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感人事蹟

  身為一名感動鄉村的黨員幹部,要做好本職工作,積極為民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群眾走向小康之路。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範文,歡迎閱讀!

  篇一

  王海光,1980年3月出生,2004年7月畢業於呂梁高等專科學校化學教育專業。現任神池縣賀職鄉孫家灣村村委副主任。2008年初山西省開展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就業創業工作。他積極響應,有幸成為大學生“村官”中的一員。經過兩年的鍛鍊,他協助村“兩委”班子解決了村內的一些實際問題,帶領村民致富,取得了顯著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廣大村民的肯定。2009年8月他當選為神池縣大學生村幹部聯誼會副會長,20xx年10月被評為神池縣“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今年又被評為“忻州市優秀大學生村幹部”,並獲得第三屆“忻州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2011年當選為第三屆忻州市政協委員。

  三年來,從剛工作時的新鮮和盲目到現在對農村工作思路漸漸清晰和明朗,農村工作的瑣碎對他來說變成一種難以割捨的樸實情感,一是因為對農民兄弟深入瞭解後彼此相融的情意,一是對農村工作用心去做時那份動力和激情,在這樣的情感中,他漸漸成熟起來。王海光上任後,通過和村委新的領導班子的探討和研究,充分利用了村裡土地平整、土質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向縣扶貧辦申請,為孫家灣村爭取到了2009年“神池縣整村推進”專案,為村民們解決歷來的飲水困難,讓自來水入戶,現在自來水入戶工程已完成,全村76戶人家全部告別了挑水吃的日子,吃上了自來水。

  一波三折,迎來蔬菜大棚裡的綠意

  在神池縣村官聯誼會組織的交流會上,王海光認識了縣裡另一名村官宮玉峰。這次相遇對於王海光也是一次機遇。從此他們開始了友好而長久的攜手與共。王海光說,宮玉峰的事蹟啟發了他,讓他知道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該從那裡入手,去為村民謀福利。

  隨後他們倆開始著手瞭解關於蔬菜大棚的一些種植和構造技術。曾多次到長治、大同等地考察,聘請專業人員回來調查選址。最後決定從山東引進“移動式蔬菜大棚”。可是,當把材料放到地裡時他們才發現建造技術他們還沒有完全學會。於是又跑到有多年種植歷史的大同學習搭建技術,每天早上五點就到地裡幫農戶們幹活,邊做邊問邊琢磨。

  回來後,他們搭起了自己的棚,可能還是由於搭建技術不過關,防風措施不到位,在棚搭起不到一個月時就讓一場大風給刮塌了。付出那麼多辛苦和汗水讓一場無情的大風給抹殺了,海光他們心裡有點難過。但是,很快他們就調整了思路,重新又把棚建了起來,翻地、整地、澆水、種植,一切都又按部就班做起來。這一次,挫折變成了經驗,他們做的防風措施,效果很好,再沒有刮塌過。四月份,他們共建起兩座移動大棚,種植了甜瓜、豆角、西葫蘆、油菜,在克服了神池歷來風大、缺水的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第一茬菜試種成功,每畝收入達6100元。第二茬菜將在

  10月份上市,每畝收入可達7000元,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應。

  這一成功的例項打破了我縣傳說中不能種植蔬菜大棚的歷史。同時也為農民提供了良好的致富途徑。由於這種移動大棚投資小、受益高等特點,在他們成功的示例下受到廣大農民的認可。縣農業局把這種移動大棚作為20xx年我縣農業推廣的重點專案。今年海光他們的移動大棚已在神池趙官莊村得到推廣。

  勤學勤用,勇做農民科技致富的專家

  在幾年的農村工作的實踐中,針對農村知識結構層次不一、技術力量薄弱的狀況,王海光組建了自己的團隊,成立了“三農”服務志願隊,由王海光擔任隊長。2009年他們先後組織了20人到全縣30餘個村莊進行“三農”服務宣傳,服務的內容包括:種植、養殖、法律、計生等各類農業知識和法律常識,而且從不走過場。活動受到了全縣各部門的大力支援,大家都說。這些大學生村官做的是實實在在的好事。

