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外包有什麼不足

  近年來,財務外包在西方國家發展迅速,作為一種財務管理模式,其在外包服務市場中佔有很大的比重。隨著越來越多外資進入中國,財務外包也開始在國內流行。那麼?

  1.從企業的角度看財務外包的不足

  ***1***排斥財務外包

  由於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企業認為財務是企業的重要部門,是企業的機密。如果外包出去,很可能會使財務資訊洩露出去,從而對企業造成嚴重影響。因此,中國企業對財務外包有一種排斥心理,有些企業雖有心嘗試,但出於種種考慮,遲遲未付諸於行動。

  ***2***不能有效配合

  有些企業將財務部分外包出去,但當專業機構來了解企業情況時,企業卻因重重顧慮將重要資訊隱瞞,導致專業機構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職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甚至使兩者之間的合作難以繼續。如果企業因為自身或對方的原因而更換服務機構,導致服務中斷,不但不能獲得高質量的服務,降低成本,反而會因服務機構的重新選擇而使業務處理滯後,增加成本,這是企業最不願看到的結果。

  ***3***缺乏靈活性

  主要表現在溝通不暢和時效性差兩個方面。外包商介於企業和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其他企業或金融機構之間,是雙方溝通的橋樑。傳遞資訊的環節與次數越多,越會影響到資訊的真實性和可靠性,進而影響企業財務工作的展開。不少企業以為“一包了事”,對財務管理工作不聞不問。結果,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目的不僅沒有達到,還由於缺乏和外包商的溝通而使財務管理工作陷入混亂。另外,實行財務外包的外部專業機構的人員都是隔一段時間才去企業一次,為企業進行相應的服務,通常是一定時期給企業反饋一次財務資訊和意見,這和企業自己的財務人員一天反饋一次財務資訊相比,當然就顯得比較緩慢。

  ***4***喪失掌握專業技能的機會

  從根本上講,企業財務管理是企業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的集合,它對企業的作用在於用動態的整合資金和資源的能力提供與企業環境變化相適應的管理策略和應變能力。許多對外包策略持批評態度的學者和企業家認為,目前許多企業的外包實踐很可能只獲得了短期的競爭優勢,而喪失了掌握專業技能和積極開展創新以構建未來核心能力的機會。有的企業由於起點低、實力弱,在財務管理理念和手段上還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這制約了其發展。如果將部分財務管理活動外包給外部服務商,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獲得專業化、低成本等競爭優勢,但同時喪失了提高企業自身財務管理能力的機會。核心管理能力的缺乏必然不利於企業的長遠發展。

  2.從服務機構的角度看財務外包的不足

  ***1***服務機構不健全

  中國財務外包市場起步較晚,雖然有了一定的發展,但在發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財務外包市場專業服務機構不健全,有些機構人員專業知識不過硬,缺乏工作經驗;也有些人員思想道德修養匱乏,不能為企業很好的保守祕密,為了個人利益,損害企業利益。這是很多企業不願將財務外包的原因。

  ***2***收費沒有統一標準

  財務外包是一個新興行業,國家沒有對此項業務的收費作統一規定,因此怎樣收費完全是雙方博弈的結果。很難說這項業務收費是否合理以及對企業有利或是對服務機構有利。隨著財務外包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人士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當專業服務機構數量多到一定程度時,沒有人能保證它不會向審計市場那樣出現惡性競爭,因此應及早制定一套統一的收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