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府關於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

  現在大學生做創業越來越多,那麼有沒有關於創業貸款的政策?小編把整理好的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僅供參考哦!

  花都、番禺等地創業者,可申請創業貸款啦

  廣州的創業政策扶持力度再度加碼。24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增加我市小額***創業***擔保貸款基金有關問題的請示》***以下簡稱《請示》***。

  不久後,廣州市的創業貸款擔保基金總規模將從5000萬元大增至2億元。目前,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金額已由最高額度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貸款物件由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已擴大至廣州市戶籍城鄉勞動者、符合規定的高校畢業生;貸款範圍也將花都、番禺、從化和增城區一併納入服務範圍。

  個人免息貸款從10萬元漲至20萬元

  今年4月27日,國務院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統一調整了貸款最高額度。為貫徹落實好國家和省的檔案精神,完善廣州創業擔保貸款管理機制,今年7月,廣州也出臺了《關於印發廣州市創業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

  上述《通知》規定,個人創業擔保貸款金額最高額度由原來的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貸款物件由就業困難人員和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擴大至本市戶籍城鄉勞動者及符合規定的高校畢業生;貸款範圍由原老八區擴大到將花都、番禺、從化和增城區一併納入服務範圍。

  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巡視員鍾麗英告訴記者,事實上,廣州從2003年開始發放小額擔保貸款,積極扶持創業帶動就業。這麼多年來,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各區累計申報擔保貸款2.51億元,累計發放2.39億元。

  但從去年3月底開始,由於廣州小額擔保貸款代償率超過小額貸款擔保基金總額20%的警戒線,根據相關規定,擔保機構已暫停受理新的貸款申請。因此,急需對擔保基金進行必要補充。

  鑑於此,24日舉行的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決定,由失業保險基金補充創業貸款擔保基金1.5億元,加上目前創業貸款擔保基金的5000萬元,使擔保基金總規模達到2億元,分兩年分期到位,切實加大廣州市創業資金保障力度。

  鍾麗英表示:“現在增加了***擔保***額度,將一切手續辦完後,***小額擔保貸款***很快會重新啟動。”如有需要申請創業擔保貸款的人員可到戶籍所在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申請,而高校畢業生則應到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辦理申請手續。

  簡化申請流程 免息貸款政策熱度提升

  鍾麗英表示,小額擔保貸款從2003年開始發放,但開放給大學生貸款還是近幾年的事情,最初是3萬元,後來提高到8萬元,最近又上升到10萬元,今年力度再度加大到了20萬元,並將範圍擴大到在穗高校大學生。

  但是,被稱為“禮包”的免息貸款政策卻少有畢業生申請,記者瞭解到,首先申請手續繁瑣是最主要的因素;其次,來自市場第三方的創業和風投資金越來越多,而且符合創業的市場規律,也使得大學生不再依賴政府貸款。

  政府有資金卻花不出去,無疑是一件較為尷尬的事。鍾麗英坦言,此前貸款申請手續確實比較多,但她表示:“按照7月份出臺的辦法,程式會有所減少,我們在宣傳政策時,大家的反應還是比較熱烈的。”

  記者瞭解到,按照7月出臺的《關於印發廣州市創業擔保貸款管理辦法的通知》規定,凡是符合法定勞動年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在廣州市自主創業從事個體、合夥經營專案的本市戶籍城鄉勞動者以及創業後符合國家、省市有關規定的大學生持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在放貸銀行開設賬戶且三年內無不良信用或違法行為記錄,並能提供擔保及反擔保措施或符合免除反擔保條件,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核發的《廣州市創業擔保貸款人員認定表》,即可向放貸銀行申請創業擔保貸款。

  根據測算,按照近年每年平均發放貸款人數,接下來每年貸款人數將達1000人,以每人貸款20萬元計算,每年共需發放2億元貸款。增加擔保基金後,可基本滿足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需求。

  話你知

  在廣州就業創業可以享受這些政策

  如今,投身創業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讓人感覺創業似乎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現實卻是:大學生創業的專業性不夠,團隊凝聚力不強,企業執行力低下,缺乏對市場的考察瞭解,這些現象在高校畢業生創業中屢見不鮮,最終恐怕是人去樓空。

