀型別

  痛風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患者通常都是老年人,那你知道怎麼治療痛風嗎?下面跟小編來了解一下。

  痛風性關節炎症狀

  典型的首次發作的痛風性關節炎多為單關節炎,以第一跖趾及拇趾關節為多見,其次為踝、膝、肘、腕、手及足部其他關節。急性期多起急驟,常在夜間突發,可因疼痛而醒並且徹夜不能入睡。病情反覆發作,則可發展為多關節炎,或遊走性關節炎。受累關節紅、腫、熱、痛,活動受限,大關節受累時常有滲液。可伴有發熱、寒戰、疲倦、厭食、頭痛等症狀。一般歷時1-2周症狀緩解。

  區域性面板紅腫轉為棕紅色而逐漸恢復正常。有時可出現脫屑和瘙癢。慢性期尿酸鈉在關節內沉著逐漸增多,發作逐漸頻繁,間歇期縮短,受累關節增多,疼痛加劇,炎症不能完全消退,出現痛風石,痛風石以關節和腎臟較多見,外耳的耳輪、跖趾、指間和掌指關節等處也會出現痛風石,隨著風石的不斷沉積增多,導致關節肥大、畸形、僵硬、活動受限。

  發病開始可累及包括第一跖趾關節在內的2個或3個關節。第一跖趾關節病變約佔痛風病人的50%,為本病多發關節。踝、跗、膝、肘和腕關節也可見到。近年來由於抗癌治療的開展,繼發性痛風有增加趨勢。原發性痛風掌發現於40歲以上男性,女性較少且多為絕經期婦女,通常分為4期:

  1、無症狀期

  時間較長,僅血尿酸增高,約1/3病人以後有關節症狀。

  2、急性關節炎期

  多在夜間突然發病,受累關節劇痛,首發關節常累及拇趾關節,其次為踝、膝等。關節紅、腫、熱和壓痛,全身無力、發熱、頭痛等。可持續3~11天。飲酒、暴食、過勞著涼、手術刺激、精神緊張均可成為發作誘因。

  3、間歇期

  為數月或數年,隨病情反覆發作間期變短、病期延長、病變關節增多,漸轉成慢性關節炎。

  4、慢性關節炎期

  由急性發病至轉為慢性關節炎期平均11年左右,關節出現僵硬畸形、運動受限。30%左右病人可見痛風石和發生腎臟合併症以及輸尿管結石等。晚期有高血壓、腎腦動脈硬化、心臟梗塞。少數病人死於腎功能衰竭和心血管意外。繼發性痛風病程相似,繼發於血液病、糖原儲存病的間歇期較短。血尿酸檢查增高,最高達20mg%***正常:男7mg%,女6mg%***。偏光顯微鏡發現關節滑液中吞噬了尿酸鹽結晶的白血球。急性期時白血球增高,血沉加快。 X線檢查顯示關節軟骨下骨的穿鑿樣破壞以及區域性的骨質疏鬆、腐蝕或皮質斷裂,關節間隙狹窄和邊緣性骨質增生。痛風結石可為鈣化陰影。

  本病的間歇期可持續數月或數年,但隨著病情加重,間歇期可越來越短,可在耳輪、耳垂、關節皮下出現玉米粒大的痛風石。可因酗酒、暴食、過勞或精神緊張而誘發,部分患者可轉為慢性,嚴重者關節因破壞而強直。

  痛風性關節炎怎麼治

  1.一般治療:臥床休息,區域性冷敷,多飲水以增加尿酸的排洩。

  2.藥物療法:臨床上多用秋水仙鹼1mg,每2小時1次,至症狀控制或出現反應,表現為噁心、嘔吐或腹瀉為止,一般服藥12h後開始消腫,每天總量4~8mg。以後0.5mg,3次/d,1~2天后疼痛可完全消失。腎功能不良者每天藥量不超過3mg,服藥過程中,應查白細胞,減少時應減量或停藥。對胃腸反應重者,可改用靜脈注射,每次1~3mg,加入20ml生理鹽水中慢注,需要時隔6~8h重複1次,注射時避免藥液外漏。症狀緩解後,可間斷服用秋水仙鹼0.5mg,3次/d,或用保泰鬆、吲哚美辛。禁食高嘌呤食物,多飲水;血尿酸高時,同上服用丙磺舒。其他藥物尚有:

  ***1***保泰鬆:首次劑量400mg,以後每4~6小時200mg;症狀控制後,100mg,3次/d。本藥可代替秋水仙鹼。

  ***2***吲哚美辛:首次劑量150mg,以後每4~6小時100mg,連服3~4次。次日起每次50mg,3次/d。

  3、手術療法:如果痛風石有穿破危險或妨礙關節活動及穿鞋襪,應手術切除,對已破裂形成竇道者應刮除,並酌情植皮。有時,痛風性關節炎為了減輕關節疼痛和恢復關節功能,可選擇關節成形術,人工關節置換術等。

  腳痛風的治療方法

  1、梔子蛋清外敷治痛風

  梔子25克,雞蛋清1個,用高度燒酒調成糊狀,敷在痛處,外面用紗布包好,每日換一次,一般2至3天即可見效,無任何副效用。敷藥後區域性面板有可能變黑,但無疼癢,不破潰。以上劑量可敷一個痛處,如痛苦部位多,可酌增劑量。敷藥時期,少吃海鮮以及啤酒。

  2、金錢草車前草茶治痛風

  將金錢草、車前草的幹品***藥鋪有售***各15克,每天早上加水煮沸後代茶飲。痛風病會逐漸減緩,直至痊癒。金錢草與車前草歷來是利尿、排石的經常使用藥物,可促進尿酸排瀉,按捺以及清除尿酸鹽結晶,從而達到療治痛風的目的,對早期痛風患者有效。

  3、薯蕷薤白粥治痛風

  生懷山藥100克,薤白10克,粳米50克,清半夏30克,黃芪30克,白糖適量,每日1劑。先將米洗淨,加入切細懷山藥和洗淨半夏、薤白,共煮,加入白糖後食用。功能:益氣通陽,化痰除痺。適用於脾虛不運,痰濁內生而致氣虛痰阻之痛風症。

  4、艾葉苦瓜治痛風

  將苦瓜切成片放盤子裡面擺放整齊,上面用適量艾葉覆蓋,上鍋蒸3-5分鐘,取出,晾涼,喝盤子裡面的水。每日三次,對痛風發病期止痛有一定作用。也可以長期食用,預防復發。

  5、辣椒外敷治痛風

  把辣椒切成條狀,貼在患處,24小時換一次,連貼幾次,疼痛感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