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醫保怎麼辦理

  醫保指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法規,為向保障範圍內的勞動者提供患病時基本醫療需求保障而建立的社會保險制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社保醫保辦理流程

  社保辦理有兩種方式:

  ***—***個人名義交納需要到戶口所在地社保局申請,其手續包括:本人身份證,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備兩張,保費,申請書等即可。且只能辦理養老,醫療保險兩種。

  交納多少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

  比如A地社平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

  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一般以最低檔居多。

  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只要續費平時也是可以的***。

  ***二***或者以單位方式代交的身份購買社保。

  另外,如果說辦理社保,最好通過第二種單位交納方式比較好一點,因為單位會為我們承擔很大一部分費用,進而減輕自己的交費壓力。

  醫保報銷問題

  醫保難題跨省報銷

  異地監督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相關人士介紹,由於各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從而導致了各地醫療消費水平和醫保政策的不同,比如,各地醫藥三大目錄***藥品目錄、診療目錄、醫療服務設施***不一致,醫保賬戶的支付比例及住院報銷比例也不同。這就導致異地醫保報銷稽核更為繁瑣。

  目前,我國異地就醫的參保人員主要是長期差旅人員和隨子女居住的退休職工。他們在異地就醫時,需在當地醫保指定醫院出具轉診證明,由患者對醫療費用進行墊付,後期憑票據回當地醫保部門進行報銷;如果所在城市設有異地稽核代辦機構和人員,則必須在報銷前經過稽核人員的初審簽字。

  據瞭解,全國很多地區的醫保機構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主要城市設有醫保代理機構或人員。這種協辦機制也得到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的肯定和推廣。

  聯網結算

  全國聯網結算很難實現

  對於異地代辦機構和人員的“關卡現象”,有關專家表示,因為當地醫保部門對異地所設的代辦機構和稽核人員的把控相對較弱,只要各地醫療保險政策不一致,這種代辦機構和人員就被賦予一定的權力,“道德風險”也就不可避免。但如果對其進行監督同樣會增迦納稅人的負擔,也不可行。

  山東省東營市社保局有關人員表示,如果只是簡單稽核醫保患者的身份和發票的真偽,設定一個機構或人員是沒有必要的。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東營,有很大一批教職工退休後回到了北京。對此,東營市社保局的工作人員每季度來北京一次,對他們的醫保單據進行統一報銷結算。“總體上來講,只有全國建立統一的醫療體系,統一醫保政策、實行一致的醫藥目錄和報銷政策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由於各地經濟水平和財力不同,讓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降低醫保標準,或讓經濟相對落後的城市提高標準,都是不現實的。有關機構曾做過一個技術模型,提出全國可以按照最低標準作為統一的醫保政策,各個城市超出最低標準的部分另行進行補貼。“但這一技術模型因牽涉到龐大的現金結算,可操作性並不強”。“所以,我們也在探索工作方式,建立一種工作機制,在現有資訊系統、網路系統還沒有到位的情況下,儘可能地方便老百姓,讓他們少跑腿、少墊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相關人士表示。

  近年來,很多城市都進行過省內跨地區或者跨省聯合結算的嘗試,但都遇到現實的難題。在各地財政對醫保費用支出不平衡的情況下,兩地很難達成聯網結算的意願,東營市社保局的嘗試就證明了這一點。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青島設立校區後,一些師生和職工需要在青島就醫和報銷,於是,東營市社保部門有意與青島市聯網結算。但青島市卻對此沒有太大動力,因為青島沒有大量參保人員在東營就醫,聯網後在醫保費用上的支出必然大於東營,將給本地增加負擔。而實現全國聯網結算並非易事。“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實現高度的規範化、標準化、資訊化、網路化,而建立全國統一的資訊網路和結算中心是一項系統複雜的工程,銀聯用了這麼多年才完成全國統一的網路結算系統,而我國全民醫保政策剛剛啟動,醫保系統還不完善,需要一步步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險事業管理中心的相關人士坦言。

  進展情況

  醫保跨省報銷最新進展

  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部長陳竺,2011年3月10日在參加“兩會”時表示,異地報銷兩年內將會有成效。陳竺表示,目前醫療異地報銷在省域範圍內已經可以實現,跨省之間異地報銷已在長三角地區實現,目前異地報銷的主要問題是資訊系統不融合,“兩年內會看到成果。”同時,陳竺還表示,精神衛生法今年爭取出臺,精神病治療、康復也納入醫保體系。他強調,在公共服務衛生均等化過程中要側重對精神疾病患者和不幸家庭的關懷。

  關於異地報銷的問題,已經成為醫改過程中最受人關注的問題之一。很多網友表示,因為自己在外地工作,父母年歲大了,要搬到自己的工作所在地與自己住在一起。醫保無法實現“全國統籌”。看病只能回原居住地,實在是不方便。

  全國人大代表、志高集團董事長李興浩就在此次人大會議上提出,外出務工者、探親旅遊者、公務出差者經常往返於各大城市,異地就醫相當普遍。但是,現行的醫保政策規定,參保人員只有到當地指定的醫院看病才能按標準報銷,跨省則難報銷或報銷比例比本地標準大幅降低。因此他建議,異地就醫直接按照參保地標準結算,簡化異地醫療費用報銷程式,不需本人輾轉兩地。

  2016年12月20日,人社部召開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視訊會,並與北京等22個申請首批啟動基本醫療保險全國聯網和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省份簽訂了工作責任書,標誌著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工作正式轉入落實階段。