  他用自己的事蹟證明了當初的選擇,證明了他的選擇是對的。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辛酸,他成熟了許多。由一個學化學的變成了一個種地的,有時候連自己也不敢想象。可他在農民們眼裡是致富的希望、科技的專家。今年他和他的團隊通過申請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新建了馬鈴薯脫毒基地,基地現在已建成。他們從甘肅、內蒙等多家大型育種基地引進回一批新品種在神池縣繁育、推廣。馬鈴薯是神池縣主要的經濟作物,但由於多年種植使得品種退化、單一,產量大幅下降。農戶的經濟效益受到了影響,脫毒基地恰恰彌補了上述等問題,改良之後,產量可提高50%—80%,每畝地可增收500—800元。他們的這種行為受到上級領導和農委會的一致好評。但一向嚴謹且經歷過挫折的王海光知道,每一次創新和實踐,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已經準備好了心態與對策,他們有信心,用自己的知識和汗水,做好每一件有益於村民的事。

  組織助跑,激勵著前進的步伐 近來,忻州市委組織部、共青團忻州市委為了多渠道引導拉動和支援大學生村幹部創業創新、服務“三農”,爭取到的“大學生創業基金”,已經到位10萬元,憑著這樣的支援,王海光他們的事業正做得紅紅火火。當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大的時候,海光說,各級組織加大支援他們的力度,有這樣的後盾,海光和夥伴們充滿信心。20xx年他聯合了10名大學生村幹部和5名農村青年新建了神池縣大學生村幹部農業科技示範園。該園區是以推廣移動式大棚、日光溫室大棚,馬鈴薯脫毒育種、新品種示範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農業科技園。園區計劃兩年時間投資360萬元建成,目前已投資150萬元,建起20棟日光溫室大棚、4棟移動式大棚、11座馬鈴薯脫毒網棚、200畝的馬鈴薯育種基地。園區的建成同時解決了附近兩個村莊的飲水問題。成為了我縣龍頭農業企業,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20xx年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後,上海財經大學的同學們還專門到神池來,到優秀的大學生村官王海光的創業示範基地參觀、學習。得到了廣大同學們的讚揚!2011年他們的脫毒馬鈴薯種薯在全縣推廣種植2000多畝。今年又引進“一邊倒”大棚油桃種植技術並在全縣推廣種植110畝。

  海光的事蹟被縣、市電視臺,忻州晚報、山西青年報等多個媒體報道。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一名新農村建設致富帶頭人,他夢想的源頭,還在不斷的延續著,他將伸展自己的臂膀,拓展自己的能力,帶動更多的農民踏上這片綠色希望的田野,使群眾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廣!

  篇二

  “吾聞淮水出桐山,古來賢哲產其間。君今自稱亦私淑,漁鉤須當借一灣。”明唐寅為田王寨附詩於作桐山圖。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聞名遐邇的田王寨坐落在一座山明水秀、安靜和諧的小村莊中——隨縣太白頂風景區王店村。這是一座祥和又富有生機的村莊,白牆綠瓦、綠樹成蔭、六畜興旺、溫馨寧靜,房屋上空升起的裊裊炊煙,好似一名身穿白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陽的照耀下婀娜多姿。

  王店村位於桐柏山南簏,版圖面積19.25平方公里,人口1900人,山場面積22000畝,水田1800畝,旱地400畝,九個村民小組,328省道穿境而過。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王店村如此人傑地靈的地方必然少不了優秀人員的帶領,記者走訪王店村,瞭解到了一位優秀的村級領導幹部—— 焦榮江。

  焦榮江,1970年生,復員退伍軍人,1991年在部隊入黨,曾在部隊榮立三等功。2008年任王店村主任,20xx年任村支部書記、村主任至今。“農村的雨露養育了我,農民的純樸和善良感染了我,我深深地知道農村的落後,農民的貧苦,所以我要盡己所能,去改變家鄉的面貌。”他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對農村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剛剛退伍便滿懷著雄心壯志,而他後來也用實際行動一步步地實踐了自己的誓言。

  以民為本

  自上任以來,焦榮江處處為村民們著想,他把“村官”崗位當作施展自己才華的平臺,把改變經濟薄弱村的貧窮面貌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組建村辦公樓,使黨員有了活動場所。村部是農村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的基礎陣地,是提高村級組織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載體。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過程中,加強村部建設,有利於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有利於鞏固村級政權,規範“兩委”工作,加強和改善黨群幹群關係;有利於培養新農民,提高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有利於推進農村建設的目標。建設好村級活動場所對於加快該村新農村建設步伐有了十分深遠的意義,村部辦公樓的建設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近年來,結合市、縣的“潔美家園”和“綠滿隨縣”王店村共投入了百萬餘元,硬化通組公路7公里,使村內水泥公路通灣到戶,改變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現狀;為了切實改善全村農業灌溉條件及用水蓄水情況,帶動農業的發展。該村在焦榮江的帶領下,共修建了8處損毀河壩,開挖了3000米引水渠道,整修了七座堰塘,切實解決了農業灌溉及蓄用水的問題;“村容整潔”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內容之一,農村環境衛生狀況是衡量農民生活水平的一個重要標準。環境衛生狀況的好壞不僅直接關係到農民的身心健康,也影響著農村全面奔小康、構建和諧社會的程序。因此,該村特別在328省道沿線建了10處潔美家園垃圾池。

