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出血怎麼回事

  在孕早期,胎寶寶在母體中還不太穩定,因此很多準媽媽都會有出血現象。其實,孕早期出血並不少見,有的出血現象是安全的。那麼孕早期為什麼會出血?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孕早期出血的原因

  1、子宮頸病變

  孕婦孕前有子宮頸病變,導致糜爛,或原本已有子宮頸息肉,那麼懷孕後很可能因為激素改變而導致表面毛細血管破裂出血。所以,當孕婦懷孕初期有陰道流血的症狀,應該進行子宮頸檢查。

  2、宮外孕

  宮外孕也會導致懷孕初期出血,因為受精卵著床在子宮以外的地方,無法供給胚胎足夠的營養,導致逐漸發育的受精卵使輸卵管壁膨脹,會導致管壁破裂。宮外孕導致的出血通常發生在懷孕7~8周,伴隨有嚴重的腹痛或腹內大出血。

  3、葡萄胎

  懷孕葡萄胎的孕婦也會發生懷孕出血現象,伴隨有嚴重的孕吐或者心悸等症狀。年齡小於20或者大於35的女性、曾經有流產史、懷過葡萄胎等的女性應該注意是否再次懷有葡萄胎。

  孕早期出血預防

  1、孕婦應戒菸戒酒。

  2、孕婦不可以養寵物。

  3、天氣冷時慎睡電熱毯。

  4、不要穿高跟鞋。

  5、化妝品慎用。

  6、注意防輻射。

  7、不要喝茶,吃山楂和桂圓。

  8、忌劇烈運動。

  孕早期出血症狀

  1.出血型態

  如果血液呈現咖啡色,準媽媽不用過於擔心,咖啡色的血液表示出血已經停止,所以會氧化成咖啡色,只要多加休息並且避免運動就可以,若血液呈現鮮紅色就要注意了。

  2. 疼痛感

  多數懷疑有早期流產現象的準媽媽,會有如同月經來時的腰痠背痛以及下腹部疼痛感。多數宮外孕的媽媽會有劇烈的腹部疼痛、臉色蒼白、心跳加快以及腹內出血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