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創業專案推薦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有什麼?很多大學生都希望能自己賺錢,分擔一下家裡的經濟,但又無從下手,下面小編給大家推薦幾個專案啟發一下你們的思維。以下就是大學生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創業從手機卡開始

  師大2005級的小吳同學在學校做校園代理,負責推銷手機卡,一個手機卡能賣5元,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能掙600多塊錢,但是相當的累。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當初做這個並不是為了勤工儉學,只是覺得新鮮好玩。

  最初她賣手機卡時要“掃樓”,“掃樓”就是挨個敲宿舍門問有沒有想辦卡的,跑得口乾舌燥還要承受別人不信任的眼光。賠錢的事也做過,手機卡和錢對不上了,自己就得掏腰包。經過努力,她已經不用做這類工作,開始領導別人“掃樓”了。媽媽對她也很支援,覺得找點事做總比在家睡大覺好。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代理銀行卡

  天津工業大學人文與法學院的盛偉偉是通過朋友介紹開始代理銀行卡的。“剛開始覺得很簡單,只要找同學們要身份證影印件就好了。”真正做起來以後,他才感到其中的壓力。很瑣碎的事情需要在中間來回地跑。經過一個月的努力,盛偉偉辦理了近300張信用卡,得到的收益也可以維持自己的生活。他說,做代理浪費了很多時間,雖然不耽誤上課,但每天腦子裡都在想著這些事。除了得到的報酬外,他在這個過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鍛鍊,這才是最重要的。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502租書坊

  24日中午,又有近20本書搬進了中醫藥大學中院景園502宿舍,門上貼著“502租書坊”,住在裡面的是2005級護理系的8名女生。

  8個女孩是在一次夜談時確定租書這個想法的。邵文婧覺得看完的書當作廢品賣掉很可惜,可以租給別人看,她的想法得到宿舍姐妹的一致贊成。

  說幹就幹。她們將自己看過的小說、雜誌、漫畫湊到一起,還在低價書攤購進不少書,然後將陽臺騰空後裝飾一新,把書分門別類擺放整齊。她們還特意買了體重計,讓租書的人免費稱體重。

  租書坊於7月23日正式營業,第一週開業大酬賓,每本書每次只收2角租金。比起外面的租書場所,這裡最大的優點是不收押金,主要靠同學們的相互信任,但是賬記得很清楚。現在,她們不斷擴充儲書量,每賺夠10元錢便購書。還與其他宿舍合作,代別人租書。她們說賺錢不是主要目的,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就很滿足了。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一邊收書一邊賣書

  很多大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會將自己的書籍賣掉,但也有一些畢業生因為事務繁忙,只能把自己的書按斤賣給廢品回收站,而一些低年級學生因為學習緊張,也錯過了買到自己心儀的書籍的機會。天大2005級學生侯爵從中發現了商機。在賣書活動接近尾聲的時候,他在畢業生的宿舍以高於回收站的價格回收他們的書,然後又去廢品回收站與工作人員進行交涉,從畢業生們賣給回收站的書中挑選出較新的、有利用價值的書並買下。在新學期開始的時候,他在校園中擺攤,將回收來的各種四五十元的書以五元一本的價格賣給同學們,這樣也符合環保節約的宗旨。

  侯爵說,上次他回收了100餘本書,在學期初很快就賣完了,淨賺500多塊。他說,他還要積極地發現商機,多做一些生意,這樣既可豐富自己的生活,又能減輕家長的壓力。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曾經的校園“b計劃”

  “b”者,“breakfast”是也。今年3月,南開大學迎水道校區金融專業大一某男生宿舍的6個大男孩煩透了每天自己下樓買早點,他們發現很多同學也有同樣的想法。於是,6個男生經過商量後,決定為同學們代買代送早餐,名為“b計劃”。

  做代理、當中介,吃的就是差價。他們跑了校區周圍的飯鋪和快餐店,聯絡好貨源,壓下價格。然後是貼海報發傳單,還做了一個現場推廣活動——互動遊戲勝者獎早餐一次。

  一切就緒之後,6個男生便忙碌起來。每天5:50起床,拿貨、分裝、送貨、下訂單。校區共3幢宿舍樓,每個樓裡都有他們的訂戶。

  兩個月後,由於供貨商們提價和期末考試臨近的原因,喧囂一時的“b計劃”告一段落。他們共賺了400塊錢,用這些錢k了一次歌吃了一頓飯,玩得很開心。

  “該開始的時候開始,該結束的時候結束。”這是其中一個男生對“b計劃”的評價。或許,這也是在校大學生經商的準則。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不圖掙錢只賺經驗

  由於化妝品具有短時間不易變質、輕便、不用投入過多資金以及消費群體較為龐大等特點,這些成為交通學院大二男生王大帥做某化妝品代理的理由。

  對於一個男生來講,做化妝品代理是對自己的挑戰。因為他既沒有光滑的面板,也沒有突出的相貌。但他有一個信仰、一份真誠,他的幽默健談和細心周到為自己贏得了不少顧客。學習之餘,他經常泡在圖書館或者電子閱覽室蒐集美容知識,彙集列印之後分發給自己的新老顧客,他還會定期為產品做宣傳。通過自己一年多的摸索,他已小有成就。他說,他不圖掙錢,只想賺經驗,當他走出校門的時候會更加自信。

  大學生校園創業專案 捨不得花自己掙的錢

  師範大學的蓉蓉同學大二下半學期開始了她的“商人”生涯。她從北京批發一些款式新穎的衣服,拿到學校出售。

  每次進貨都是在寒暑假或週六週日,蓉蓉乘火車再轉乘地鐵去批發地點。其間,因為地形陌生、經驗尚淺,她有過數次迷路甚至被騙的經歷,但是經歷過這些以後,凡事她都會多加小心,考慮周全再做。出售衣服也會遇到各種問題,比如有的同學在試了許多件衣服後一件都不買,或者穿了幾天卻又要求退貨。對於這些問題,蓉蓉總會耐心地滿足大家的要求。

  對於掙來的一點小錢,蓉蓉笑稱不捨得花,就算花錢,也是經過三思之後,畢竟是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將敲門發行堅持到底

  在校園中,每到開學之時便是雜誌代理們最忙碌的時候。發傳單,貼海報必不可少,但“敲門發行”才是重中之重。

  師大2005級旅遊管理專業的小敏已經幹了一年多的雜誌代理,這一年中,她最有收穫的就是增強了心理承受能力。“賺錢不是唯一的目的,關鍵是體會到創業的艱辛和充實,要從100次拒絕後堅持尋求第101位同學的接受。”小敏笑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