  大公無私

  “作為村幹部,在處理問題方面,一定要大公無私,不能為了講哥們義氣,顧及親戚朋友就不講原則。更不能見錢眼開,向村集體利益伸黑手。”這是採訪時村民闡述焦榮江的一句話。群眾的話是這麼說的,焦榮江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村裡有一名40多歲的村民患了脊髓炎,患者本身家境清貧,是村裡的困難戶,這會兒更是雪上加霜,他得知這個訊息後立馬為該村民申辦了低保。但他卻駁了堂兄的面子。堂兄想沾沾當書記的弟弟的光,為其86歲的老母親辦個低保.‘‘按說大母80多歲了該辦低保,但你沒比下,我們村還有多少條件不如我們兄弟的,還在等著社會救助。我這個書記是全村的,不是我們老焦家的。’’為此堂兄弟二人間還鬧得異常不愉快,然而正是因為焦榮江有著一顆公心才被全體村民們所接納和愛戴。

  建設家園

  太白頂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點坐落在王店村,村內不乏高大的樹木、低矮的滕蔓以及蕨類植物,而盜挖風景樹、古樹卻成了村裡村外得錢的好門道。據知情人士說,盜挖盜伐風景樹,一天能獲利上千或數千元。這對每月工資不足千元的焦榮江來說是個巨大的誘惑,然而他卻不為所動,他號召村民行動起來,制定生態保護公約、組建護山護林小隊,為堅決遏制盜挖盜伐、保護風景名木古樹,竭盡全力。在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風景樹才得以完好的保護,遊客們才有機會在田王寨上看到“青山綠未了,一覽眾山小”的美麗景色。不僅如此,鑑於村莊周邊的自留山大多成了柴山或荒山,為了使山更青、水更綠,他還親自請回了外出務工的成功人士,回家鄉創業。邀請他們回鄉開墾荒山、發展經濟林果,建立綠色銀行。然而,由於觀念問題,不少農戶寧肻自留山荒蕪,也不願流轉他人發展經濟。焦榮江不知跑了多少路,磨了多少嘴皮子,碰了多少壁,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一片開懇400畝荒山,集種植油茶經濟林、休閒垂釣、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農業生態園應運而生。一村民對記者說:焦書記算是“嚐盡了酸甜苦辣的滋味兒”。

  山青了,水綠了,經濟發展了,條件改善了,站在昔日的荒山上,眼望著鬱鬱蔥蔥的經濟林木,和生機盎然的山莊田園,焦榮江更充滿了帶領鄉親建設更美家園的希望。

  生態致富

  作為著名景區核心景點的所在地,該村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單一的種植香菇木耳,雖然發展了經濟,卻破壞了植被和景區資源。山砍光了,遊客來觀什麼光?光禿禿的光呀?為了扭轉靠山吃山的現狀,抓住現有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焦榮江提出了以下2點:一是發展養殖業;二是發展旅遊餐飲業。

  近年來隨著我國各大惠農政策的推出,養殖業也越來越被重視,牛羊畜牧業是科學發展農業的前沿,“牛魔王”、“楊貴妃”成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市場對畜牧產品的鋼性需求,更催生養殖業越來越旺的美好前景。焦榮江說:“我們村山場面積大,養殖資源豐富,發展養殖業,即保護了旅遊資源,還青山綠水常在,還發展了經濟,增加了收入。”時下牛羊價格高,利潤空間大,加上村兩委積極引導鼓勵發展養殖業,使得王店村群情慾動。一組鄭小五建起存欄150頭的養牛場,寨溝黃自成養羊存欄達到250頭,這一起起典型事例無不彰顯著走健康致富之路的成功。