  去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九部門釋出的《關於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的通知》提出,要確保實現2014年至2017年引領80萬大學生創業的預期目標。對於創業資金難題,要求各金融機構降低貸款門檻,開“網店”的畢業生還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貼息政策。鼓勵企業、天使投資人等以多種方式提供資金支援,設立面向扶持高校畢業生創業的天使投資和創業投資基金等。

  此前大學生創業幫扶政策只限於廣州市戶籍,但如今,創業幫扶政策惠及範圍已擴大至在穗高校畢業生,今年將做好政策推廣工作,讓更多有志創業的大學生享受到這一優惠。

  目前,廣州對高校畢業的創業學生的優惠扶持政策有7項,包括一次性創業扶持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創業企業招用工補貼、一次性創業帶動就業扶持補貼、場地租用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和崗位補貼,還能申請由市財政部門全額貼息的小額貸款。

  近日,廣東省人民政府也出臺《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就業創業工作的實施意見》,著力場地、貸款貼息、減稅等方面,力度頗大——

  將求職補貼調整為求職創業補貼,物件範圍擴充套件到已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

  對小微企業新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年社會保險補貼;

  對見習期滿留用率達50%以上的見習單位,見習補貼由見習單位和政府共同承擔,其中政府按不超過最低工資標準的60%承擔見習補貼;

  將小額擔保貸款調整為創業擔保貸款,將個人貸款最高額度提高至20萬元。支援有條件的地方開展“信用貸款”;

  支援創業企業上市、進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及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融資。推進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規範發展,支援企業通過多種債券融資手段籌措資金。

  創業貸款等手續繁瑣 創業融資難能否破冰?

  曾幾何時,政策扶持少、創業風險大、融資審批難等多重原因造就了一個並不舒適的創業環境。“老”創客們一路拼搏而來,創業的辛酸歷程普遍指向了兩個原因——創業門檻高、企業融資難。

  如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席捲而來後,“新”創客們普遍的感受是,創業的門檻降低了,創業的環境好轉了,政府給予的創業扶持政策在質與量上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改變不僅發生在政府服務方面,源於民間的“眾籌”融資模式也逐步向創客們丟擲“繡球”。

  為了給力大眾創業,廣州再度“放大招”,8月24日召開的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增加我市小額***創業***擔保貸款基金有關問題的請示》。

  按照規定,廣州的創業貸款擔保基金總規模將從5000萬元大增至2億元。個人創業擔保貸款的貸款金額已由最高額度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貸款物件由就業困難人員、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已擴大至廣州市戶籍城鄉勞動者、符合規定的高校畢業生;貸款範圍也將花都、番禺、從化和增城區一併納入服務範圍。

  長期以來,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地方政府不斷出臺優惠政策。可那邊廂,有意創業的大學生對好政策卻一知半解,導致扶持政策“看得到難拿著”。

  記者從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方面獲悉,創業貸款申辦工作待擔保基金補充到位後即將重啟,申辦流程和填報表格都進行了簡化處理,大大提高辦事效率。

  很快,小額擔保貸款即將重灌上陣。有大學生創業者建議,當前扶持資金仍存在“撒胡椒麵”現象,不妨考慮重點幫扶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創業專案,放大創業示範帶動效應。

  手續繁瑣致“叫好不叫座”?今後簡化申請流程

  記者瞭解到,通過參加創業大賽而獲得市場投資的大學生創業團隊,數量並不多。以首屆廣州青年文化創意創業大賽為例,40多個專案雖然經受創業導師的考驗,但是無法拿到投資。

  暨南大學深圳旅遊學院學生沈慧設計的是星級酒家訂餐創業專案,拿到大賽一等獎,但是創業導師認為其對消費群體的定位有待調整,因此沒有投資。但是沈慧不死心,目前她和團隊進駐了廣州時代國際孵化基地,最近記者回訪得知,她的團隊正在邊調整方案邊遊說市場資本。

  像沈慧這樣的大學生創業者為數不少,專案有一定的市場潛力,但是暫時尋求不到資本支援,他們希望這時候獲得政府的幫扶。

  事實上,廣州自2012年開始加大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扶持力度,出臺了多個補貼和申領程式政策。廣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小額擔保貸款從2003年開始發放,但開放給大學生貸款還是近幾年的事情,最初是3萬元,後來提高到8萬元,最近又上升到10萬元,今年力度再度加大到了20萬元,並將範圍擴大到在穗高校大學生。

