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創業難問題

  當下大學生創業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在學校缺少社會實踐的經歷,導致個人能力欠缺,這也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成功的難的問題。為此由小編為大家分享,歡迎參閱。

  大學生自主創業存在的問題

  1、創業教育欠缺

  在調查中發現兩個問題:一是所有受訪學生的創業能力都處於中等水平,在不同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且缺少很多基本素養,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於創業並沒有良好的準備,不論對自己的未來是否有一定的規劃,都應該瞭解學習一下這方面的知識,這對於大學生的就業創業都有很大幫助;二是很多學生可能擁有較強的創業能力,但是對自己沒有信心,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特長所在。這反映出大學生缺少創業知識的學習,對自己職業生涯的規劃處於空白,無法發現自己的長處,認識不到自己所擁有的能力,這將導致在創業的道路上無法選擇正確的方向。這就需要對大學生進行一些專業化的指導與教育。大學生對於創業概念不明確,大學生在校期間對於職業生涯規劃處於空白,無論對創業還是就業方向都很迷茫。在創業過程中,對創業方向沒有清晰的認識,創業知識匱乏。很大原因在於在校期間沒有進行專業的培訓與教育,需要我們對創業知識、創業技能以及職業生涯規劃進行一個系統、詳細、高覆蓋率地講解和教育。

  2、資金籌集困難

  我國每年有數以百萬的畢業生,有著創業想法的不在少數,可是有很多專案想法不能得到及時投資,很多人認為得不到投資就是得不到投資人的肯定,這樣不僅使得許多創業專案荒廢,同時也會打擊大學生的創業信心。事實上,許多專案並不是得不到認可,而是缺少與投資人見面的機會,創業大學生與投資企業的脫節大大制約了一些創業專案起步的可能性。

  大學生想要開啟創業大門,首先就要有可靠的資金來源作為支撐,創業資金的籌集過程對於每一個創業者至關重要。目前看來,大學生籌集資金的主要渠道就是家庭網路的支援、國家扶持政策,但是往往這些渠道並不能充分滿足大學生的創業計劃。考慮到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的資本市場發展還不完善,信貸機制還不算健全,大學生無法獲得風險投資企業的信任。我國雖然有一些貸款優惠政策,但是仍然受信用影響,額度有限,往往不能滿足大學生創業者的需要。目前,很多大學生因為缺乏資金而使一些優秀的創業計劃難以付諸實施[1]。在創業過程中投資方介入程度不是很理想,創業投資機構的投資物件常常是企業,在確定投資某家企業前,投資機構會詳細調查該企業的管理團隊、贏利能力、社會責任意識、高科技背景等等因素。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應爭取創業投資機構在資金、增值服務方面的支援,以保證創業的成功。

  3、政策瞭解不足

  目前在我國市場環境及大學生教育體制的影響下,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但這些政策並沒有吸引更多的大學生進行自主創業,也沒有使創業成功率有所增加,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其一是地方政府的政策落實不夠完善,政府有關部門的服務意識不強,多數地方政府仍然沒有把促進創業作為工作的重點;其二是政府、社會、學校的指導支援和保護等服務未能貫穿大學生創業的前、中、後三個時期,未能積極有效地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

  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研究概述

  1、研究目的

  通過調查瞭解當代大學生創業能力,總結大學生創業中面臨的問題;從學校和學生自身兩個方面尋找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不足,為學校在新時期下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依據,幫助大學生總結創業能力的短板,為提高大學生自身能力提出建議。

  2、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在設計問卷前期,通過各種資料的收集以及網上查詢其他相關的調查問卷,共設13題。發放問卷870份,回收問卷826份,問卷回收率95%,有效問卷783份。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討論分析,對調查問卷進行了精簡和對存在歧義的問題進行更正。

  3、研究物件

  以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學生為研究物件,並著重分析作為普通高等院校齊齊哈爾大學的學生,統計資料,分析影響大學生創新與創業能力的影響因素,以及因素間的差異,並提出相應建議對策。

  二、調查結果整理分析

  在資料的處理上,運用了描述分析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方法,針對不同的問題選取適當的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發現並總結出一些問題:

  1、在創業實踐活動的參與上,8、64%的學生參加過知識講座形式的創業實踐活動,約30、56%的大學生參加過技能培訓,參加過分組討論類活動僅有2、47%的學生,而參與其他創業實踐活動的學生也只有2、47%。可以發現,大學生參加創業實踐活動的並不多,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2、在“你是否瞭解政府出臺的一些關於大學生創業的相關政策資訊”這一問題中,選擇選項最多的是第三選項***一般***,受訪者的平均答案處於“比較不瞭解”和“一般”之間***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於一些創業政策的瞭解情況並不樂觀,很多學生對於創業政策的學習處於空白狀態,這樣會使得大學生畢業後如果想創業,會出現手足無措的現象,根本不知道該從何做起。與此同時,我們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將這一問題與“您是否對創業感興趣”綜合分析發現***表2***,P-value值遠遠大於0、05,可見兩者並沒有顯著影響。也就是說,無論學生是否想創業,是否對創業存在興趣,都對政策的瞭解甚少。究其原因,仍然是大學生獲取資源的途徑不夠快捷,導致大學生創業基礎薄弱。

  3、通過表2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於創業的積極性很高,66、24%的學生表示對創業很感興趣或比較感興趣,可見當下大學生的就業意識有所改變,不再是一味地追求就業,而是選擇創業來實現自身價值。

  4、在對“您創業的阻力是什麼”這一問題的回答中,佔比最大的兩個原因分別是“經濟狀況”和“社會實踐經驗”,分別佔比51%、27%,這兩者已經成為了大學生創業阻力的主要原因***圖1***。可見,當下大學生創業政策一片向好,可是籌集不到足夠的資金,在學校缺少社會實踐的經歷,導致個人能力欠缺,這也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成功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