  依託秀美的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發展旅遊餐飲業是焦榮江帶領群眾致富的又一重大舉措。隨著生活節拍的城市化,遠離喧囂,遠離紛爭,崇尚自然,追求寧靜,是工作和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的人們的一種嚮往和希冀,而休閒旅遊則是最好的寄託。-只家禽,-盤山菜,-盅谷酒,一縷炊煙......濃郁的鄉土氣息裡卻蘊藏著巨大商機,原來家庭主要經濟來源靠種香菇木耳的王緒剛毅然改行,開起了農家山莊,讓久居城市的人們迴歸自然,感受濃厚的鄉土氣息,品嚐地道的農家飯菜。在遊客津津品味的享受中,掩飾不住的笑靨裡,依依不捨的目光下,悄然促進了鄉村飲食文化的發展。

  焦榮江側記:焦榮江,太白頂風景區王店村黨支部書記、主任,一個可能是中國最小的官,焦榮江的當法,是把身家性命都捆一起為村民做事。他雖學歷不高,胸中卻有大義有大理。記者在採訪觀察到,正值年壯的他兩鬢白了頭髮,但他卻為了造福百姓綠了荒山。

  他把最深的愛給了鄉親們,不眠不休;他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不離不棄。他是鐵打的漢子,是廢墟上不倒的柱,不斷地樑。山樑擋住了陽光,他用肩膀扛起鄉親們的期望,貼錢,貼命,還貼近鄉親們的心。其實,他只是一個擁有血肉之軀的凡人,他也是兒子、丈夫、父親。然而對待這些稱呼他並不合格,因為他把所有的的精力都用在了村莊的建設上。

  虛懷千秋功過, 笑傲嚴冬霜雪。 一生寧靜淡泊, 一世高風亮節。焦榮江說,他願做一名引路人,指引鄉親們走上辛福的康莊大道!清廉,自上任之時起;奉獻,直到最後一天。

  篇三

  時東昇,男,1981年6月生,大專學歷,中共黨員,安陽市第二批大學生村幹部,現任滑縣新區南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滑縣大學生村幹部聯誼會會長,滑縣遠大輕鋼結構有限公司黨支部委員、副總經理,安陽市東昇廣告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該同志入村工作兩年來,立足自身崗位,發揮大學生村幹部優勢,團結村兩委幹部,紮實工作,開拓進取,重村莊規劃,強基礎設施建設,抓經濟發展,帶領村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在時東昇的帶領下,滑縣南關村得到迅速發展,寬闊平坦的街道、整潔別緻的住宅、欣欣向榮的村企、笑容滿面的村民,展現出一幅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景象。由於工作突出,時東昇先後榮獲市縣先進個人、優秀村幹部、優秀黨員等多項榮譽稱號,中央電視臺專訪並播出了時東昇的事蹟。

  一、注重學習,團結務實,發揮村級組織堡壘作用 自入村工作以來,時東昇同志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

  人民服務宗旨,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及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並堅持學習黨的理論知識和農村法律法規,做到理論聯絡實際,不斷提高為村民服務的能力,為發展農村,建設農村,繁榮農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該同志政治立場堅定,具有較強的政治鑑別力,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同黨中央保持一致。

  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他深感責任重大。工作之初,時東昇首先依靠組織的支援,團結村兩委幹部,認真做好分管的各項工作,用自己的工作熱情和工作實績,贏得村兩委幹部的認可。細心的他很快發現,村兩委班子存在一些矛盾,很多時候意見不統一,工作難以開展。面對這種情況,他並沒有氣餒,而是仔細觀察矛盾,認真分析規律,主動承擔起村裡的各項“雜活”,適時為村兩委提出自己獨到實用的見解,並利用年輕、熱情且是大學生村幹部的優勢,積極和村裡其他幹部溝通,逐漸營造出彼此信任、相互支援、群策群力的和諧工作氛圍,提高了村兩委的辦事效率。在他的努力下,南關村自2007年來,先後榮獲安陽市優秀基層黨組織、先進村民委員會,經濟發展先進村、鄉村清潔工程建設先進村、關心下一代先進村、等榮譽。

  由於工作出色,群眾認可,2008年 12 月時東昇當選了南關村村委會主任;2009年元月份被新區黨工委任命為南關村黨支部書記。擔任村主要領導職務後,他更加深刻體會到一個班子就是一個大家庭,只有每個成員都能以誠相待,同舟共濟,榮辱與共,真正團結起來,成為一個有凝聚力、創造力、戰鬥力的班子,才能最終發揮出堅強的堡壘作用。為此,他更加重視村兩委班子的團結,多次組織村兩委幹部學習、培訓,提高兩委班子全心全意為民服務的集體意識和團體水平,以農村幹部的影響力來充分調動各方面的工作積極性。