  但是,被稱為“禮包”的小額擔保貸款卻少有畢業生申請。廣州市人力資源市場共青團分市場服務中心的調查顯示,申請貸款週期長將耗費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寶貴時間和創業熱情。

  有大學生創業者告訴記者,此前曾經嘗試過申請貸款,但是發現申請不算順利,最短的“折騰”了4個月才拿到貸款,最長的甚至幾乎申報了一年,這也致使不少創業者幾乎停止對這筆貸款的“幻想”,而一部分申請不了貸款的初創者,創業團隊捱不過一年時間。

  對於創業者的訴求,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即將再度開啟的小額創業擔保貸款主要從兩個方面對辦理流程做出簡化。

  一是,申領流程簡化。新修訂的擔保貸款辦理流程為:借款人自願申請擔保貸款人員認定—戶籍所在街***鎮***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受理***高校畢業生應到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市、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初審及認定—放貸銀行受理貸款申請和核貸***含會同擔保機構對申貸專案實地調查***。

  從原來借款人向放貸銀行申請貸款,必須經擔保機構審批後才能受理,簡化為借款人憑《廣州市創業擔保貸款人員認定表》即可前往放貸銀行申請貸款。擔保機構的審批與放貸銀行受理、核貸並軌進行,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二是填報表格簡化。從前需要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稽核資料從原來借款人填報紙介質《廣州市小額擔保貸款申請書》***1式6份,6頁/份***和提交相關證明原件及影印件,現將簡化為借款人憑人社部門出具《廣州市創業擔保貸款人員認定表》***1式1份,1頁/份***及相關材料即可向相關銀行申請貸款。

  政策資金更應“精準投放”不要“撒胡椒麵”

  多位青年創業者認為,大學生創業型別各異,不同專案、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也不同,相關部門不能簡單制定扶持政策,而應分類施策,提升資金和政策的使用效率。

  比如,不同型別創業專案扶持資金應有所區別。苗可在2013年和幾個大學同學一起辭職下海,註冊成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立志在新興的網際網路醫療康復領域打出一片天地。

  在他看來,同樣是免息貸款,對一個開網店的大學生來說,可能已經多了。但對一個從事裝置製造的創業大學生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通常來說,重資產型創業對資金的需求遠大於輕資產型創業,建議相關部門在扶持資金上向重資產創業專案傾斜。

  同時,多位創業大學生代表也建議,政策資金也可重點幫扶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創業專案,放大創業示範帶動效應。一家大學生創辦的公司上市,其示範帶動效果遠遠大於10個甚至100個創業專案。但是,當前扶持資金存在“撒胡椒麵”現象,與其把10個一般專案扶持到10%,不如把一個優質專案扶持到100%。

  針對大學生創業資金缺乏的普遍情況,國務院國資委商務發展中心廣東管理辦公室主任周甸斌建議,政府可搭建融資平臺,在科學評估基礎上提供資信擔保,幫助創業大學生緩解資金壓力。

  再如,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型別創業專案的扶持政策應有所側重。廣州保炬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總經理唐自力認為,手機APP等創意性創業,起步較快,但推廣階段面臨資金、渠道等壓力,而電子商務等創業專案對創新營銷模式、智慧財產權保護等方面的要求較高,因此扶持政策也應有所側重。

  而且,大學生創業在孵化、起步、發展等不同階段的需求不盡相同,各地還應加強創業導師隊伍建設,為創業團隊提供更加細緻、具體的指導,幫助他們少犯錯誤、少走彎路。

  8月,南方人才杯第四屆“贏在廣州”大學生創業大賽專家評委會議順利舉辦。歷時4周,由創業投資、技術運營、人力資源等領域組成的行業精英和高校教授評審團“把脈”入圍複賽的256個“在校組”創業專案和51個“社會組”創業專案。

  通過檢視本次參與複賽的專案策劃書,廣州艾思林柯諮詢服務公司首席諮詢顧問李俊亞發現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目前大學生創業對財務和資金的把握更多的是從感性出發,沒有細緻合理的精確預算,而對產品後期投入市場的風險預估也不夠重視,預防風險的意識不強。

  李俊亞說,對於初創型公司來說,前期會遇到較多問題和困難,公司應提前制定好預備方案,這樣在面對突發情況時才不會措手不及。針對經驗不足這個劣勢,李俊亞說到,在校大學生若想當創客,平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去大公司、企業參加實踐,“多做實事,少談感覺。”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大學生創業貸款政策,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