  二、發揮優勢,自主創業,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時東昇深知,要想帶領群眾致富,只有自己以身作則,先找到致富路。為此,時東昇與村兩委成員帶領部分群眾代表,不辭艱辛,四處奔波,求經驗、請專家、學技術、跑專案,千方百計為群眾提供服務。根據外出學到的經驗,結合本村實際,時東昇於2007年5月以股份制形式組建了滑縣首家輕鋼加工企業——滑縣遠大輕鋼結構有限公司,他主動入股20萬元,並被選為公司副總經理,負責規範化管理和銷售工作。目前,滑縣遠大輕鋼結構有限公司逐步發展壯大,固定資產達3000餘萬元,年產值6600餘萬元,年創利稅400餘萬元,已安排300餘名農民勞動就業,產品遠銷周邊各大地市。

  在辦好遠大輕鋼結構公司的同時,時東昇進行市場調研後,又籌資50萬元,於2008年元月創辦了安陽市東昇廣告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完成與省市鐵路護路部門簽訂的製作瓷磚型鐵路護路宣傳畫合同,經營額達80餘萬元,創利稅8萬餘元,並安排20餘名青年農民勞動就業,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時,提高了群眾的創業積極性。2008年7月在該縣縣委組織部的協調下,時東昇獲得5萬元小額貼息貸款,9月份他又多方籌資180餘萬元,在新區服裝加工園區建設標準化廠房一座,為南方服裝加工企業順利入駐提供有利的條件。

  三、踏實工作,盡心盡責,推動各項事業協調發展 2007年10月,南關新村建設工程全面啟動,時東昇與村兩委成員結合實際,多策並舉先後對南關村的道路進行硬化、綠化、美化,紮實地推進新村建設工作。在拆遷過程中,部分群眾有牴觸思想,村民張新安在拆遷補償問題上牴觸較大,不但自己不拆遷,還動搖了一部分群眾抵制拆遷,並表示:“達不到我滿意,誰敢拆就和誰拼命”。東昇得知這一情況後,多次到張新安家中,給張新安及其家人擺事實,講政策,講南關村今後發展的思路和帶給群眾的益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以誠心打動了他,用張新安家人的話說:“再不同意拆遷就對不起咱的村官”。時東昇用自己的耐心和真情,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從而使整體拆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加快了南關新村建設步伐。截至目前,在國家未投入一分錢的情況下,先後籌資200餘萬元,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了南關新村。目前,共拆遷安臵群眾173戶,新修道路3600米,鋪設管道5300米,修建標準垃圾池10個,對南關村老街兩側牆體進行了粉刷,美化,並配備了專職保潔人員,建立了衛生保潔長效機制,徹底改變了以往髒、亂、差現象,改善了人居環境。

  在整改村容村貌的同時,時東昇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利用南關村優越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地緣經濟。07年來,在東昇和村兩委的努力下,南關村安排招商引資企業8家,使村民在入村企業中直接就業,大力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平時時東昇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利用遠端教育設施,開設了遠端教育課堂,向群眾宣傳講解國家各項支農、惠農方針政策及各類致富資訊,鼓勵群眾自主創業。在他的努力和示範帶動下,南關村已發展規模養殖戶25戶,運輸車輛20餘輛,多方面增加經濟收入。

  四、心繫群眾,甘於奉獻,以親情感染同事與村民 時東昇以高度的責任感、較強的工作能力,帶領南關村群眾奔康致富,贏得了村民的信任。生活中,他與人相處融洽,把村民當朋友,情繫群眾冷暖。他常說,一個人關心別人的至高體現就是用自己的努力工作為大家創造實實在在的利益,在別人有困難時就毫不猶豫的去拉一把。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當得知這一訊息後,東昇同志帶頭捐款後,又積極繳納特殊黨費1000元支援災區。同時,宣傳發動全村黨員、群眾捐款萬餘元支援災區建設。他這種立足農村,甘心奉獻的高貴品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念,客觀公道的處事原則,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持之以恆的貢獻精神,深深打動著他身邊的每一個人。

  在平凡的崗位上,時東昇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作為一名大學生村幹部,他對每一項工作都非常投入,非常用心,不怕苦,不怕累,任勞任怨,責任心強,甘於奉獻;作為南關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他心繫群眾,工作思路清晰,帶領村兩委班子使南關村得到長足發展;作為一名創業者,他能夠統籌兼顧,合理安排,致富不忘鄉鄰,帶領村民共同走向富裕之路。風好正是揚帆時,他把成績作為自己人生的新起點,把為民服務放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矢志不渝,默默前行,不辱使命,開拓創新,朝著希望,向著更高的目標奮發進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